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在青田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田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报告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关于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创业创新、共建和谐家园”为主线,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大力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监管,有力地促进了“三大青田”建设。
2008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9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2.9%,比上年增长15.4%。根据现行分税制和省对县财政体制计算,全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可用资金98,696万元。
200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134,957万元(包括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20.52%,其中,县财政当年安排支出(以下简称县安排支出)96,975万元,完成预算的103.2%,同比增长15.3%。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消化历年财政赤字100万元。
2008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21,599万元,比上年下降65.0%,其中,社保基金收入13,82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基金预算支出21,535万元,比上年下降64.9%,其中,社保基金支出13,82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由于省对市县结算尚在进行中,上列数据以决算数为准,届时,我们将按规定程序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8年,全县财政执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 克服减收因素影响,着力完成收入任务
2008年,财税部门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把组织收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聚合力、克难攻坚,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特点是,全年税收收入55,271万元,增长3.9%,增幅较上年回落26.5个百分点。增收的主要原因是五里亭水电站股权转让一次性个人所得税的入库;地税部门加强小税种征管取得了明显效果。减收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制造业、钼业、房地产业创税下降,导致增值税、营业税、契税等税种出现减收。
(二)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提振发展信心
面对金融危机,财税部门见事早、行动快、举措实,及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支持经济保稳促调,转型升级;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减免房产税、临时性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等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及时出台扶持房产新政,切实帮助了企业减负解困。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多渠道融资等方式积极筹集和科学合理调配资金,有力保障了“三十工程”各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和谐社会建设
县财政高度关注民计民生,坚持总量控制下的结构优化调整,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与流量,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民生事业投入,确保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计民生。2008年民生支出总额达到6.8亿元,占县安排总支出的71%。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财政筹措资金3,000万元支持滩坑水电站移民工作。投入康庄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新农村建设等资金6,000多万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业生态工程和农业产业化投入,投入支农、扶贫资金2,300多万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外迁内聚”工程,安排资金1,500万元,推进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工作,加快集镇和中心村人口集聚。二是加大教科文事业投入。2008年,县安排教育支出2.3亿元,同时,安排地方教育附加支出1,200多万元。实施教师激励机制,提高了教师待遇。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400元、550元。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维修改造资金,维修改造校舍3.6万平方米,更新课桌凳 8,080套。投入校建资金4,000多万元,新建校舍面积2.36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初升高比例达到92.1%,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5%。2008年,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3,199万元,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1,596万元,对含钛不锈钢综合优化连铸工艺等科技项目实施了补助,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继续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建设,促进了科技兴农。2008年,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28万元。加大了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下乡投入,启动了县文化会展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和刘府祠修缮工作,完成了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三是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8年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支出达到1.2亿元。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从248元、150元提高到280元、170元。社会救助、优抚抚恤、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事业投入得到有力保证。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生态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关闭了腊口7家造纸企业。
(四) 积极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一是巩固乡镇“零负债”成果。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集中核算制度,推行“零账户”制度,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规范安全,确保乡镇负债不反弹。二是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出台国有资产出租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国有资产包括条管资产的出租行为。做好国有资产的拍卖、调剂,充分发挥闲置国有资产效益。实行国有营运机构会计电算化,不断规范财务行为。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产收益上缴制度,加强了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工作。三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重点在预算编制和细化项目预算编制上下功夫,有力地推进了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进一步优化了资金支出结构。深入实施“收支两条线”改革,预算外资金初步实施收支计划化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四是积极强化财政监管。深入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对全县财政专项支出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列入绩效评价范围。进一步完善了财政评审综合工作机制,强化财政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2008年共完成评审项目231个,送审造价7.37亿元,审定造价6.62亿元,净核减造价7,514万元。
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财政运行中存在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长乏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房地产市场疲软,财政收入后劲不足。县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较大,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压力大。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收支平衡难度增大。财政专项资金需要有效整合,财税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通过大力增收节支、严格财税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 关于2009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一) 2009年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09年是县委确定的“创新攻坚年”,今年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的发展战略,按照“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理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 2009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当前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形势,拟安排2009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436万元,比上年增长5.0%。
根据拟安排的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办法测算,2009年我县财政可用资金为99,39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 436万元,中央税收返还4,715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056万元,固定结算补助4,319万元,分类分档激励奖补13,139万元,固定补助3,976万元,出口退税等上解支出1,251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要求,拟安排2009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99,39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5%。
根据我县基金运行形势,拟安排2009年基金预算收入32,451万元,其中,社保基金收入12,16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32,448万元,其中,社保基金支出12,165万元。
三、 关于2009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 狠抓收入,多方筹资保发展
2009年,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我们必须把组织收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积极开展税源调查,强化税收分析预测,把握税源变化情况,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的监控力度,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潜力。加快非税收入信息化进程,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管,壮大政府财力,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发挥国有营运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途径,确保建设资金筹措到位。
(二) 保稳促调,落实政策扶经济
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要求,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保障“三十工程” 等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扩大内需,培育发展后劲。大力推进组团城市建设,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布局,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大力支持华侨总部经济等经济载体发展,实现华侨要素的引、留,促进青田产业升级。以推动滩坑库区、石门洞等旅游景区开发为重点,加大旅游设施建设投入,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支持、引导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和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培植新财源。用足用活财税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挖潜改造、新产品研发投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困难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
(三) 优化结构,关注民生促和谐
通过“增量优方向,存量调结构,增量调存量”的方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全年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继续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和“三农”的投入,深入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康庄工程等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等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四) 改革创新,厉行节约强管理
积极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加强政府基金、基本建设和其他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积极推进 “三个子”预算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筹集、拨付、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监管能力。清理、盘活历年往来、结余资金。继续实行财务总监、项目招投标和投资评审制度,加大对县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事前控制,积极参与投资估算、设计审查,促进政府投资的科学性。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强化国有营运机构、条管单位的财务、资产监管,盘活存量资产,加大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市场化配置。深入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扩大评价范围,加大评价深度,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严格控制行政支出,全县冻结购买公务用车一年,努力实现机关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零增长”,大力压缩会议、接待经费支出。
各位代表!做好200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青田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攻坚克难、负重拼搏,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努力完成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