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今年4月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大力纠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实干担当、汇聚攻坚合力,“清廉青田”微信公众号推出集中整治专栏,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接受专访,持续推动集中整治走实走深、见行见效。
本期对话的嘉宾是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晓东。

记者:本次集中整治,教育部门主要聚焦哪些重点?
陈晓东:校园建设关乎千家万户。今年以来,我们教育系统把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膳食经费管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集中整治重点,主要做法是:建立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申报制度筑实“防火墙 ”,助力教育回归本质;规范管理膳食经费织密“保障网”,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部门协同发力守牢“安全线”,让校园食品成为最安全、最放心的食品。
记者:在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上,教育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晓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县教育局探索实施了食堂数智管理模式,迭代升级智慧食堂采购系统,创新打造八大应用场景,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食堂业务和财务的数字化融合,大幅提升了食堂监管水平。坚持推行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在2024年经费预算中安排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专项补助资金400万元,全力提升师生伙食入口率,通过降低全县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运营成本压力,较好地解决了偏远乡镇学校、小规模学校食堂运营难问题,真正让广大师生得实惠。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现AI智能食堂全覆盖,严要求保障食材配送,高标准加强“三防”工作,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切实对学校和食材配送企业强化监督,传导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共同打造“物美价廉、营养安全”的校园食堂。
记者: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问题,也是教育部门重点整治的内容,对此你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陈晓东: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三点。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今年以来,县教育局通过走访学校、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排摸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问题,梳理形成“黑白”名单。二是全力整治,师生“有感”。严格制订准入标准,确保进校园事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规范精简移动应用,不要求师生承担与教育没有实质关联的调查测评、网络投票、普查统计、信息填报等工作,不强制要求师生和家长关注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三是持续管理,形成“长效”。实行进校审批报备制,各单位要在每年2月和8月中旬,向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提出开展进校园事务申请,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规范组织实施;优化考核考评指标,重新修订学校年度考核考评各项指标,剔除不合理增加教师负担的指标要求;重塑精简考核方式流程,不多头重复开展涉及学校的督导检查,减少台账资料和过程留痕的形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