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市乡多措并举,积极盘活辖区内的水源、荒地和滩涂等沉睡资源变“沉睡资源”为“增收活水”,绘制和美乡村“新底色”,打造旅游业态“新爆点”,变“一池静水”为“满湖春水”。
眼前这位身穿黑色羽绒服,拿着长竿钓鱼的男子名叫童焕军,是高市乡洞背村太极湖水库的承租商户。他告诉记者,在一年前,太极湖水库还处于闲置状态,为了给他在村里经营的农家乐提供肥美鲜鱼,童焕军“咬了咬牙”,将整个水库承租了下来,投放了上万斤的鱼苗。如今,水库不仅能对外供应多品种的鱼类,还成了垂钓爱好者的“世外桃源”。
“去年总共卖出三四千斤鱼,钓鱼的游客将近两百人,希望未来生意会更好。”童焕军表示,近期大环境的变化让原本萧条的旅游行业看到“星许曙光”,接下来,他准备用好太极湖水库广阔的水域面积,举办垂钓、路亚等专业比赛,在探寻水库发展新路径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益,变“一池静水”为“满湖春水”。
变“废地烂田”为“美丽花园”
除了对闲置水库资源的“盘活再利用”,高市乡洞背村还积极唤醒“沉睡荒地”,将“变废为宝”的良性思维注入到村内的各大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中,因地制宜选择经济作物、观赏植物进行种植,精心打造了“共富菜园”“共富花园”等农家地景。“村里的闲置荒地较多,变电箱老旧,与花园乡村的新时代面貌格格不入。我们变废为宝,将荒地变为田园,将变电箱变为画卷,打造乡村旅游2.0版本。”高市乡副乡长叶天一说。
自洞背村花园乡村精品村创建行动以来,共计拆除违建点位10余处,面积约500平方米,清理垃圾2余吨,将村集体闲置资源变为景观效益的花园,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成为和美乡村的先行者。
变“垃圾点位”为“露营基地”
在高市乡高市村养正营地,五彩斑斓的风车随着微风舞动,连点成片的“金字塔型”帐篷在江水和绿草的衬托下,一股惬意感戛然而生。很难想象,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泥泞滩涂,周边遍布露天垃圾。
“我们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了一个集烧烤露营、亲子乐园、笼式足球等于一体的养正露营基地。从去年的11月份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5万人次,村集体增收超过10万余元。”高市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陈丽说道。
变难点、堵点为“新爆点”
洞背村、高市村的先行举措在全乡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西源村、东源口村也相继开发了“河道变石斑鱼养殖基地”“荒地变草莓数字工坊”项目,原本荒无人烟的边陲小村落,如今已然换上了“靓丽新装”。
陈丽表示,高市乡将会用养正营地盘活资源的活性思维来辐射带动其他7个村,加大资源盘活力度,带动7村抱团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让村里的环境治理的难点、堵点,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亮点,助推高市乡旅游业态的出现“新爆点”。
截至目前,高市乡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100余次,集中进行点位整治500余处,完成违章建筑拆除2000余平方米,恢复农田1000余亩,致力于通过唤醒沉睡资源,“扮靓”和美乡村。下一步,高市乡将立足于村情,分类实施,打造各具特色、各具风情的花样村庄,推进设施再完善、节点再增加、美丽再添彩、文化再挖掘、经济再增收,实现省A级景区村全覆盖,绘制和美乡村的“新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