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青田县坚持把人们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健康青田建设深入推进,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持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增强,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总体完成较好,成效显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卫生健康保障
(一)人群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07岁,较2015年提高了0.96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5.79/10万以下(1例羊水栓塞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为4.3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41%,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
(二)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及医疗服务配套用房有序推进,县中医院完成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共投入1602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的改建、修缮项目,有效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扎实推进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1家,其中县级医院2家,民营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家,村卫生室74家,诊等其他医疗机构8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全县共有实际开放床位1604张,每千人床位数4.41张,其中民营医院床位数706张,占总床位数的44%。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县域医共体内全面实现电子化双向转诊,“云药房”“云影像”功能全面开通;配备巡回诊疗车6辆,建成“流动医院”6家,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空白村巡回诊疗全覆盖。进一步夯实基层网底布局,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率达到89.74%,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基层门诊就诊比例逐年上升。深化山海协作,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县域2家县级医院分别与上海市一医、上海东方医院、省立同德医院等城市三甲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合作关系,县域医疗资源不断优化。
(四)健康青田建设扎实推进。牵头编制出台《健康青田行动纲要2030》,成立健康青田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健康青田考核机制,切实将“大健康、大卫生”健康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全力推进健康青田建设;大力开展各类健康促进活动,切实做好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相关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卫生健康工作宣传报道,增强全社会对卫生和健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健康浙江考核优秀,2019年健康丽水考核优秀。
(五)卫生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人才兴卫”工程,牵头编制出台《青田县卫生人才规划》《青田县卫生人才“123”计划实施意见》等多个相关文件,积极推动形成更加灵活、更有柔性、更具粘性的人才政策,构建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育才引才用才政策体系。全市率先推进基层补偿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县卫健系统有卫生技术人员222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7人,注册护士905人;2019年,全县每千人医生数、护士数分别为2.55、2.49人。现有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312名、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6%,较2015年152人翻了一番。重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作,2016-2020年招收定向培养基层医生249人。用好“问海借力”金钥匙,柔性引进国家级专家2人,省级专家5人,设立名医工作室5个。
(五)深化卫生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深化卫生领域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强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工作,深入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体制,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破除以药养医成果。全市率先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并实施公立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年薪制,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效。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市率先完成医共体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的挂牌,率先实行县域医共体财务总监委派制。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医防融合优势,加快构建县域协同高效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青田特色亮点。改革完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全面提升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截至2019年,青田县两家医共体医疗总收入达6.5亿元,同比增长14.07%,其中基层达1.3亿元,同比增长25.62%;门急诊人次达211.9万人次,同比增长11.68%,其中基层达107.8万,同比增长11.68%;住院人次达26565人次,同比增长12.1%,其中基层2289人次,同比增长20.35%。
(六)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十三五”期间,全面普及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基本形成了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我县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45元提高到了65元,为90%的常住居民实施了健康档案管理。加快推进责任医生有效签约服务、探索医防融合的健康服务建设,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促进县域医疗救治和卫生应急能力两提升,2020年前全面建成院前急救体系,形成以县域为中心,东、中、西部中心镇为枢纽的“1+1+3”院前急救站(点)布局。建立健全青田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体系,优化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手足口病、结核病、诺若病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处置。2016年,成功处置9·28台风灾害、2.9吴坑饮用水诺如病毒感染等事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青田县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为全市提供了“青田样板”。全面落实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率94.1%,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100%。积极开展省、市卫生单位、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升到27.41%,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
(七)中医药事业取得新进展。不断夯实基层中医工作基础,实现32家乡镇卫生院基层中医馆、中医“云药房”建设覆盖率100%,顺利完成国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任务书各项指标,达到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指标。积极推广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慢病管理、孕产保健、社区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运用更加广泛。聚焦队伍建设,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工程,设立100万元的卫生人才专项基金,积极培育壮大中医骨干人才。五年来,全县拥有国家级基层特色专科1个、省基层优势类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基层中医馆23家(其中市级示范基层中医馆5家),基层中医科9家,青田县中医药事业投入达1.07亿元。
(八)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妇幼保健及老龄工作稳步推进。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加强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推进“两癌”检查项目扩面提质,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测、产前筛查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2017-2019三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25/10万(其中2019年有1例孕产妇死亡,该年指标为35.79/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31‰以下,城乡妇女“两癌”筛查共完成24415人,辖区妇女常见病筛查率81.82%。加快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探索开展老年医疗康复、安宁疗护服务,新增1家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立13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养结合巡回诊疗点,形成“养中设医”“医中增养”“医养签约”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田卫健局切实做到早谋划、早部署、快行动,在青田成为丽水市最早发现确诊病例的县之一时,迅速响应,果断建议青田县委县政府采取疫点封锁管控措施,并牵头建立完善的隔离管控机制,为全市提供了“青田样板”。完善体制建设,提升紧急应对能力。建立卫健系统的疫情防控运行体系,明确各主体职责,抓细抓实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组建疫情研判队伍、流行病学调查队伍、采样检测队伍、专业消杀队伍等,提升疫情处置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医疗救治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争取特别国债9000万及地方专项债券资金1.45亿元,用于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和能力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县疾控中心迁建工程,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严格落实预检分诊管理,检测预警能力全面提升。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常态化开展预检分诊工作;落实资金374万元,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PCR实验室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核酸检测能力倍增,基本能够确保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日检日清”;制定大规模核酸检测预案,在5-7天内可完成辖区最大街道(鹤城街道)61182人全覆盖核酸检测。因时因势精准施策,持续推动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规范流程,实现发热病人就诊闭环、重点人员管控闭环;严格对治愈出院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开展6个月持续跟踪,做好每月健康随访、体检。切实加强对集中医学观察点业务工作指导。加强住院陪护管理,严格落实“两员两监督一巡查”制度,确保不发生医院感染,全县疫情防控走在全市前列。
(二)打造医共体建设升级版。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总体框架下,积极探索推进了适合侨乡实际的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县域“防”效提质、“医”能提升。一是坚持“一”体化发展。聚焦省定48项年度目标任务,自我加压34项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工作任务;在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下,成立了由财政、人力社保、医保、卫健等部门组成的医防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医防融合工作协调和重大事项定期协商机制,共出台配套文件31个,确保县域医防融合健康服务管理工作统筹推进。二是理清“两”张清单。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县乡整合、医防融合、医保协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医共体、公共卫生机构与医共体权责清单,促进疾控、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主动参与医共体建设、医共体内部资源全面共享。三是构建“三”层网络。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机构、医共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三级医防融合服务网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机构和医共体之间横向融合、医共体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纵向融合,完善医共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制度,确保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上下联通、信息共享。2020年基层就诊率达63.9%,同比提升1个百。
(三)院前急救能力实现新提升。建立急救站、点考核机制、重要事项任务工作交办机制,在已建成的4个标准化急救站点的基础上新增2个标准化急救点,共建成标准化急救站1个、标准化急救点5个,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全面建成,实现应急反应网络化、指挥调度程序化、救治队伍专业化、器械装备现代化、技术操作规范化、院内救治系统化。全面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院前急救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促进县域医疗救治和卫生应急能力两提升。
(四)基层服务触角取得新延伸。突出中西医结合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创新实施“云药房+巡回诊疗+互联网”健康巡回服务模式,完成基层中医“云药房”建设,配备巡回诊疗车6辆,新增巡回诊疗点11个,开通基层“远程会诊中心”9个,有效打通基层群众健康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结合“侨情是最大县情”实际,创新发展卫生健康涉侨服务。疫情期间,通过“名中医牵手侨团”“家庭医生签约华侨”等方式,依托线上“云问诊”“微信群”等平台,在线服务华侨万余名,驰援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32国海外侨胞防疫中药6.5万份。
(五)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青田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中心青田分中心、夏术阶教授国家名医工作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青田分院相继成立,长三角医疗“朋友圈”不断壮大,县域医疗服务提档升级。强化公济山海联盟平台建设,积极承接、省立同德医院等城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平湖市中医院每季度派副主任医师来青结对帮扶骨伤科建设;名医工作室工作有序运行,浙一医周建英呼吸内科名医工作室、浙江省施维群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从6月每周派专家到县中医院坐诊,使得侨乡人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国家级、省级专家医疗服务。
(六)聚焦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出台重点人群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1针23价肺炎疫苗等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低保人群胃癌免费筛查、可疑胎儿超声检查、0-12月龄耳聋基因筛查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并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已完成结直肠癌筛查15976人问卷调查、粪便隐血试验和820例肠镜筛查,完成7000人流感疫苗和15380人的23价肺炎疫苗接种。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均已提前完成。利用好6个全-专科联合门诊,74支全专科融合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9月底,全县家庭医生签约215065人,签约率达到常住人口的59.08%,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86%。积极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设立青田县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2020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家,共新增托位186个。
三、“十四五”工作思路
十四五期间,青田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改革,推进健康青田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布局,统筹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以高质量规划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同一健康”的理念逐步深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强大,共建共享工作格局不断形成,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高标杆构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针对抗击疫情“大考”中暴露出的问题,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弱项,坚持“底线思维、平战结合、防治融合”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体系构成和功能定位为基础,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核心,重点规划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与发展,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地方病防控、预防接种、职业病防治、公共卫生监测等,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率达到100%。
(二)高站位推进健康青田建设。持续推进健康青田建设。围绕“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动《健康青田行动纲要2030》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健康青田建设。到2025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度提升,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效,健康环境优美宜居,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大幅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三)高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加强“药、价、保”政策联动和工作协同,强化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合力推动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协调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联动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高标准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推进医院综合改革,发挥医共体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动医共体党建资源融合共享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均衡提升,加快医保制度及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持续做好资源整合发挥医共体“1室6中心”职能,继续深化片区管理制,推进医疗卫生标准化建设,快速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医疗均衡、优质发展。推进信息化在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成医院数据中心及集成服务、智慧护理项目、临床路径信息化、消毒供应追溯系统等建设。
(五)高水平打造品牌服务。加强特色专科、优势学科培育,实时推进县域专病中心建设。依托长三角卫生健康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创新发展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服务模式,鼓励增加惠普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创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示范县。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卫生健康服务便捷对接。
四、2021年工作思路
(一)慎终如始,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久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加快构建精密智控常态化防控体系,确保不出现疫情新燃点,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确保重点场所不发生疫情,确保不发生医院内感染,努力实现“两手硬、两战赢”,为青田经济社会发展筑起坚固健康防线。
(二)科学谋划,全面推进健康青田建设。一是做好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结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完成“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规划和各项子规划的编制。二是大力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医疗高地建设。加快推进基本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疾控中心、县二院迁建项目、康复医院项目建设;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建成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健康服务平台。三是全面推进健康青田建设,坚持改革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抓好重点项目改革,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抓好重点人群服务,强化重点领域保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健康青田建设。大力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健康家庭、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公;积极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四是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成效,;深入开展除四害工作,做好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评估认可工作;进一步扩大健康环境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步道、健康公园、健康小屋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着力打造构建健康宜居环境。
(二)探索创新,纵深推进综合医改工作。一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强化部门协调,形成改革合力,推动部门协同落实配套政策,同步深化医保支付、服务价格、药品供应等改革,切实激发叠加效应。探索与上海、杭州、温州等地结对医院开展统一药品目录工作。加快融入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完善就医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二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快推进县乡医疗机构资源整合,推进医共体“人、财、物”完全融合,打造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一体两层级、三医四机制、五中心六统一”的医共体内涵建设。实施医共体牵头医院强院工程,大力发展医院重点学科,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争取将更多疑难重症患者留在县内。依托山海协助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争取更多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流入县域。不断完善医共体临床科室垂直化管理、全专科联合门诊、全专融合家庭医师服务团队、医疗业务模块化培训等机制,夯实基层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医共体信息化系统,建成上下一体的医共体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三是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率以及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率。强化医疗质量提升,加强质控能力建设,深化平安医院建设,从源头化解防范医疗纠纷。推广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基层中医人才储备工作,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实巩固20项改革举措成效,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
(三)优化服务,夯实筑牢卫生健康防线。做实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强化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基本公卫管理职责和管理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巩固完善“两员一中心一团队”的专业公共卫生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疾控人员进驻医共体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联动,突出重点人群管理,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质量和各类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优化家庭医生团队,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签约服务率达 40%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病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以上。提升卫生应急综合能力。针对抗击疫情“大考”中暴露出的问题,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弱项,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提升基层防控能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提升全县传染病防控科学性和有效性。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医养深度融合;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试点为契机,在县中医院船寮分院开展老年医疗康复、安宁疗护服务。
(四)管党治党,着力做好卫健系统党建统领文章。进一步理顺 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强化卫健系统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更好地落实卫生健康部门党委领导和指导系统党建工作职责。发挥县域医共体党建指导委员会作用,全面建立系统党建季度例会制度和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完善系统党建工作质量考评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实现系统党建和业务工作的互融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