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县政府信息公开 >共建专题 >财政预决算公开 >政府预决算
首页
关于青田县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002652328/2022-122841 发布机构: 青田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2-07-20 16:37:38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06年3月28日在青田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青田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以书面形式向报告2005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关于2005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筑组团滨江城市、建设小康秀丽侨乡” 的发展战略,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扎实推进“平安青田”建设,认真落实“三个三”的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财税职能,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增收节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05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7,825万元,完成预算的118.8%,同比增长32.0%。根据现行分税制和“两保两挂”财政体制计算,全县财政实现可用资金68,892万元(其中,省专款9,679万元)。

2005年全县财政总支出74,1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县财政当年安排支出(以下简称县安排支出)56,745万元,完成预算的109.5%,同比增长12.3%。全县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消化历年财政赤字100万元。

由于省对市县结算尚在进行中,上列数据以决算数为准。

2005年,全县财政执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 财政收入实现了“三高”

1.财政收入规模再创新高。全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6亿元、3亿元大关,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比上年增收1.9亿元和9,000万元。

2.财政收入增幅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到41.4%、32.0%,。

3.人均财力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我县财政总支出6.87亿元,全县人口48万人,人均支出1,432元,比上年增长19.7%,绝对额增长236元;2005年全县实现可用财力为5.92亿元,人均1,233元,比上年增长22.4%,绝对额增长226元。

(二) 财政支出体现了“五保”

1.保障政权建设投入,促进执行能力建设

一年来,我们高度关注民生,坚持财政资金首先用于保障政权建设需要。一是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社会保障需要。财政支出中人员经费达到28,378万元,占县安排支出的50.0%。二是积极投入“平安青田”建设,加大政权建设投入。2005年财政对行政机关办公经费、公检法司办案经费、警卫部队等政权性投入资金达到1.0亿元,占县安排支出的18.1%。三是加强村级政权建设,有序推进了村级办公场所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

2.保障“三农”投入,促进农业农村事业发展

一年来,我们对农村事业投入总计达到3.2亿元,其中,投入农村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事业资金1.7亿元,促进了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投入康庄工程建设资金3,500万元,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转移支付1,820万元,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经费、民兵训练等支出,保障了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后农村事业发展经费需要;投入农业支出资金2,776万元,支持了“三农”工作,开展了农田灌溉水源工程,支持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实施了公益林保护、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助,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继续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动物疫病防治,积极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

3.保障社保投入,促进社会稳定

2005年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250万元,同比增长17.5%。积极推进了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提高了抚恤保障标准,保证了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及时发放。加大了就业培训补助力度,积极推进企业养老保险扩面,投入资金1,000万元开展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迅速应对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积极投入资金实施抗灾救灾工作,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及时安排资金防范禽流感等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件的发生。建立了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加强了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监督,保障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4.保障社会各项事业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保持教育高投入。2005年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16,119万元、学校建设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校舍5万平方米,实施了教育四项工程,加快了中小学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实施教育强镇工程,“德艺双馨”工程,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实现了“两高”普九。加大卫生的投入,医疗卫生支出达到3,195万元,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疾病防治反应能力。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县安排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达到2,361万元,大力支持独具青田特色的“青田石雕、稻鱼共生、青田鱼灯”等地方品牌的弘扬和发展,着力保护和开发青田地方文化和特色产业。青田石雕陈列馆、档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青田田鱼和水稻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田石雕被列入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县安排计生事业费支出达到607万元,高出市政府对计生经费要求的标准。

5.保障财源建设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年来,我们强化发展第一要务,加大财源建设投入,努力做大经济“蛋糕”。一是积极支持滩坑电站移民工作,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支持移民点配套基础建设,安排责任单位移民工作等资金近500万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支出达到1,731万元,达到县财政安排支出3%的比例,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达到748万元,科学普及经费支出28.5万元,达到人均0.6元的标准,走在全省的前列。二是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发展硬环境。县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首次突破6,000万元大关,达到6,362万元。县财政基本建设总投入1.8亿元,县看守所、县武警中队实现搬迁,温溪东段防洪堤一二期、船寮至高湖公路改建工程基本完工,塔山大桥、石帆大桥、海口大桥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消防大队迁建工程、县中心粮库已经启动。三是加大招商引资投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拨付技改资金、ISO9000认证、创著名商标、外贸贴息等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争创品牌。

各位代表!2005年是“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过去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创新体制,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时期,全县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是“九五”时期2.9亿元的4倍,年均增长33.6%,大大超过十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12%的目标;全县财政总支出累计达到24.2亿元,是“九五”时期8.0亿元的3倍,年均增长26.4%。五年来,我们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的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均可用财力少。2005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只有3.78亿元,人均只有790元,是全省2,300元的34 %;县可用财力为5.9亿元,人均只有1,23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2,620元的47%,财政状况在全省处于下游水平,财政仍然十分困难。

二是收入可持续增长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县税收收入虽然保持了较高增长幅度,但是,总体上看稳定的主流税源尚未成熟,收入增长依旧面临着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隐患。2005年,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的税收占当年地方税收的57%,随着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近5,000万元的税收缺口将难以弥补。2006年的收入形势非常严峻。

三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刚性支出压力大。由于我县历史上长期处于经济欠发达状态,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公共事业上的投入长期不足,目前初升高比例只有81%,农村卫生院缺医少药现象非常突出,群众文化设施匮乏,乡村交通条件落后,随着公共财政力度的逐步加大,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今后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刚性支出压力大。

四是滩坑水电站移民资金缺口大。滩坑水电站省下拨我县的移民安置及其公建项目建设资金,收支缺口高达5亿元,严重挑战我县财力。

二、 关于2006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一) 2006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组团滨江城镇”发展战略,深化“三个三”工作措施,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大力培植财源,依法组织收入,保持财力可持续增长,优化收支结构,增强政府调控能力,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监管,确保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二) 2006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当前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形势,拟安排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42,55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根据拟安排的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和现行“两保两挂”体制结算办法测算,2006年我县财政可用财力为64,350万元,其中,中央税收返还补助4,588万元,“两保两挂”体制补助11,112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056万元,固定结算4,541万元,出口退税上解502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要求,拟安排2006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64,350万元,同比增长13.8%。

三、 关于2006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 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大力推进财源建设,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

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统筹政府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保障滩坑库区乡镇复建及移民安置点建设、塔山大桥、49省道青田鹤城至温溪段改造工程、县城自来水引水工程、青岱三期、船寮港小流域治理、海口大桥、高市大桥、中、西部组团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乡村康庄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坚持经济兴财观,大力推进财源建设,积极支持滩坑库区建设。充分发挥财税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扶优扶强,支持企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田步垟、中部工业功能区建设,促进财政实力的可持续增长。

(二) 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税与非税收入征管,构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以优化收入结构,优化政府财力结构为抓手,充分利用财政收入动态分析系统等手段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收入动态,保障地方财政收入均衡足额入库,促进地方财力的可持续增长。深入开展税法宣传,优化税收环境;依靠科技强税,加强税源监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坚持依法治税,规范执法,进一步加大财税稽查力度,打击各种形式的税收违法行为;坚持税费并重,依法征缴非税收入,积极推进社保“五费合征”,努力挖掘各项政府性基金、土地有偿使用、国有资产收益等非税收入潜力,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征缴工作,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 坚持以支持“三农”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将筹措资金4.3亿元投入农村发展。继续实施粮食直补资金工作和农机具购置资金补助工作。支持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并通过财政资金和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快饮用水、环境治理、改水改厕等进程,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 坚持以优化支出结构为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按照公共财政建设和统筹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保障水平。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确保全县工资发放和政权建设的资金需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多渠道筹集并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优抚安置低保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抗灾救灾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做好教育“四项工程”工作,从秋季开始,免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高重大传染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逐步扩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

(五) 以创新管理为抓手,加强财政支出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重视制度创新,拓宽工作思路,促进支出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要继续扩大部门预算试点,增列教育、卫生、水利为部门预算试点单位。加强基本建设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的严肃性。积极推进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提高财政信息质量,促进财政管理。强化国有营运机构监管,利用向国有营运公司和重点项目指挥部派驻财务总监等有效手段强化国有营运机构财务监管。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适度扩大政府债务规模。继续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扩大试点广度和深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稳步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政管理效能。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努力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06年人代会报告附表.xls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