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田县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科技创新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创新制胜”工作导向,实施创新深化,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建设,为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世界青田提供科技支撑。现将科技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4月,实现规上企业技术开发费3.38亿元,同比增长40.01%,规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38%;规上制造业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70.3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9亿,累计增长11.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27.2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0.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16%。
二、主要工作举措及亮点
(一)抓“科技体系建设”,明确创新四梁八柱。一是针对省委提出的“三个一号工程”,结合青田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全面建设产业创新引领县的实施意见》,组建青田县创新深化专题组。二是围绕省市县部署“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要求,以“一方案一计划”抓好组织实施。一方案指明“方向标”。制定出台《青田县“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十大工程”建设要求,聚焦重大科创平台、重大科研攻关、重大人才团队等工作,着力激发青田创业创新活力。一计划部署“作战图”。《青田县“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2023年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紧盯关键节点,倒排工作计划,奋力加速奔跑,加快推进青田“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抓“创新主体引育”,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做好招引文章和培育文章,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培育库,做到提前谋划、提前服务、提前申报,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催生发展新动能。目前已筛选新申报高新企业培育对象24家,申报省科技型企业培育对象40家。
(三)抓“科创平台建设”,夯实创新策源基础。持续推进“一链一院一团队”合作模式,构建形成“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创新格局。一是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扩面提质增效,目前已落实省级企业研究院申报单位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申报单位3家。二是持续推进青田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与青田时尚休闲产业研究达成初步合作,实现常态化运营。三是推进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建设,开展技术经济人的招聘,启动研究院装修及设备采购工作,根据研究院专家深入全球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阀门产业链开展合作项目洽谈,确定拟开展合作项目4项。四是实现阀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完成阀门产业《青田县科技特派团工作实施方案》,提交省科技厅,寻求支持,同时与浙江理工大学深度对接智控阀门研究院落地事项,积极推进阀门检测中心建设。五是启动青创大厦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与浙江麦迪森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数字经济孵化园投资运营合作协议书》,实现推动创新要素和主体聚合聚变。
(四)抓“科技项目攻关”,提升科技攻关实力。大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围绕全县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大技术需求,开展国家、省、县三级项目的申报实施,一是以科技领军企业、实体化研究院等载体为依托,开展科技项目攻关,青山钢铁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品质软磁不锈钢开发及稳定化生产”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需求已被列入国家指南,力争全市率先实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突破。二是推动项目入选“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组织上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需求7项。三是加大县级“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力度,启动县级揭榜挂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需求征集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五)抓“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常态化举办院企对接活动,实现网上技术市场交易额1.08亿元。一是以丽水市特钢材料与装备创新联合体为载体,全面推动新材料(不锈钢)产业链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联合北科大研究院和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实现特种不锈钢产业链科技企业走访全覆盖,收集产业链技术需求34项、科技匹配成果4项,完成成果转化3项,基本完成产业链思维导图的绘制。二是联合全国鞋服饰品产教融合联盟、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等机构在温州举办全国鞋服饰品产教融合技术服务区域应用工作推进会,促使更多成果来青转移转化。三是召开青田鞋产业链企业交流座谈会,邀请企业参观青田创新赋能中心,为元宇宙技术赋能传统制鞋产业开拓思路。
(六)抓“人才集聚赋能”,焕发区域发展动能。一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进与项目申报,推动高层次人才培育与集聚。组织中青云智申报丽水市“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创业人才项目。二是加快科技人才项目招引落地。完成与绿谷精英创业C类项目“目向双碳目标的燃煤电站脱硝和空预器动态控制技术”的签约,推动项目在青田孵化落地。同时签订绿谷精英创业项目意向协议3项,进一步加快绿谷精英项目的招引与落地。
(七)抓“科创生态优化”,构建最优服务体系。一是全面落实“真金白银”的科技惠企政策,兑现科技经费2119.85万元,为6家科技型企业推荐科技贷款授信额度共2400万元。实施科技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乡镇制度,不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用心用力构建人才集聚、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二是首次开展“送牌匾进企业 助企暖企服务”活动,为1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发放牌匾,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活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对外形象,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后备军。三是精心组织青田创新赋能中心、浙江多迪斯泰保健器材有限公司亮相浙江省暨杭州市科技活动周,加强对青田元宇宙产业和制造业的对外宣传和输出。四是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利用青田传媒平台发布“给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表达对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加强社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和尊重,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八)抓“科技助农惠民行动”,走出山区共富路。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一是以科技特派员20周年为契机,做好科技特派员宣传和服务,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乡镇全覆盖。二是深化与省农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建青田县共富产业研究院,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三是联合组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联合服务活动,并在青召开浙江省农科院丽水组科技特派员工作交流会,加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交流,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优,造成高新产值及高新投资占比偏低。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三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在企业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全职人员偏少,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指标安排
2023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达11.9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比例达到100%,全县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力争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21.6亿元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主要是围绕“1236”做好各项工作:
“1”即力求“一大突破”:
针对青田产业需求,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力争青山钢铁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品质软磁不锈钢开发及稳定化生产”项目全市率先实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突破。
“2”即实现两大提升:
一是创新能力实现提升。重点是狠抓研发投入核心指标不松劲,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3%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企业比重超50%以上,实现全县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30%以上,增速力争全市前三,占比达到全市中等。
二是人才引育实现提升。围绕青田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在招引总量、质量上求突破,完成市绿谷精英引才任务,在科技人才招引培育方面取得新突破。
“3”即狠抓三大平台:
一是狠抓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以提高鞋企设计创新能力为重点,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鞋产业设计、创新能力,全面发挥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用,完成第二期绩效评价,为全县鞋产业的创新提供高效服务。针对青田现有阀门产业链,加快推进建设一个集展示、检测、研发一体的阀门综合体,推进青创大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二是狠抓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更大力度培育企业创新平台,做大做强企业研发平台,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
三是狠抓校地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的作用,全面开展特种钢项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推动青山钢铁和北科大申报创新联合体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一链一院一团队要求,策划建设智控阀门研究院、时尚休闲产业研究院和元宇宙产业研究院。
“6”即打好六大攻坚战:
一是打好主体培育攻坚战。全力做好“引育”工作,一要做好培育文章,动员乡镇(街道)全力挖掘、引导企业上高企,二要做好招引文章,新招引企业投产后二年内须创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年内须创成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目标是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
二是打好科技项目攻坚战。围绕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大技术需求,加大县级“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力度,继续争取“尖兵”“领雁”省级项目。
三是打好高新增加值提升攻坚战。通过“三个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引一批”:招引时尽量引进属于高新代码企业,新招引工业类企业中符合高新代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占60%以上。“育一批”: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做大做强高企。“调一批”:根据企业产品的迭代升级,符合高新代码的,及时调整企业代码。
四是打好生态塑优攻坚战。发挥《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田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科技惠企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科技局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乡镇制度,服务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五是打好科技成果转化攻坚战。积极参与“浙丽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立,充分发挥实体化研究院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促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科技成果在青转移转化,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3.5亿元以上。
六是打好科技强农攻坚战。强化科技特派员绩效评价管理,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20周年专题活动,激励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智力支撑作用。深化与浙江省农科院、林科院、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稻鱼产业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等青田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赋能青田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