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财政金融系统 >青田县财政局 >重点工作 >政务公开
首页
青田县2022-2023年度科技政策绩效评价报告
索引号: 002652328/2023-125467 发布机构: 青田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3-11-08 10:38:22

浙江省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报告

政策名称:  青田县2022年-2023年度科技政策

政策实施单位:     青田县科学技术局            

政策主管部门:     青田县科学技术局            

评价方式:部门评价□                 财政评价R

评价机构:第三方机构R 部门评价组£ 财政评价组□

浙江闰政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6月

一、政策基本信息

项目负责人

章旭阳

联系电话

0578-6816001

地址

丽水市青田县瓯南街道总部经济大楼29楼

邮编

323900

政策起止时间

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计划安排资金(万元)

8660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8660

其中:中央财政

/

其中:中央财政

/

省财政

/

省财政

/

市县财政

8660

市县财政

8660

其它

/

其它

/

实际支出(万元)

4872.16

二、支出明细情况

年份

支出内容(经济科目)

计划支出数(万元)

实际支出数(万元)

2022年

科技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1500

1335.31

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资金

790

790

科技计划及扶贫项目

650

627

支出合计

2940

2752.31

2023年

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共建经费

600

/

科技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4290

1922.5

科技研发及惠民专项

830

197.35

支出合计

5720

2119.85

三、评价报告摘要

概况

2019-2021年间,青田县为补齐科技创新发展短板,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青委发〔2019〕22号)、《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补充意见》(室字〔2021〕9号)、《青田县创新强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19〕22号)、《青田县科技人才创业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20〕3号)、《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青科〔2019〕15号)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

2022年青田县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8〕43号)和《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二十六条意见》(丽委办发〔2019〕52号)等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委科办〔2022〕1号),对科技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依据新政策修订了《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青科〔2023〕2号)、《青田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22〕29号)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新政策对应的奖补范围和标准进行了明确。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预期

实际

2022年预期绩效目标:

1.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亿元):6.61;

2.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1.3;

3.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亿元):10;

4.企业R&D人员(人):1660;

5.1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100;

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18.6;

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44;

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5%;

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确保数(家):7;

10.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确保数(家):19;

11.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元):2;

12.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项):5;

1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增数(家):3;

14.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数(家):1;

15.揭榜挂帅工作:完成挂榜榜单30项且挂榜总金额达到300万元;

16.科技特派员工作:年度内选派县派团队科技特派员2个;

17.绿谷精英项目落地数量(个):5;

18.新引进外国专家智力(个):10。

2022年实际绩效完成情况:

1.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亿元):3.48(未完成);

2.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结果未出;

3.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亿元):10.56(完成);

4.企业R&D人员(人):1175(未完成);

5.1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100(完成);

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18.5(未完成);

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58(快报数据,完成);

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18%(未完成);

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确保数(家):18(完成);

10.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确保数(家):34(完成);

11.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元):3.42(完成);

12.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项):5(完成);

1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增数(家):4(完成);

14.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数(家):1(完成);

15.揭榜挂帅工作:发榜数:67  项目总金额:10064万元(完成);

16.科技特派员工作:年度内选派县派团队科技特派员3个(完成);

17.绿谷精英项目落地数量(个):7(完成);

18.新引进外国专家智力(个):2(未完成)。

评价结论

通过政策评价维度分析,科技政策评价指标总分值30分,评价得分24.43分,得分率为81.43%,评价等级为“良”。

主要绩效情况

(一)修订完善政策,加码扶持力度;

(二)强化主体培育,持续推进高新产业发展;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四)强化项目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五)加快引进科技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氛围;

(六)加大研发奖补力度,激发科研投入活力。

主要问题

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实施效益有待提高

1.对地方科技投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不够明显;

2.扶持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3.个别受益企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度不佳。

(二)部分政策引领作用不够显著

1.政策扶持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2.部分专项资金扶持过于零散。

(三)部分政策存在持续优化空间

1.部分政策存在空转;

2.个别政策条款存在交叉重叠。

(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政策绩效目标不明确;

2.部分子项缺少绩效指标;

3.资金预算不够细化。

相关建议

(一)政策制定层面

1.优化政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创新;

2.全面统筹设置,提高政策执行率;

3.完善实施细则,突出扶持重点。

(二)绩效管理层面

1.强化政策绩效目标;

2.科学编制预算。

四、评价人员

姓名

职称/职务

单位

签字

陈  浩

中级经济师/

副总经理

浙江闰政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赵素珍

项目经理

浙江闰政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陆佳棋

项目助理

浙江闰政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填报人(签字):

年   月   日

评价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评价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年   月   日

目  录

一、政策概况

(一)政策背景与内容

(二)绩效目标

(三)组织实施

(四)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

二、评价工作概况

(一)评价思路与方法

(二)评价过程

三、政策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评价指标分析

(二)评价结论

四、绩效成果及经验做法

(一)修订完善政策,加码扶持力度

(二)强化主体培育,持续推进高新产业发展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四)强化项目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五)加快引进科技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氛围

(六)加大研发奖补力度,激发科研投入活力

五、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实施效益有待提高

(二)部分政策引领作用不够显著

(三)部分政策存在持续优化空间

(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六、建议

(一)政策制定层面

(二)绩效管理层面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八、附件

青田县2022年-2023年度科技政策

绩效评价报告

一、政策概况

(一)政策背景与内容

2019-2021年间,青田县为补齐科技创新发展短板,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青委发〔2019〕22号)、《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补充意见》(室字〔2021〕9号)、《青田县创新强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19〕22号)、《青田县科技人才创业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20〕3号)、《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青科〔2019〕15号)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

2022年青田县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8〕43号)和《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二十六条意见》(丽委办发〔2019〕52号)等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委科办〔2022〕1号),对科技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依据新政策修订了《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青科〔2023〕2号)、《青田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22〕29号)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新政策对应的奖补范围和标准进行了明确。具体政策如表1所示:

表1.丽水市青田县科技政策列表

年份

政策名称

文号

2021年

1.《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

青委发〔2019〕22号

2.《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补充意见》

室字〔2021〕9号

3.《关于促进青田县“人才科创飞地(飞楼)”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青委办发〔2020〕26号

4.《青田县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青科〔2016〕53号

5.《青田县科技人才创业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青科〔2020〕3号

6.《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

青科〔2019〕15号

7.《青田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资金管理办法》

青科〔2017〕30号

8.《青田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青科〔2018〕24号

9.《青田县创新强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青科〔2019〕22号

2022年

10.《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委科办〔2022〕1号

11.《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

青科〔2023〕2号

12.《青田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资金管理办法》

青科〔2022〕29号

13.《青田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青科〔2022〕30号

14.《青田县科技助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青科〔2022〕34号

(二)绩效目标

青田县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县科技局”)未对新旧科技政策设置中长期和年度绩效目标,因此,评价组以上级部门对县科技局考核指标、《青田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三年》及《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科技发展主要目标作为政策的绩效目标。具体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如表2所示:

表2.青田县2022年科技发展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22年目标值

2022年完成值

1

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亿元)

6.61

3.47686

2

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

1.3

结果未出

3

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亿元)

10

10.56

4

企业R&D人员(人)

1660

1175

5

1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

100

100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18.6

18.5

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35.44

35.58(快报数据)

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

≥3.5%

3.18%

9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确保数(家)

7

18

10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数(家)

14

11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确保数(家)

19

34

12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数(家)

40

13

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元)

2

3.42

14

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项)

5

5

15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增数(家)

3

4

16

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数(家)

1

1

17

揭榜挂帅工作

完成挂榜榜单30项且挂榜总金额达到300万元

发榜数:67项目总金额:10064万元

18

科技特派员工作

年度内选派县派团队科技特派员2个

3

19

绿谷精英项目落地数量(个)

5

7

20

新引进外国专家智力(个)

10

2

(三)组织实施

青田县科技政策主要由青田县科学技术局负责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创新主体培育、研发投入、科技计划项目、创新机构建设等方面,其中企业贴息补助由县科技局下属单位青田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由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其余科技政策由县科技局的综合计划科负责。

(四)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

青田县科技政策主要采用事后补助的形式,当年度资金用于兑现上一年度符合政策条件的受益主体。

2022年科技政策执行参照《中共青田县委青田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青委发〔2019〕22号)、《中共青田县委青田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补充意见》(室字〔2021〕9号)(以下简称“旧政策”),年初安排预算294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执行2752.31万元,资金执行率93.62%。

2023年科技政策执行参照《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委科办〔2022〕1号)(以下简称“新政策”),年初安排预算5720万元,截至项目评价日,实际已执行2119.85万元,预计全年执行数为5720万元左右。具体资金预算安排及实际支出情况如表3所示:

表3.2022-2023年科技政策实施情况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类别

2022年预算金额

2022年支出金额

2022年预算执行率(%)

2022年支出占比(%)

2023年预算金额

2023年预算占比(%)

2023年部分预计支出金额

1

创新创业

900.00

73.06

81.70

2.65

170.00

2.97

待定

2

研发投入

584.25

21.23

1500.00

26.22

1657.3

3

科技合作与交流

66.00

2.40

0.00

0.00

0

4

创新队伍建设

12.00

0.44

30.00

0.52

待定

5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不涉及资金兑现

6

生态精品农业发展

0.00

0.00

/

0.00

取消

7

创新主体培育

590.00

590.00

100.00

21.44

1470.00

25.70

1470.00(已兑现)

8

技术创新

860.00

837.00

97.33

30.41

1180.00

20.63

待定(已兑现429.85)

9

创新机构建设

580.00

580.00

100.00

21.07

220.00

3.85

220.00(已兑现)

10

创新创业平台搭建

0.00

0.00

/

0.00

1050.00

18.36

1050

11

知识产权工作

兑现职能在县市场监管局

12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10.00

10.00

100.00

0.36

0.00

0.00

0

13

科技特派员

不涉及资金兑现

14

科创飞地(飞楼)建设

2022年新增条款

100.00

1.75

待定

合计

2940.00

2752.31

93.62

100.00

5720.00

100.00

待定

二、评价工作概况

(一)评价思路与方法

1.评价思路。此次为科技政策绩效评价,根据《浙江省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浙财监督〔2020〕14号)要求,重点关注科技政策决策、过程管理、产出效益等三个方面,着重从政策经济性、政策效率性、政策有效性等三个维度对政策进行全面评价,分析总结评价中发现的经验做法及问题,对科技政策后续完善提出对策建议。

2.评价方法。①因素分析法。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对政策执行效率进行评价;②数据分析法。对科技发展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资金投入与执行效率、政策实施成效;③实地调研法。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2022年资金受益项目与主体,实地调研了解项目进展和效益情况、主体受益情况,从末端了解政策微观实施成效;④问卷调查法。针对政策受益主体设计问卷调查,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和线上调查,了解其对政策内容、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二)评价过程

1.2月初,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制订与完善此次政策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全面梳理青田县科技政策及配套文件、资金下达文件等资料;进一步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受益项目和主体调查表。

2.2月中下旬,评价组实地走访县科技局,与科技政策实施主要业务处室负责人进行访谈,全面了解科技政策组织管理、实施成效情况。

3.3月上旬,评价组走访浙江青山钢管有限公司、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真邦实业有限公司、青田县中医院等受益主体,了解申请补助项目进展和效益情况以及主体经营情况。

4.3月中旬,评价组通过整理、核对、分析相关资料,对照评价指标体系,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

三、政策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评价指标分析

1.政策经济性方面

政策制定符合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坚持创新的整体要求;符合青田县主导产业(高端不锈钢、时尚鞋服、智控阀门)发展的实际需求,但目前政策条款多数是普惠性条款,未体现扶持新兴产业和侨乡特色产业的倾向性内容,与青田县产业创新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政策与县科技局“负责全县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职能匹配,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但新政策与人才政策个别条款有疑似重复的内容;政策缺少实施周期内的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分年度绩效目标,执行中参照上级部门考核和中长期规划等文件中的目标;部分子政策专项资金缺少绩效指标;个别子政策(如科技创新券、科技人才创业创新资金、科技宣传经费等)所需的资金预算编制时未预计开展内容进行量化测算,而是参照往年支出情况预估的项目总金额,资金测算不够细化。

2.政策效率性方面

县科技局针对新旧科技政策中的大部分条款均制定了对应的实施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制度执行有效,组织机构保障有效,但是旧政策中缺少科技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新政策已完善),部分政策条款引领作用不显著;政策资金实际支出结构基本合理;新政策个别条款(第3、4、13、14条)预计将空转,旧政策空转率为10%。

县科技局在政策资金兑现时按照《青田县科技局财务管理制度》(青科党组〔2019〕23号)和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手续完整,基本符合预算批复用途;2022年资金执行率为93.62%。

3.政策有效性方面

青田县2022年创新主体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构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规上企业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创新指数各项指标均完成了目标值且完成值均不低于上一年;政策实施对于引导企业创业创新和对受益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的帮扶作用较明显,受益主体对科技政策实施的满意度为95%。但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因2022年结果未出,此处考察2021年完成情况)未达到目标值且低于上一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完成值高于全市平均值,但低于上一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于上一年但略低于当年目标值;企业R&D人员高于上一年但未完成当年目标值。

(二)评价结论

通过上述政策评价维度分析,科技政策评价指标总分值30分,评价得分24.43分,得分率为81.43%,评价等级为“良”。各评价维度的评分情况见表4,具体指标评分分析详见附件2。

表4.政策评分汇总表

评价维度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得分率

评价等级

经济性

10

6.48

64.8%

效率性

10

9.24

92.4%

有效性

10

8.71

87.1%

合计

30

24.43

81.43%

四、绩效成果及经验做法

(一)修订完善政策,加码扶持力度

2021-2022年,县科技局陆续修订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补充意见》(室字〔2021〕9号)、《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委科办〔2022〕1号)等科技政策,对创新主体培育、企业研发投入等奖励力度持续加大,为青田创新驱动注入新活力。同时,县科技局对《青田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青田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管理办法》《青田县科技助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更新,优化营造人才集聚的科创生态。

(二)强化主体培育,持续推进高新产业发展

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2022年青山钢铁有限公司入选全市唯一一家省科技领军企业,实现全市率先破“零”;全县新增高新企业18家,新增数突破青田历史新高,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二是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送政策入企全覆盖走访服务行动,提升规上企业研发费的归集质量。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研发费10.56亿元,同比增长17.4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18%。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一是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2022年全县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二是推进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2022年引进包括浙江省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4家大院名校、9家科技中介、7家金融机构入驻综合体,实现了对综合体的常态化运营管理。三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2022年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青田县北科特种新材料研究院,首次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为青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四)强化项目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征集省“尖兵”“领雁”计划研发项目攻关需求5个,入选项目2个,数量全市第一,其中兴核智控申报的项目在全市率先实现“尖兵”计划破“零”。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15个;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下达2022年度第一批县级科技项目47项、第二批县级科技项目33项、揭榜挂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总额3.42亿元,实施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5个。

(五)加快引进科技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氛围

一是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组织脱硝和空预器动态控制技术创业团队申报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完成申报省海外工程师1人,新引进外国专家智力2个,入选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专家3个。二是促成人才项目落地。市“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项目入选19个,绿谷精英项目落地5个。

(六)加大研发奖补力度,激发科研投入活力

新版科技政策加大了企业研发费用奖补力度,弥补了青田县研发投入不足的短板。一是从政策补助标准来看,新政策较旧政策在研发投入奖补力度方面有大幅提升。如新政策新增了“对年度研发费用不低于上年度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按年度研发费用的20%给予奖励,每家不超过100万元”的奖补内容;对年度研发费达到50万元以上且实现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量部分奖励比例由旧政策的8%提高至新版政策的15%等。二是从政策兑现资金方面来看,2023年新政策研发投入预计总资金量及企业平均奖补金额较2022年旧政策均有较大幅度提升。2023年研发投入预计奖补金额为1657.3万元,2022年研发投入实际奖补金额为395.63万元(不含以前年度研发费用奖补资金补发的部分),2023年研发总投入较2022年增长318.9%;2023年研发费用预计每家企业平均奖补金额为23.34万元/家,2022年研发费用实际每家企业平均奖补金额为6.49万元/家,2023年研发投入平均奖补金额较2022年增长259.63%。

五、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实施效益有待提高

1.对地方科技投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不够明显

根据科技局2022年度各项考核指标结果来看,部分指标不及预期,如全社会R&D经费支出(目标值6.61亿元,完成值3.47686亿元)、企业R&D人员(目标值1660人,完成值1175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2022年完成值3.18%低于2021年完成值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目标值18.6亿元,完成值18.5亿元)等。同时,根据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主要发展目标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2021-2025年平均增速0.28%,截至2021年需达到1.38%),实际2021年度青田县完成值为0.96%,且低于2020年度完成值为1.1%。各科技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详见表2。

评价组通过对科技政策相关人员及实际兑现情况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前研发投入补助的扶持对象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特别是以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但是钢铁产业相对于其他新兴产业来说整体研发经费转化率较低,导致青田县研发经费相关指标完成情况不佳。新政策虽然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标准,但并未解决扶持对象结构的问题。根据2023年预计兑现数据,新政策下该条款受益企业共71家,其中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在三大主导产业中占比最高(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23家占比32.39%,智控阀门11家占比15.49%,时尚鞋服6家占比8.45%)。并且与2022年旧政策兑现数据相比(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17家占比27.87%,智控阀门15家占比24.59%,时尚鞋服6家占比9.84%),对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更大,政策扶持结构仍需优化。

2.扶持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新旧政策扶持的各类科技项目均存在部分项目科技含量不高,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根据新政策文件,对科技项目扶持的目的在于“鼓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但从实际执行来看该政策目的实现程度仍需加强。2023年新政策预计奖补各类科技项目89个,合计金额794.15万元,其中,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33个(奖补资金占科技项目的21.71%),工业类科技计划项目32个(奖补资金占科技项目的77.04%),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23个(奖补资金占科技项目的2.24%)。2022年奖励各类科技项目82个,其中,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37个(奖补资金占科技项目的25.37%),工业类科技计划项目29个(奖补资金占科技项目的72.17%),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16个(奖补资金占科技项目的2.46%)。而根据扶持项目具体情况可发现,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补助对象多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科技项目,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补助对象多以青田县人民医院和青田县中医院为主的科技项目,上述项目整体科技创新程度有限,如2022年奖补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青田草药之散风茶的搜集和研究(项目编号2123S-2),该项目的结果应用仅限于编撰散风茶宣传册并在微信公众号推广,属于科普类医学知识,未能体现科技创新导向。

3.个别受益企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度不佳

个别受益企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度并不高。根据2022年兑现数据统计,青田县科技政策奖补资金前20的企业2022年税收贡献差距较大,其中,有3家企业(浙江真邦实业有限公司、青田县瓯青机械有限公司和青田县鹤金山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县级税收收入低于青田县科技政策奖补资金总额。青田县2022年科技政策奖补资金前20的企业税收情况如下表5:

表5.青田县2022年科技政策奖补资金前20的企业税收情况

单位:万元

序号

企业名称

奖补金额合计

税收收入

其中:县级收入

1

浙江青山钢管有限公司

199.12

4277.95

2148.16

2

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

147.94

946.81

516.59

3

浙江省青田超达铸造有限公司

132.46

580.47

305.98

4

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

120.00

1092.45

1273.5

5

浙江卓业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105.47

863.89

446.67

6

浙江真邦实业有限公司

90.87

-680.71

-31.31

7

钢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7.87

2024.38

1045.42

8

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71.56

371.51

191.87

9

浙江科能阀门有限公司

55.77

113.11

60.64

10

浙江申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19

因企业名称变更暂未查到

11

青田县瓯青机械有限公司

49.50

0.04

0.04

12

浙江乐臣鞋业有限公司

47.00

91.18

47.35

13

青田保俐铸造有限公司

40.83

298.71

155.12

14

浙江派力鞋业有限公司

39.41

134.91

79.69

15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5.00

1893.4

997.64

16

浙江超越阀门有限公司

32.00

62.88

42.14

17

浙江诚昌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32.00

84.77

43.13

18

浙江皓翔矿业有限公司

31.44

169.86

84.98

19

浙江汉特姆阀门有限公司

30.63

235.59

123.4

20

青田县鹤金山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30.00

9.2

3.68

(二)部分政策引领作用不够显著

1.政策扶持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根据《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青田县将聚焦八大重点科技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研发项目,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与现有产业紧密相关的高新、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具有侨乡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从新旧政策内容和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全县科技创新聚焦上述新兴产业力度仍有待加强:一是政策扶持层面,新旧政策多为普惠性奖补政策,对全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奖补力度均一致,未对上述新兴产业和侨乡特色产业倾斜,差异化扶持未有所体现。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等引导企业科技投入和创新的政策条款,并未体现青田县产业发展导向。二是县科技局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对各受益主体所属行业及领域未关注,不利于青田县科技企业产业结构分析及后续产业结构的优化。

2.部分专项资金扶持过于零散

根据新旧政策兑现数据对比分析,新政策部分条款仍存在受益主体多,补助金额小,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项目扶持方面。2023年新政策下,县科技局预计奖补各类科技项目89个,合计金额794.15万元。其中,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33个,合计金额164.5万元,剔除一个省级“尖兵”“领雁”计划配套项目75万元,剩余32个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平均每个项目2.80万元;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23个,合计金额17.8万元,平均每个项目0.77万元。而2022年旧政策下,县科技局共补助科技项目82项,合计金额609.7万元。其中,共补助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37个,合计金额154.7万元,剔除一个省重点研发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49.5万元,剩余36个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平均每个项目2.92万元;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16个,合计金额15万元,平均每个项目0.94万元。可以发现相较于旧政策,新政策扶持对象更多,且平均奖补金额更低,政策兑现更为分散。

二是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奖励方面。新政策内容及资金管理办法依然参照旧政策执行并未调整,考虑到新政策条款尚未兑现,此处可参考2022年度执行情况。根据《青田县科技人才创业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科〔2020〕3号)规定“专项资金奖补额度:个人不超过6万元;集体(团队)不超过12万元”,实际2022年县科技局共奖励科技人才9名,合计金额12万元,平均每名科技人才奖励1.33万元,奖补额度远低于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最高范围。该部分政策条款扶持力度偏弱,未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

(三)部分政策存在持续优化空间

1.部分政策存在空转

新旧政策部分政策条款均存在空转的情况。新政策中涉及资金兑现的条款共15条,根据2023年度资金预算和预计执行情况,存在4条政策(新政策第3、4、13、14条,不含职能在县市场监管局的第17条)未安排当年度预算资金,预计将存在空转。其中第3、4条为新增条款;第13、14条为延续性条款,第13条旧政策有兑现但新政策存在空转,第14条新旧政策均空转。

同时,部分条款下具体细分颗粒度政策存在空转。如新旧政策中关于“新认定的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首次经省主管部门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批准或认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星创天地、企业检验(检测)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在孵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一家企业,给予运营商奖励10万元”等颗粒政策均空转。

经部门政策相关人员访谈了解,该部分政策条款空转原因主要为政策准入门槛偏高,多为鼓励性条款,2021-2022年均无符合条件主体申报。

此外,新旧政策中存在部分未涉及资金兑现的内容实际也未执行到位的情况。如新政策第9条(对应旧政策第〈二〉条)“设立青田县科技创新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和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动能。”,现场评价了解,截至项目评价日,青田县暂未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政策存在空转,未发挥引导作用。又如新旧政策中关于“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可从新增效益中匹配等额奖金,其中奖给课题组成员的奖金不少于奖金总额的70%”、“创新机构主要组建人员经县科技局核准,可提取其中的10%作为奖金”、“推进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经费中的间接费用比重,其中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占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直接费用的比例,最高可提高到25%……”等内容实际均未得到有效落实。经部门政策相关人员访谈了解,该部分未涉及资金兑现的内容主要为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人才奖励提供政策依据,实际执行需根据企业自身条件而定,县科技局未进行跟踪。

2.个别政策条款存在交叉重叠

新科技政策与2022年人才政策个别条款可能重复。《青田县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委人办〔2022〕3号)第二条“大力引进落地科创型企业和项目。对新引进和培育的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贡献度评价考核,最高给予120万元支持。对新引进和培育的国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通过贡献度评价考核,最高给予180万元支持”与新科技政策第1、2、3、5、6条中关于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的奖励可能有重复奖补的现象。据部门反馈,因青委人办〔2022〕3号政策出台时间较晚,目前针对政策中的第二条子政策还未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资金管理办法,2023年具体实施情况尚不明确。

(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政策绩效目标不明确

青田县在科技政策实施时政策目标参照上级部门考核和中长期规划等文件中的目标执行,而在新旧政策中未设置政策实施周期内的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分年度绩效目标,其中新政策中缺少政策目标,而旧政策中仅有2020年政策对应的目标。绩效目标的缺失不利于政策实施过程中绩效运行的监控和政策效益的追踪。

2.部分子项缺少绩效指标

新旧政策存在部分条款均未填报《项目绩效目标表》,如新政策中的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运维经费、科创飞地(飞楼)建设、科技创新券、贷款贴息等,旧政策中的科技创新券、贷款贴息等,绩效指标设置未包含政策全部子项。

3.资金预算不够细化

县科技局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各条款兑现标准参照政策原文、各子政策实施意见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但是新旧政策中均存在部分政策条款奖补标准不明确,如非配套类科技项目、科技扶贫项目、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奖励等。该部分政策条款对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仅规定了奖补金额的最高标准,未对具体奖补标准进行明确,实际执行中,该部分具体奖补金额由县科技局根据专项资金总额和各受益主体的申报情况,经党组会讨论后在制度规定的奖补范围内决定。

奖补标准不明确也导致了该部分政策条款在进行资金预算编制时未能量化测算,而是参照往年支出情况预估的项目总金额,未充分预估当年度预计补助对象数量和金额,资金测算不够细化。

六、建议

(一)政策制定层面

1.优化政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创新

建议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摸排,进一步掌握全县层面企业行业分布情况,根据摸排情况优化相关专项政策条款,如在科技贷、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等方面,可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突出对新兴产业和侨乡特色产业的倾斜与差异化扶持,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发挥政策引导产业创新作用,提升青田县科技创新整体水平。

2.全面统筹设置,提高政策执行率

建议主管部门对现有政策条款、实施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全面梳理,对不适用的条款及时更新,对连续空转的政策分析空转原因,若根据市场调研情况未来几年内青田县均无符合条件的主体,建议降低空转条款的准入门槛或分析该条款制定的必要性,予以调整或删除,对可能存在重复补助的条款,统筹提出解决方案,减少政策制定不全面而导致重复补助情况的发生。

如青委人办〔2022〕3号(人才政策)第二条实际与人才政策关联度不大的政策建议归入科技政策对应各子政策中,择优选择奖补;因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职能已划入县市场监管局,建议将新科技政策第17条归入县市场监管局相应的政策中予以落实。另外,青委人办〔2022〕3号第二条中“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团队建设,对集聚研发人员超过20人,研发投入超100万元且同比增长达20%的企业,给予企业研发人员薪酬补助10万元;对符合以上条件,当年度研发投入占年产值的占比排名全县前10位的企业,企业研发人员薪酬补助额度翻番”与新科技政策中关于鼓励企业提取一定比例的奖补资金用于研发人员奖金的条款(如新科技政策第11条“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可从新增效益中匹配等额奖金,其中奖给课题组成员的奖金不少于奖金总额的70%”、第13条“提高科研经费中的间接费用比重,其中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占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直接费用的比例,最高可提高到25%”)均为对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政策,建议可根据县财力情况择一或合并执行。

鉴于科技政策中对于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不高且2022年青田县企业研发人员数指标完成不佳的前提下,建议将科技人才奖励与人才政策融合,加大人才政策中对科技人才扶持的倾斜力度,而在科技政策中可增加对创业创新类人才为主申报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和加大扶持力度。

针对政策中未涉及资金兑现的内容,建议主管部门督促政策相关责任主体落实,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使政策条款行之有效。若政策相关责任主体均无条件落实政策内容,建议暂时删除该项内容,待有条件落实时再作为新增条款制定。

3.完善实施细则,突出扶持重点

一是对现有政策中未明确具体奖补标准的条款进行修订或在实施细则、资金管理办法中予以补充,明确具体事项对应的奖补标准,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助农资金奖补标准可采用按投资比例定额补助的形式。并在政策更新的年度及时向各受益主体进行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及政策兑现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性。另外,建议删除《青田县科技助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青科〔2022〕34号)中科技助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的内容(科技政策资金适用范围需与科技挂钩)。

二是对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细化,进一步突出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对科技项目的入围条件加码,选择科技成果转化率高、对科技创新创业贡献度高的项目择优集中奖补,科技含量低或应用面不广的项目不予补助。对成果转化好的项目实施差异化补助,给予激励性的扶持,并在后续项目申请立项时给予优先考虑,发挥好政府在科学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也可将科技项目与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结合,在对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大在重大项目和研发项目的投入力度,以科技项目为切入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另外,在政策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议考虑取消科技政策中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已有鼓励员工创新配套资金的项目补助,鼓励企事业单位内部加大对员工科技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并将创新工作纳入员工考核,以鼓励其创新意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而不是用有限的资金满足所有项目的需求。

三是对于奖补过于零散的子政策,建议分析原因,对于科技贡献度低的政策提高准入门槛,集中奖补,减少该部分政策奖补资金占比,将政策资金集中用于科技贡献度高的政策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管理层面

1.强化政策绩效目标

建议主管部门根据《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科技发展目标及上级部门考核目标,提炼政策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便于政策实施过程中对政策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于完成情况不佳的指标能尽快找短板补差距。

再根据政策对应各子项当年资金安排及目标情况,合理设置对应的绩效指标,指标设置应按照细化量化原则,绩效目标及指标应尽可能全面反映项目实施内容,且与项目资金量相匹配,若年中各子项预算有调整,对应绩效指标也应随之调整。

2.科学编制预算

在明确政策奖补标准的前提下,按照“零基预算”和“精准预算”的要求,科学编制政策子项年度预算,减少因需求不明确导致的预算调整情况的发生,对于年中确实需要调整的事项,提前向财政部门提交预算调整申请,以提高专项资金支出的准确性和资金执行率,同时,避免出现因资金不足而降低奖补标准的情况发生。因此,鉴于2022年科技创新券专项资金兑现资金较少的情况下,建议主管部门适当调整2023年该项预算资金。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根据《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青科〔2019〕15号)规定,财政经费支持额度在10万元及以上的科技项目验收时需提供由科技主管部门授权的具有科技项目审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项目财务审计报告,实际执行中负责审计各科技项目的会计师事务所(青田天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均由各项目承担单位(即受益主体)自行委托。经部门及受益主体访谈了解,该会计师事务所(青田天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青田县对科技项目审计较为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确保财务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性。

评价认为,虽然该会计师事务所是经科技主管部门及各受益主体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但为切实保证审计事项的真实性,也为节约项目审计成本,建议科技项目的审计工作可由县科技主管部门通过统一招投标等公开采购方式统一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开展,审计费用由各受益主体与承接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各自结算。

八、附件

附件1:青田县新旧科技政策分解表(独立附件);

附件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得分;

附件3: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附件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得分

青田县2022-2023年度科技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标准

得分

得分说明

经济性(10分)

政策必要性(3分)

政策公共性(3分)

1.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

2.是否符合青田县行业或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

3.是否与县科技局等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4.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是否符合“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

5.与相关部门同类政策或部门内部相关政策未重复,且与相关政策(专项资金)能形成互补;

6.政策条款制定是否合理必要。

(1)立项依据非常充分,权重得分100%;

(2)立项依据比较充分,权重得分80%;

(3)立项依据充分性一般,权重得分50%;

(4)立项依据不充分,权重得分0%。

以上6个方面各占1/6权重。

2.65

政策制定符合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坚持创新的整体要求;符合青田县主导产业(高端不锈钢、时尚鞋服、智控阀门)发展的实际需求,但目前政策条款多数是普惠性条款,未体现扶持新兴产业和侨乡特色产业的倾向性内容,与青田县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扣0.25分;与县科技局“负责全县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职能匹配;政策能够补齐青田县科技创新发展短板,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但评价发现,科技政策与人才政策个别条款重复,新科技政策青委科办〔2022〕1号第1、2、3、5、6条与2022年人才政策青委人办〔2022〕3号第二条中关于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的奖励疑似重复,扣0.1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2.65分。

政策合理性(5分)

政策目标合理性(2分)

1.有绩效目标;

2.政策实施内容与绩效目标具有相关性;

3.预期产出和效益目标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4.与预算资金量相匹配。

符合上述要求的,得2分;每发现1项不符合要求的,扣除1/4权重。

1

新旧政策中未设置政策实施周期内的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分年度绩效目标,其中新政策中缺少政策目标,而旧政策中仅有2020年政策对应的目标,《项目绩效目标表》中也无总体绩效目标,仅设置了项目对应的绩效指标。但据科技局反馈每年在科技政策实施中均会参照上级部门考核和中长期规划等文件中的目标,以完成此类目标为基础,此处酌情给1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

1.有具体的定性和定量绩效指标,并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2.与年度任务数或目标数相对应;

3.与预算确定的资金量相匹配。

符合上述要求的,得3分;每发现1项不符合要求的,扣除1/3权重。

1.5

县科技局针对旧政策中的部分条款如科技创新创业专项、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科技计划及扶贫项目填报了《项目绩效目标表》,对应设置了项目绩效指标,但是对部分政策条款如科技创新券、贷款贴息未填报《项目绩效目标表》;针对新政策中的部分条款如科技研发及惠民、科技创新创业、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共建经费填报了《项目绩效目标表》,对应设置了项目绩效指标,但是对部分政策条款如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运维经费、科创飞地(飞楼)建设、科技创新券、贷款贴息等未填报《项目绩效目标表》;绩效目标填报不够全面。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5分。

支出经济性(2分)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2分)

1.预算编制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的标准;

2.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相适应;

3.预算经过精细测算。

符合上述要求的,得2分;每发现1项不符合要求的,扣除1/3权重。

1.33

县科技局针对新旧政策专项资金中的部分子政策的预算较精准(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科技型企业奖励、省科学技术奖励、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补助等),但个别子政策(如科技创新券、科技人才创业创新资金、科技宣传经费等)所需的资金预算编制时未参照其资金管理办法中补助标准或预计开展内容进行量化测算,而是参照往年支出情况预估的项目总金额,资金测算不够细化,酌情扣除0.67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33分。

效率性(10分)

业务管理效率(4分)

制度健全性(2分)

1.已制定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2.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

3.针对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4.有组织机构保障。

符合上述要求的,得2分;每发现1项不符合要求的,扣除1/4权重。

1.5

县科技局针对新旧政策中的大部分条款均制定了对应的实施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但是旧政策中缺少科技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部分资金管理办法奖补标准不够明确,扣0.5分;科技政策实施由县科技局的综合计划科及下属单位青田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组织机构有保障。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5分。

制度执行有效性(2分)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

2.政策实施监管和跟踪是否到位;

3.项目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

以上3项各占权重的1/3;第1、2项每发现1项不符合要求的,扣0.2分,扣完为止;第2项每发现1项不符合要求的,扣0.1分,扣完为止。

2

现场评价了解,县科技局在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执行,政策落实到位,项目资料归档较完整,县科技局针对科技政策奖补多为事后补助,对科技项目的跟踪管理体现在项目绩效自评当中。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2分。

政策空转率(2分)

政策空转情况(2分)

未出现没兑现条款情况,得满分;其他情况根据政策未兑现占比情况按比例扣分。

1.8

青田县新政策涉及资金兑现共15条,根据2023年度资金预算和预计执行情况,存在4条政策(第3、4、13、14条,不含职能在县市场监管局的第17条)未安排当年度预算资金,预计将存在空转,但因实际还未全部执行,此处新政策空转不作评价。旧政策共包含13条,其中,涉及资金兑现的共11条(其中,第〈九〉条政策由县市场监管局兑现),县科技局2022年对10条涉及资金兑现的条款实际兑现9条,空转1条(第〈三〉和第〈八〉条),政策空转率为10%。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8分。

资金管理效率(4分)

财务制度健全性(1分)

1.已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2.财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

符合上述2点要求的,得1分;符合其中1点要求的,得0.5分;均不符合的,不得分。

1

县科技局制定了《青田县科技局财务管理制度》(青科党组〔2019〕23号),制度完整。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分。

资金结构合理性(1分)

1.资金实际支出结构合理;

2.资金实际支出与政策扶持方向充分匹配。

符合上述2点要求的,得1分;符合其中1点要求的,得0.5分;均不符合的,不得分。

1

2022年专项资金支出主要集中在创新主体培育(占比21.44%)、研发投入(占比21.23%)、技术创新(占比30.41%)和创新机构建设(占比21.07%)四个方面;从2023年预算测算情况来看,2023年专项资金主要集中在创新主体培育(占比25.7%)、研发投入(占比26.22%)、技术创新(占比20.63%)和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占比18.36%)四个方面,资金结构基本合理;资金实际支出与政策扶持方向匹配。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1分)

资金使用管理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财政政策法规。

1.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

2.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3.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约定的用途;

4.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情况。

以上各占权重的1/4.存在不符合上述第1、2、3点要求的,每发现1例,扣0.05分,以上均扣完为止;存在不符合上述第4点情况的,不得分。

1

县科技局对于科技政策资金支出参照本部门财务管理制度、“三重一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通过现场翻阅财务凭证了解,各专项资金支出均在制度要求范围内经党组会讨论决定,资金拨付手续完整,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基本符合预算批复用途,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分。

资金执行率(1分)

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达到100%,得1分;执行率在75%-100%之间,按比例得分;执行率低于75%,不得分。

0.94

2022年针对旧政策所需资金年初预算2940万元,实际执行2752.31万元,资金执行率93.62%。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94分。

有效性(10分)

产出数量(2.6分)

创新主体培育(1.6分)

青田县2022年度创新主体培育情况:

1.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增数量不低于上一年度;

2.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新增数量不低于上一年度。

以上2项各占权重分的1/2。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1.6

1.青田县2022年度实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2021年度实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2.青田2022年度实际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2021年度实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

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6分。

创新机构建设(1分)

青田县2022年度创新机构建设情况:

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新增数量不低于上一年度;

2.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新增数量不低于上一年度。

以上2项各占权重分的1/2。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1

1.青田县2022年度实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2021年度实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

2.青田2022年度实际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2021年度实际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

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1分。

科技成果转化(0.5分)

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0.5分)

青田县2022年度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5个,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5

青田县2022年度实际完成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5个,2021年度实际完成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5个。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5分。

经济效益(3.9分)

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0.8分)

青田县2022年度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3%,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

因青田县2022年度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截至2023年3月7日结果未出,此处考察2021年度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完成情况,目标以青田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主要发展目标(2021-2025年平均增速0.28%,截至2021年需达到1.38%)为主,实际2021年度青田县完成值为0.96%,2020年度完成值为1.1%。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分。

规上企业研发费用(0.6分)

青田县2022年度规上企业研发费用达到10亿元,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6

青田县2022年度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实际完成值为10.56亿元,2021年度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实际完成值为9.15亿元。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6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0.6分)

青田县2022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全市平均值(3.067%),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不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3

青田县2022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实际完成值为3.18%,2021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实际完成值为3.5%。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3分。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分)

1.青田县2022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8.6亿元,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2.青田县2022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44%,且占比不低于上一年度。

1占0.6分,2占0.8分。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1.4

1.青田县2022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际完成值为18.5亿元,2021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际完成值为15.7亿元,该项得0.6分。

2.青田县2022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实际完成值为35.58%(快报数据),2021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实际完成值为31.32%(快报数据),该项得0.8分。

综上,该项得1.4分。

技术合同交易总额(0.5分)

青田县2022年度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2亿元,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5

青田县2022年度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实际完成值为3.42亿元,2021年度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实际完成值为1.62亿元。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5分。

社会效益(2分)

企业R&D人员(0.5分)

青田县2022年度企业R&D人员达到1660人,且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43

青田县2022年度企业R&D人员实际为1175人,2021年度企业R&D人员实际为1080人。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43分。

创新指数(0.5分)

青田县2022年度创新指数完成值不低于上一年度,且全省排名不低于上一年度。

达到该目标值得满分,未达到的不得分。低于上一年度扣一半权重分。

0.5

因青田县2022年度创新指数截至2023年3月7日结果未出,此处考察2021年度创新指数完成情况,根据《2021年度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青田县2021年度创新指数为95.1,全省排名82;2020年度创新指数为85.8,全省排名82。根据评分标准,该项得0.5分。

创业创新作用(0.5分)

政策实施对于引导企业创业创新的作用:

根据问卷调查赋分。

1.非常重要,权重得分100%;

2.比较重要,权重得分80%;

3.一般,权重得分50%;

4.不重要,权重得分0%。

0.47

线上共收集有效问卷49份,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36份,认为“比较重要”的12份,认为“一般”的1份。

综合计算,该项得0.47分。

扶持作用(0.5分)

政策实施对于受益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起到的作用:

根据问卷调查赋分。

1.非常有帮助,权重得分100%;

2.比较有帮助,权重得分80%;

3.一般,权重得分50%;

4.完全没帮助,权重得分0%。

0.46

线上共收集有效问卷49份,其中,认为“非常有帮助”的33份,认为“比较有帮助”的13份,认为“一般”的3份

综合计算,该项得0.46分。

满意度(1分)

受益满意度(1分)

针对受益主体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综合满意度在90%及以上的,得2分;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1.非常满意,权重得分100%;

2.比较满意,权重得分80%;

3.一般,权重得分50%;

4.非常不满意,权重得分0%。

0.95

线上共收集有效问卷49份,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37份,认为“比较满意”的12份。

综合计算,该项得0.95分。

合计

24.43


附件3: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青田县2022-2023年科技政策绩效评价问卷调查

1.您的单位性质是?(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行政事业单位

3

6.12%

B企业

44

89.8%

C其他

2

4.0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2.您所在的行业是?(填空)   〔填空题〕

序号

答案文本

序号

答案文本

1

非织造

25

制造业

2

制造业

26

采矿业

3

不锈钢制造业

27

制造业

4

仪器仪表制造业

28

工业

5

制造业

29

生产卫星天线接收装置

6

制造业

30

制造业

7

教育

31

制造业

8

建筑施工企业

32

制造业

9

制造业

33

制造业

10

制造业

34

制造业

11

制造业

35

制造业

12

制造业

36

制造业

13

制造业

37

制造业

14

制造业体育方面

38

工业

15

制造业

39

环保装备制造

16

制造业

40

建筑业

17

制造业

41

农业科研

18

建筑施工

42

电子通讯

19

农业

43

不锈钢制造业

20

农业

44

制造业

21

制造业

45

配电开关

22

卫星信号接收

46

工业

23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47

制造业

24

农业

48

制造

3.您是否知道针对本单位这一类型主体在科技方面,政府有相关补助/扶持政策?(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了解

14

28.57%

B比较清楚

24

48.98%

C了解一点

10

20.41%

D听说过,不太了解

1

2.04%

E完全不知道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4.您一般从什么渠道了解、获取科研方面补助/扶持的政策信息?(可多选)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政府点对点发送的短消息

33

67.35%

B政府官方信息公开网站、政府组建的QQ群、钉钉群、微信群等服务群

39

79.59%

C社会媒体报道  主动电话至政府单位咨询

12

24.49%

D通过咨询其他企业了解

10

20.41%

E专业的第三方申报服务机构了解

17

34.69%

F朋友告知

2

4.08%

G其他渠道

3

6.1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5.您单位在申报相关政策补助/奖励/认定时,手续是否繁琐?(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简单

16

32.65%

B相对简单

19

38.78%

C一般

14

28.57%

D非常复杂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6.申报相关项目补助/奖励/认定时,从递交申请资料起,到收到补助/奖励资金,一般需要跑几次?(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一次

32

65.31%

B两次

15

30.61%

C三次

2

4.08%

D四次及以上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7.您认为目前的资金补助/奖励兑现及时性如何?(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及时

22

44.9%

B比较及时

23

46.94%

C及时性一般

4

8.16%

D非常缓慢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8.就您单位目前获得的补助/奖励来说,对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么?(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有帮助

33

67.35%

B比较有帮助

13

26.53%

C一般

3

6.12%

D完全没帮助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9.您认为青田县实施政策扶持/补助,对于引导企业创业创新的作用如何?(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重要

36

73.47%

B比较重要

12

24.49%

C一般

1

2.04%

D不重要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10.您企业2020-2022年度销售投入、研发投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情况?(企业回答,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或非盈利企事业单位不用回答。请确保数据真实性。)(填空)

2020年:销售收入__________万元,研发投入________万元,利润总额__________万元,纳税总额__________万元   〔填空题〕

2021年:销售收入__________万元,研发投入________万元,利润总额__________万元,纳税总额__________万元   〔填空题〕

2022年:销售收入__________万元,研发投入________万元,利润总额__________万元,纳税总额__________万元   〔填空题〕

序号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销售收入

研发投入

利润总额

纳税总额

销售收入

研发投入

利润总额

纳税总额

销售收入

研发投入

利润总额

纳税总额

1

130190

3185

-2393

4291

169814

4004

4856

6012

185141

6950

4424

7044

2

13500

774

-598

361

10200

684

950

307

16600

998

3670

425

3

31334

1086

1770

1025

39825

1602

1121

1172

57963

2453

1238

1684

4

8343

487

1060

599

7027

493

498

524

8618

500

833

190

5

95

20

3

0

98

25

4

0

28

18

0

0

6

0

0

0

0

2088

634

-585

57

3335

660

-161

63

7

4760

255

200

30.59

6727

338

18

193.6

5242

405

-334

438.6

8

41757

2806

38274

595

48390

3502

5784

1145

54950

36252

6603

1255

9

1215

62

-10

19

865

32

-20

16

1351

43

-56

21

10

15973

951

689

513

17559

1028

764

463

22288

1271

1029

596

11

706

39

-50

28

1417

84

77

52

2239

131

219

84

12

16111

652

712

995

17767

930

909

887

24210

1032

1435

1249

13

7864.17

501.37

286.49

348.15

8393.14

494.4

269.2

238.35

8016.2

503.6

196.2

250.9

14

91226

3511

5132

7310

58676

2048

3072

1401

90965

2784

3057

1661

15

3857

221

46

211

4580

274

208

220

5039

320

460

245

16

5113

268

207

198

5815

266

-723

91

9316

490

1287

42

17

7687.3

861.2

364.5

531.1

9394.7

898.8

1372.5

815.3

11143.7

925.7

1002.5

661.5

18

6847.58

341.76

106.01

610.12

10036.46

455.48

623.87

630.02

13541.38

618.93

1493.08

715.61

19

2462.12

91.32

117.14

268.28

510.61

60.26

-649.41

54.54

2880.03

144.94

-339.93

224.88

20

1675

82

146

116

2576

126

461

303

2218

141

294

160

21

5135

268

207

198

5843

266

-723

91

9345

490

1287

42

22

2615.02

108.93

-37.43

2.58

10053.57

426.84

655.12

175.52

6668.51

306.7

697.81

366.72

23

2442

94

72

95

2446

124

146

77

1851

97

110

86

24

0

0

0

0

4300

240

-300

20

5700

320

-20

190

25

537.9

25.6

13.6

23

1018

51

31

34

796

75

19

21

26

2605

168

30

86

3163

172

105

104

2241

140

26

74

27

7643

300

300

300

8000

320

320

320

9800

417

300

320

28

5500

117

360

330

6620

138

80

240

7802

119

328

349

29

3857

221

46

210

4580

273

146

230

5039

320

446

245

30

90676

3511

5132

11020

59214

20484

3072

3103

86057

2805

3049

2431

31

5134.77

268.35

230.66

15.36

5842.26

265.52

-732.67

9.84

9315.91

490.29

1286

42

32

395807

17716

14559.68

4445.63

503060

22002

4037

4544.27

485099

30679

10089

4178.94

33

5006

243

73

218

4546

234

-56

223

5893

313

309

366

34

2341

151

25

33

4587

221

121

42

3794

241

18

33

35

16002

796

422

278

16654

936

662

296

11536

477

1089

881

合计

936017.86

40182.53

67495.65

35303.81

1061685.74

64132.3

26573.61

24091.44

1176021.73

93931.16

45383.66

26636.15

11.您单位对青田县科技政策的整体评价如何?(单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满意

37

75.51%

B比较满意

12

24.49%

C一般

0

0%

D非常不满意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12.您单位对青田县科技政策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填空)   〔填空题〕

序号

答案文本

1

很好 继续保持

2

能提前把相应政策给到企业,并协助解读政策

3

政府的各项政策能提前给到企业,并协助企业解读

4

可以再多些补助

5

再接再厉

6

再接再厉,服务企业 很到位

7

目前觉得挺满意的,没有想到建议

8

都做的很好

9

希望有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详细了解政策与数据填报。

10

希望政策可以多到企业宣传

11

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

12

继续保持,提升改进政策补助力度。

13

科技项目补助项更多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