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统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推动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促进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党建统领,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1.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制定了《县统计局2022年机关党建工作计划》《县统计局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进一步落实了党建责任清单,细化了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做到党建主体责任明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明晰。按要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六联共建 两地双评”活动,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2.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每个季度召开党组会议专题听取工作报告,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支部学习相结合,制定了《统计局党组2022年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全年学习重点内容。全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24次,专题研讨10次。
3.认真做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把落实巡察反馈意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压实党组主体责任,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召开党组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逐条剖析成因,集中研讨措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力以赴抓整改上。截至目前,县委巡察反馈的4个方面、11项内容、26个问题已逐项梳理归类,明确整改措施。
(二)强化基层基础,数据质量优化提升
1.加强业务指导,把好数据“上报关”。准确、及时、全面完成了2022年年报和2022年定期报表工作,并对主要经济数据进行评估。年初省市年报会议后,各专业及时做好专业报表布置、业务培训等工作,编印发放报表需知、指标解释、报表清单及报送时间表,通过以会代训,把省、市年报会议精神落实到基层。持续帮助企业规范设置统计台账,完善统计原始资料,确保数出有据,全年共走访指导企业300多家。加快推进浙企“最多报一次”平台上报,目前企业上报率达90%以上。
2.加强数据核实,把好质量“管控关”。每月统计数据报表期间,坚持每日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大数据查询、核查力度,关注数据异常波动的企业,并深入企业现场核查数据,截止目前累积核查企业数151家。突出常态化监测,做好入库退库工作,通过全面摸排、靠前服务,建立“拟入库”企业信息台账,筛选出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做好培育工作,督促达规企业及时纳入一套表名录库,截止目前,新增规上企业41家,其中工业13家、建筑业11家、贸易10家、房地产7家;小升规企业10家,其中工业8家、贸易1家、服务业1家。
3.加强业务培训,把好素质“提升关”。加大培训力度,基层工作能力有所提升。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会,全年共组织培训6期,培训300余人次,培训对象主要覆盖乡镇统计员、企业统计员和辅助调查员,促进基层统计人员统计专业知识的巩固提升。积极引导统计员参加线上继续教育培训,并纳入年终考核,目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40余人。
(三)强化服务水平,预判分析提质提效
1.进一步做好统计监测。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态势,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截止目前,撰写分析文章40篇以上,呈送统计专报3期,专题统计分析18篇,其中6篇获县领导批示,完成调研课题5篇,配合做好十四五子规划编制实施,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
2.进一步做优统计产品。完成2021年《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并启动了2021年青田年鉴编辑工作,持续完善历年经济指标,并做好数据解读。及时收集2022年的综合月报资料,完成《青田统计月报》10期并及时将电子文档上传政务信息网。及时发布了《2021年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青田2021》,为社会公众提供数据咨询查询服务。
3.进一步做精各类调查。不断挖掘人普资料开发应用,及时发布《青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组织开展七人普社会课题招标工作,共收到社会各界撰写的七人普发展报告、人口普查课题11篇,动员全县力量最大限度发挥普查资料价值。组织了“五水共治”满意度调查和5‰人口抽样调查。其中,以“五水共治”调查为背景的民调调查,通过浙江民调在线APP推广并实操线上问卷调查设计、开发及收集基础问卷数据,得出相应结果撰写总结报告,分析结果获县领导批示。
(四)强化统计监督,统计环境持续优化
1.深入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加强领导干部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上专题学习统计法律法规,促进“关键少数”知统计懂统计。推进《统计法》进党校专题培训班,普及统计法律法规。通过普法宣传与统计调查、执法检查相结合,在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统计执法检查等工作中开展嵌入式普法。利用“七一党员活动”、“9.20”中国统计开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式普法,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2.全面开展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对照国家统计督察反馈的四个方面15条突出问题、整改方案提出的23条整改措施,以工作清单的形式,逐条列明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整理并印发《统计应知应会》,形成再学习、再对标、再整改的工作机制。通过查看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实地督查,确保32个乡镇(街道)、28个相关部门落细落实整改方案要求,全部乡镇(街道)以及相关部门已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并上报了整改报告。
3.常态化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联合经商局、发改局等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建立健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时公示抽查结果。全年执法检查单位69个,立案查处2件。
(五)围绕中心大局,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1.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围绕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始终抓牢疫情防控不放松,落实防控责任,要求全体干部严格落实防疫各项举措,目前我局包括离退休干部已全部完成疫苗接种。全面配合县防疫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参与核酸采样、隔离管理等工作,参与干部6人,全程隔离工作任务达21天。
2.深化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开展创文入户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等活动,开展“浙江有礼 善行青田”县域文明新实践,围绕提高“有礼指数”、“全域文明创建推进度”、“文明好习惯养成率”、“社会诚信度”等积极参与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文明细胞创建提升行动、文明有礼养成监督行动等20项行动,提升文明素质。
3.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根据县委县政府“一联八”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领导干部共联系帮扶8户低收入农户。定期开展慰问走访,“一对一”落实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攻坚克难抓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统计标准和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学习梳理各类经验,及时落实改革举措,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加快推进共富型统计监测。继续坚持统计数字化改革“一把手”工程,加强“统计大脑+应用”配合建设和应用,拓展完善投资监测平台功能,适时推行统计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系统,用好“浙江民调在线”,推进数字化平台在我县全面贯通。
(二)持之以恒抓基础。深化企业、村级基础规范化建设。落实企业电子台账工作,“四上”企业和具备条件的“四下”企业全面推开电子统计台账。积极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深化“三服务”工作,加强基层调研走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切实解决基层统计困难。
(三)精益求精抓质量。落实统计数据质量闭环管理,事前预测,关注数据苗头性、拐点性、趋势性问题;事中管控,及时纠治异常数据;事后核查,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可靠。定期与经济主管部门共同研判经济形势,提高基础数据匹配性、协调性、逻辑性,做好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和监测,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四)坚定不移抓法治。不断加大社会化宣传力度,推动建立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共同参与的学法机制,增强依法统计意识,营造依法统计氛围。常态化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联合部门开展统计核查,建立统计监督与巡视监督协同贯通工作机制,防惩并举,震慑统计违法违纪行为,为依法统计保驾护航。
(五)脚踏实地抓服务。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和高效服务意识,切实加强统计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撰写分析和信息,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文章,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扎实开展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摸清经济家底、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六)一以贯之抓队伍。加强乡镇(街道)统计人员配置和管理,乡镇统计人员的变动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意见,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加强统计干部能力建设,采取分层实施业务培训,通过开展综合型(高校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普众型(网络在线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型(结合任务开展专业培训)、入门型(对新人统计人员开展入门培训)等统计培训,不断提升统计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青田县统计局
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