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在青田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青田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关于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青田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发展战略,按照“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理念,积极主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狠抓增收节支,加强科学监管,着力调结构、促增长、重民生、保平稳,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1年,全县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2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2.4%,比上年增长14.7%。根据现行分税制和省对县财政体制计算,全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资金142,443万元(其中地方债券4,000万元)。
2011年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0,662万元(包括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8.4%,其中,县财政当年安排支出(以下简称县安排支出)142,443万元,完成预算的110.3%,比上年增长19.1%,列支地方政府债券4,000万元。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2011年,全县实现基金预算收入147,94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社保基金收入50,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8,371万元,比上年增长9.7%;基金预算支出15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46.6%,其中,社保基金支出50,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92,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由于省对市县结算尚在进行中,上述数据以决算数为准,届时,我们将按规定程序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强化征管夯基础,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坚持依法治税,规范收入征管工作流程,健全收入征管工作机制,夯实组织收入基础。强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网络发票和数字证书网上申报,提高税收管理精细化水平。强化税收挖潜,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力度,及时掌握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化情况,推进高收入者个税征管,加强股权转让税收征管,实施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和土地增值税清算,促进各税种增收和结构优化。强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加强财政票据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强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缴,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和统一调剂力度,扩大资产营运规模,提高国有资产收益。
(二)创新思路促发展,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完善财税扶持机制,促进经济在平稳发展中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助推产业发展,支持工业“五五行动计划”,拨付企业技术和发展等奖补资金6,616万元, 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及时审批减免税费459万元,临时性减征社会保险费172万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促进油茶、杨梅、田鱼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支持、引导旅游业和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统筹调度,通过财政安排、融资、争取地方债券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17.1亿元,保障以“三十工程”为主体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三)优化结构惠民生,财政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以民生工程为抓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厉行节约,控制行政成本的各项规定,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确保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2011年民生支出9.83亿元,占当年县安排支出的71%。加大三农扶持力度。2011年三农投入9,088万元,大力支持农民饮用水、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11年,县安排教育支出37,173万元,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3,248万元。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县安排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支出15,845万元,通过整合专项资金历年结余等举措筹资5,480万元,合计安排支出21,325万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185元提高到365元,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和财政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文化事业发展。2011年县安排文化与传媒支出3,874万元,大力实施基层文体设施建设、文物保护、文化下乡和民间文艺保护开发工作,大力支持文化人才培育,推动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2011年县安排环境保护投入1109万元,落实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逐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能力。
(四)改革创新重实效,科学理财机制不断完善
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财政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执行刚性。有序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扩面,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监管力度。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单位资产动态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稳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推行公务用车控购管理系统,加强公务用车采购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创新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评价工作,初步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各位代表,2011年,我们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财政运行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持续的税源支撑,财政增收难度大,地方可用财力薄弱,同时,公共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通过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严格财政管理等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 关于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12年是县委确定的“优化发展环境年”,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化接轨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突出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发挥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统筹兼顾、保障重点、提高绩效,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华侨名城建设。
(二)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当前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形势,拟安排2012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根据拟安排的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办法测算,2012年我县财政可用资金为147,806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405万元,中央税收返还5,96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056万元,成品油改革税收返还416万元,固定结算补助5,745万元,分类分档激励奖补14,955万元,固定补助3,976万元,滩坑电站增值税分成740万元,生态环保转移支付4,219万元,市县财政运行与发展2,800万元,其他财力性补助2,746万元,出口退税等上解支出1,212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要求,拟安排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47,806万元,按去年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实绩增长6.8%。
根据我县基金运行形势,拟安排2012年基金预算收入133,735万元,其中,社保基金收入24,87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0,5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32,955万元,其中,社保基金支出24,87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00,500万元。
三、关于2012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一)注重统筹财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围绕“生财有道”的要求,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落实各项优惠措施与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旅游业、商贸业和金融业发展。继续加大政府性投资力度,重点保障“十项工程、十件实事”等项目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注重民生民计,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按照公共财政支出要求,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加大教学设备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落实“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实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各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增加三农投入。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农村危旧房改造、病险水库治理、饮用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医疗及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低保、社会救助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加大科技、公共安全、环保、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注重增收节支,提高财政综合实力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以及税收政策变化对我县财政收入的影响,深入挖掘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努力提高税收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全面开展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清理,推进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大非税收入监控和征缴力度,拓宽财政增收渠道。牢固树立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经费支出。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强化项目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注重改革创新,健全财政监督机制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收支脱钩,逐步建立规范完整的预算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一步整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推动强镇扩权,积极探索中心镇财力保障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投资评审力度,强化对重点项目资金和惠农惠民资金的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促进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青田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建设幸福侨乡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