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31日,订单式培训项目——青田县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评价与管理研修活动在杭州举行。以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的68名学员参加培训。
开班典礼上,县教研室主任叶新红指出,本次培训目的是推动全县作业改革,落细落实“双减”,助力教育共富。作业质量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科组长是学校作业设计的“操盘手”,要肩负责任与担当,做好作业校本教研。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陈雪勇聚焦“学、思、悟、行”四字,从纪律、安全、学习、出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邬凌羽对本次培训课程进行了解读。
28日下午,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喻伯军作《作业改革与学科实践》讲座,从作业定位、作业问题、作业管理、作业实践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他指出,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素养导向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作业改革的关键,要强化学科实践,要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
29日上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博士作《素养立意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讲座。她系统阐述了作业内涵本质与作业系统、核心素养立意的单元作业设计,清晰讲解了作业概念、作业价值及作业系统,使学员对作业的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清晰。同时,她直面作业设计面临的难题,聚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对单元作业的三种类型、单元作业设计的九个要素进行重点指导,为作业设计指明方向,提供路径。
29日下午,王月芬以“工作坊”的方式,带领学员进行作业文本分析法的具体操作。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以一套数学作业题为练习内容,从单元作业目标、认知类型、作业预估难度等方面对数学题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小组成员开展充分交流、热烈探讨,并分组展示汇报。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精准的指导,使学员们体验了“活”教研、“真”教研的巨大魅力。
30日上午,省教育厅教研室教育技术教研员王小明作《精准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讲座。他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作业改革模式,要把技术赋能作为突破点,以数据为基础、以体验为关键、以智能为导向,以学情为基础,构建科技探索新型学习流程,形成知识图谱和大数据教学云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化发展。
30日下午,温州市绣山中学副校长马海波以《作业迭代,焕新未来》为题,以学校作业改革为例,阐释利用数据分析诊断,进行作业迭代的改革过程。以学校学生特点为源,汇聚教师力量构建“三自作业”,回归作业本质。温州市绣山中学语文老师郑名茗以九年级上册现代诗歌单元为例,具体阐述“三自作业”的探索与实践。
31日上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何丽红作《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区域作业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讲座。她阐述了拱墅区十年作业改革观点与经验、作业改革校本实践、作业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作业改革既要尝试实践性、项目化作业,也要重视基础性作业;改革是基于现实状况的持续改善;要把作业置于教学与管理两个系统中去解决。
本次学员分享培训心得,人员众多且形式丰富。一是分散分享。每个专家讲座、指导后,均有学员进行学习心得交流,既有对专家理论的理解,又有对自身作业改革的反思。二是集中分享。7位小组代表从“学、思、行”的角度进行作业培训与作业实践分享。发言学员精心准备,精要阐述,精彩不断,其他学员认真聆听,不停记录启发和思考。
叶新红就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和工作布置。他充分肯定学员的出勤率高、笔记认真,纪律严明,要求“由转变到改变”。一是及时反思。温故知新,才能避免知识遗忘和覆盖。反思时,不仅要摘录观点,更要以“学、思、行”为线索,系统理解,找到规律,校验方向。二是审慎行动。要基于校情、师情、学情,从下水作业、作业选择、讲评辅导等入手,开展作业行动,从而改变教研组,改变学校,改变学生。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此次研训是落实县教育局关于推进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第二次研训活动。研训内容丰富,体验感强,有专题讲座、心得分享、具体操作、案例交流等,注重导师与学员互动,聚焦实际研修效果。相信学员将把研修所得,化为实际行动,为优化全县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推进省作业改革实验区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