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点发力,统筹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县级强院建设取得实效。全面推进县级医院“三乙”创建工程,推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提标扩能,县人民医院在全市首批创成“三乙”综合医院,截至11月份,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6.58%,门诊与出院人次比达27.24,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达33.58%,平均住院日为6.8天;县中医医院以三乙创建要求为核心,国考指标进一步优化提升,截至11月份,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40.5%,门急诊人次368377,同比增长5.31%;出院患者8579,同比增长18.02%。基层医疗网底不断织密。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成社区医院1家(油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省级评估1家(温溪镇中心卫生院),完成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级评估33家。实施智慧流动医院增频提质行动,建成“智慧流动医院”8家,巡回诊疗服务频次增加为1周1次,实现“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覆盖,截至12月18日,全年巡回诊疗车行驶里程达8.35万公里,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数达2576次,出诊医生达4310人次,服务群众4.08万人次。急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深化“1+2+8+N”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网络,年度内新增急救站点2个(投入运行后,11月份非主城区平均时间由16分12秒缩短至13分12秒)。持续深化“救在丽水”应用场景,实现应急指挥与救护力量24小时无缝对接,2024年1-11月院前急救出车5890次,全县急救车辆平均出车用时55秒,急救呼叫满足率达100%。积极创新探索“陆上空中一体急救”模式,建成直升机停机坪3个,推广“政府引导、商保运作”的普惠性航空医疗救援保险模式,运行以来已成功转运了3名患者。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华侨医院新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瓯南医疗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土建主体结顶;康复医院新建工程(社会资本投资)土建主体结顶;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人才效能不断凝聚。优化人才招引机制,推动《青田县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政策十二条》落实落地,2024年,共招引硕士研究生23名(含副高级职称2名)、本科生36名;深化人才培育工作,制定《青峰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优秀医学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选送38名干部赴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强化科研力度,截至12月,获批省级科技项目立项4项(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项,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级科技项目立项5项。
(二)强化防控,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强化疾病防控,积极推进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抓牢重点疾病防控,艾滋病、结核病管理进一步加强,积极创建“无结核社区”,今年以来有效处置输入疟疾疫情1例、输入登革热疫情1例。加强慢病服务管理,制定出台三级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体系,截至目前,组建全专科融合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4个(示范团队11个),开展个性化服务项目达24个,规范签约22.47万人,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95%;深入推进“两慢病”改革,建成慢性病一体化门诊8个,推进“AI慢病助手管理系统”嵌入门诊诊疗系统,建立统一用药目录,全面规范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工作。心理健康管理服务持续完善,大力推广“浙里心晴”服务平台,开展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筛查评估,完成孕产妇、老年人抑郁症筛查1万余人次。强化重精患者规范管理,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百千万”服务基层行活动,牵头制定出台《青田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病程、全链条管理服务实施方案》,探索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链条服务工作模式。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成效,持续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低保人群胃癌等疾病免费筛查和重点人员流感、肺炎、宫颈癌等疫苗免费接种,均提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县域新增急救站点2个,完成AED配置60台,开展应急救护人员培训300人。
(三)创新赋能,全面深化卫生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深化丽水市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立足“山区特点”发展定位,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持续发展。县人民医院国家示范项目核心绩效指标全部达标,2024年第三季度CMI全省同级医院排名第3名,RW≥2排名第11名,三四级手术占比排名第7名,同比有较大提升。县中医医院中医药“百科帮扶”工程成效明显,开设“耳聋耳鸣”等专科品牌10余个,与温州市中医院开展中医优势专科结对帮扶4个,截止12月,派遣专家数量2871人次,累计服务门诊人次达1万余次,开展手术1308台次。县域医共体紧密融合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县中医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两院融合”发展项目,围绕功能调整、资源统筹、凸显中医特色等要求,积极探索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信息系统和医疗业务运作管理机制。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机制,开展优质资源下沉“送医下乡”活动,打造医共体“医防融合”新模式,截至目前,医共体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1678人次,县级医院下转医共体分院1729人次,医共体分院上转县级医院3191人次。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立足“小病在基层首诊”,实现32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全覆盖,全县检验检查报告互认38287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93.11万元;持续推广浙里护理应用,今年以来,开展上门服务1187人次;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建成“院内感染”、“婴浴无忧”风险智控系统及“畅心泳”游泳场所三色分级智能监管应用。
(四)多元供给,持续深化全周期健康管理。优化生育政策环境。出台《青田县“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青田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实施细则,不断优化生育配套措施,今年共发放孕检补贴和育儿补贴581.1万元。深化“幼有善育”建设,增强托育服务供给,新增公办托育园1家(月泉托育园),新开工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瓯南医疗综合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托位数1564个(其中普惠托位数占比71.99%),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21,托位使用率达63.56%;完善托育指导体系建设,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8家(年度内新建2家),持续开展“青亲善育”百场育儿指导服务行动、亲子课堂等活动,宣传科学托育服务理念,惠及群众1600余人。做实老年健康服务。全县域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五大专项行动,服务老年群众2.14万人次;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2024年开展服务53174次,服务群众26587人;继续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新增安宁疗护服务点位3个(瓯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山镇中心卫生院、祯埠镇卫生院),建成安宁疗护病区1个(油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县级安宁疗护病区1家(青田县中医医院),全面强化老年健康管理设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