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638国道青田鹤城至北山段公路工程
建设内容: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青田鹤城街道坦下村,与在建 330 国道温溪至船寮段 T 型交叉,设坦下互通,起点桩号 K0+000。路线西南走向,沿着云栖桃源里东侧布线,设东堡山特大桥至东堡山西侧山脉,分别跨 S333、金丽温高速、瓯江、温寿线、金丽温货运铁路。之后设上村隧道至平风寨,设上寮隧道至石郭水库西侧,路线转向西北,经松坑、屋基、湖台井至章旦南侧,与章阜公路相交。路线西南走向,设章旦隧道、经坑口水库南侧、横坑,设坑边隧道至阜山,路线沿着坑边、岗下、前王东侧山脚展线至朱田垟与 Y202 相交,桩号 K19+516。路线沿阜山东南侧山脚布线,经金店,设金店隧道至周宅、陈宅,设陈宅隧道至朱岙。之后路线沿朱岙南侧山脉展线至新凉亭,设新凉亭隧道至双溪口村,路线横穿双溪口村,设夏西坑隧道至山下打。路线转向西北,沿着仁村北侧山脉展线至北山大桥桥头,路线桩号 K41+338,沿途经外垟、羊岭、第二坪。路线东西走向,利用现状北山大桥线位,后设泉山隧道、跨千峡湖设千峡湖桥,接着设黄山坳隧道,与 638 国道景宁段相接在黄山坳隧道中间,路线终点桩号K47+100.914。全线设两处断链,第一处为 K17+013.496=K16+995(长链:18.496m),第二处为 K33+830.907=K33+900(短链:69.093m),路线全长 47.050km,其中起点至阜山段 19.534公里按照一级公路设计,桩号 K0+000~K19+516,阜山至路线终点段 27.516 公里按二级公路设计,桩号 K19+516~K47+100.914。
本项目设置 3 条连接线,总长度 4.147km。 其中东堡山连接线长度 1.322km,连接东堡山路,实现本项目与青田瓯江南岸县城及瓯南街 道的连接;新旦连接线长度 1.880km,连接章旦乡新旦村、横坑、徐寮、徐村等沿线村庄; 阜山连接线长度 0.945km,连接阜山乡西侧章阜公路及沿线镇区。
本项目主线全长47.050km,其中起点至阜山段长度19.534公里,(桩号K0+000~K19+516)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阜山至路线终点段长度 27.516 公里,(桩号 K19+516~K47+100.914)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推荐线主线设置桥梁 11729.94m/55 座,其中特大桥 1766m/1 座,大桥 8478.5m/34 座,中桥 1485.44m/20 座。其中一级公路段设置桥梁 5216.08m/14 座,其中特大桥 1766m/1 座,大桥 3310.5m/11 座,中桥 139.58/2 座;二级公路段设置桥梁 6513.86m/41 座,其中大桥5168m/23 座,中桥 1345.86m/18 座。推荐线主线设隧道 18546m/16.5 座(左右幅按平均计),其中长隧道 14409m/6.5 座,中、短隧道 4137m/10 座。其中一级公路段设隧道 6687m/5 座(左右幅平均),其中长隧道 5940m/3座,中、短隧道 747m/2 座;二级公路段设隧道 11859m/11.5 座(单洞),其中长隧道 8469m/3.5座,中、短隧道 3390m/8 座)。全线设互通 1 处,养护工区 1 处,停车区(兼公路服务站)1 处,同步建设必要的附属设施。
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相关规定,本项目主线起点至阜山段长度19.534公里,(桩号K0+000~K19+516)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阜山至路线终点段长度 27.516 公里,(桩号 K19+516~K47+100.914)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连接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主线路基宽度为10/21.5米,连接线路基宽度为8.5/12米。
工程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63.654 亿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本本工程主线约K28+000~终点穿越滩坑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部分水域和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工程沿线经过河流主要为瓯江、滩坑水库,及支流。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和III类水质标准。
生态保护目标主要为工程沿线的耕地、沿线植被、动物、水土保持设施,保护工程影响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扰动施工管理区范围外的动植物。及占用生态公益林等。本工程的声环境和大气环境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
序号 | 保护目标名称 | 里程范围约 | 方位 | 距道路边界(红线)距离约/m | 距道路中心线约/m |
1 | 鲍坦村 | K0+000 | 路南北两侧 | 240 | 242 |
2 | 鹤东村 | K0+000 | 路北 | 88 | 106 |
3 | 坦下村 | K0+000~200 | 路西南 | 28 | 36 |
4 | 绿城云栖桃源里(在建) | K0+000~500 | 路西 | 75 | 90 |
5 | 碧岸岚庭(建设中) | K1+180~220 | 路东 | 64 | 79 |
6 | 东景湾 | K1+150~180 | 路西 | 99 | 111 |
7 | 前仓村 | K+180~400 | 路西 | 13 | 26 |
8 | 洪山村 | K2+550~650 | 路西 | 200 | 213 |
9 | 石郭岭头 | K3+800~920 | 路东南 | 51 | 64 |
10 | 平风寨村 | K4+300~600 | 路南北两侧 | 1 | 13 |
11 | 屋基 | K8+100~200 | 路北 | 84 | 95 |
12 | 外黄口畔 | K8+650~K9++150 | 路东西两侧 | 57 | 67 |
13 | 章旦村 | K9+700~K10+150 | 路南北两侧 | 10 | 32 |
14 | 章旦中学 | K9+800~950 | 路北 | 222 | 233 |
15 | 章旦幼儿园 | K9+950~K10+050 | 路北 | 221 | 234 |
16 | 徐寮村 | K12+220~250 | 路东南 | 145 | 175 |
17 | 坑口 | K12+526~600 | 路东南 | 23 | 112 |
18 | 横坑村 | K13+000~500 | 路东 | 92 | 140 |
19 | 坑边村 | K16+796~K17+400 | 路北侧 | 5 | 21 |
20 | 七源村 | K17+050~K18+100 | 路东西两侧 | 1 | 22 |
21 | 阜山村 | K18+900~K19+700 | 路东西两侧 | 118 | 130 |
22 | 周宅村 | K19+900~K20+300 | 路西北 | 21 | 37 |
23 | 陈宅村 | K20+450~800 | 路东南 | 89 | 140 |
24 | 朱岙村 | K21+850~K22+800 | 路北 | 27 | 32 |
25 | 岭康村 | K25+870~K26+800 | 路南北两侧 | 7 | 14 |
26 | 垟寮岭 | K34+065~120 | 路南 | 231 | 237 |
27 | 中央屋 | K37+000~300 | 路南 | 3 | 12 |
28 | 第二坪 | K40+700~K41+100 | 路南北 | 3 | 18 |
29 | 茶亭下 | K45+100~329 | 路南北 | 75 | 80 |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水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废水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车辆保养清洗废水、砼拌和系统废水、泥浆废水和桥梁基础施工引起水域的悬浮物增加等,禁止废水排入滩坑水库,采取措施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大。营运期管理服务设施废水委托定期清运处理。
2、空气影响评价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工地扬尘、施工车辆尾气、混凝土拌和站粉尘及路面铺浇产生的沥青烟气。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THC(烃类)和烟尘等,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
3、噪声影响评价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筑路机械的作业噪声及开挖、建桥打桩和车辆运输产生的作业噪声。营运期噪声主要为机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噪声,车辆单车行驶噪声因车况、车速、路面条件等不同而异,其LAeq值一般在70~90dB。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距离较近的敏感点有一定的影响。
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内公益林、植物生产力、生物量的影响主要来自路基工程、桥涵工程永久占地,以及施工临时占地对其产生影响,根据现状调查,工程沿线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樟等次生林,工程建设对评价区植物生物量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公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对沿线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有毒有害的固态、液体危险品因交通事故而泄漏、落水将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危害农业灌溉等方面;易燃易爆运输车辆如发生事故,将引起爆炸,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空气。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生态保护措施: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规定进行路基填挖、施工、桥梁建设等施工活动,并对临时场地进行生态恢复,尽可能减少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施工废水的管理,严禁漏油和各类废水的直排,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或回用。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在靠近居民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场所,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新筑路基及时压实等。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发生。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遇到路面破损应及时修补,以减少道路扬尘的发生。
4、声环境保护措施:距离较近的施工点,设置临时隔声围护;营运期采用提高绿化面积、规划控制,对噪声超标采取隔声等降噪措施降低营运期交通噪声影响。
5、环境风险:在道路拐角、靠近河流路段设置“谨慎驾驶”滩坑水库路段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警示牌。在工程跨河桥梁两侧加装防护栏,为避免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因交通事故掉入水域,对水体水质造成污染,需在跨河桥梁两侧加固和加高跨两侧护栏,选用高等级的防撞护栏(SS加强型的波形护栏),及部分路基和桥梁采取应急收集系统,以防污染事故发生。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加强交通管理,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638 国道青田鹤城至北山段公路工程符合青田县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丽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及规划环评,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项目的建设是进一步完善我省国道干线路网结构、提高沿线交通服务综合水平、带动沿线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交通、建设“两美”浙江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建成后对进一步构筑丽水市“一带三区”以及青田县“两心三轴一带双城四区”的发展格局,提升国道通行能力及交通过境功能,改善丽水东部地区交通出行条件;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大花园”战略,促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程在施工期、营运期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工程改建将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及环境标准,认真采取本项目环评报告提出的施工期及运营期各项污染防治对策及保护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可控。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而言本工程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征求意见的范围:公众对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期限和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等: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公示期间(10个工作日)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七、联系方式
(1) 建设单位:青田县交通运输局
地址:鹤城街道校场路2号交通大楼
联系电话:0578-6505616
(2) 环评单位:浙江碧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万塘路317号华星世纪大楼
联系电话:0571-28257976
(3) 项目审批部门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青田分局
地址:青田县瓯南街道百悦城5幢10楼
联系电话:0578-6095080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丽阳街689号
联系电话:0578-2217021
八、环评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将在报送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前,将在环评单位网站(http://www.zjbyhj.com/)进行公开。
青田县交通运输局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