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县政府信息公开 >共建专题 >财政预决算公开 >政府预决算
首页
关于青田县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002652328/2022-122839 发布机构: 青田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2-07-20 16:17:04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05年3月16日在青田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田县财政局局长 朱秀雄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4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04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4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筑组团滨江城市,建设小康秀丽侨乡”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做大蛋糕,优化结构,综合调控,推进改革”的工作要求,从容应对国家宏观调控、财政体制调整压力,依法组织财税收入,调整政府财力结构,进一步壮大地方财政实力,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稳步推进财税改革,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04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0,455万元,完成预算的121.1%,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6.2%。地方财政收入27,102万元,完成预算的115.4%,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3.0%。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是:工商税收收入20,600万元,完成预算的116.9%,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6.5%;契税与耕地占用税收入3,505万元,完成预算的136.4%,比上年增长69.2%;其他收入3,798万元,完成预算的86.8%,比上年下降4.4%;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559万元,完成预算的103.2%。按照现行分税制和“两保两挂”财政体制计算,2004年全县财政实现可用资金57,870万元。

2004年全县财政总支出57,380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支出4,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县财政当年安排支出48,014万元,完成预算的108.8%,比上年增长14.0%,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5,375万元,完成预算的179.2%,比上年增长75.3%;科技支出1,377万元,完成预算的111.5%,比上年增长25.1%;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2,466万元,完成预算的114.8%,比上年增长15.1%;文教卫事业费支出19,505万元,完成预算的110.8%,比上年增长20.4%;抚恤社救和社会保障支出2,185万元,完成预算的135.3%,比上年增长16.3%;行政管理费支出10,609万元,完成预算的119.7%,比上年增长16.0%;公检法司支出5,004万元,完成预算的108.6%,比上年增长24.6%。全县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消化历年财政赤字60万元。

由于省对市县年终结算尚在进行,上列数据可能还会有些小的调整。

2004年,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财政预算报告决议要求,着眼大局,统筹兼顾,开拓进取,团结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一) 加大保障政权建设投入,促进“平安青田”建设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高度关注民生,坚持财政资金首先用于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政权正常运转需要。一是认真落实工资政策,及时兑付工改增资,按时发放行政事业人员工资。财政支出中人员经费达到26,676万元,占县安排支出的55.6%。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实施了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提高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抚恤等保障标准,社会保障投入近9,000万元,占县安排支出的18.4%。三是积极投入“平安青田”建设,加大政权建设投入。2004年财政对行政机关办公经费、公检法司办案经费、警卫部队等政权性投入资金达到8,493万元,占县安排支出的17.7%。积极支持滩坑电站移民工作,筹措资金2,000万元支持移民点配套基础建设,调度滩坑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安排责任单位移民工作等资金300多万元。

(二)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农村事业发展

依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三农”工作。 一年来,我们转移支付1,647万元,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经费、民兵训练等支出,免征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投入资金1,500万元,实施“康庄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投资393万元的高湖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项目开工。农林水气象事业费投入达到2,466万元,完成预算的114.8%,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县安排支出1个百分点,其中,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4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45万元,森林防火资金110万元。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动物疫病防治,积极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推进中心粮库建设,投入粮食政策性补贴资金370万元,投入30万元建立了粮食调控资金,实行粮油种植大户直接补贴政策。

(三)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教育支出继续高幅增长。2004年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15,135万元,完成预算的111.5%,比上年增长21.1%。一年来,我们提高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超过了省定标准;实施寄宿制学校营养餐,继续实施教育强镇工程;投入中小学信息网络建设资金近500万元;投入6,000万元实施了船寮中学、沙埠学校等校建项目建设,加快了中小学基本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善了基础办学条件。二是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达到1,994万元,完成预算的111.9%,比上年增长15.0%。投入各种文体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继续实施山花工程,《青田鱼灯》成功参加“七艺节”演出,实施民间艺术保护和文物保护,支持群众体育活动。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县安排计生事业费支出达到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三是加大医疗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投入大幅增长。2004年,医疗卫生支出2376万元,完成预算的105.4%,比上年增长20.6%。财政投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500多万元,疾病防治防疫资金200多万元,农村防保资金200万元,困难人群医疗救助资金70多万元,投入30万元基本建成了县级医院、中心院、乡镇卫生院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框架。此外,财政还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

(四) 加大财源建设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年来,我们强化发展第一要务,加大财源建设投入,努力做大经济“蛋糕”。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支出达到1,377万元,达到县财政安排支出2.8%的比例,走在全市各县(市)的前列,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达到633万元,科学普及经费支出23.7万元,达到人均0.5元的标准。二是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发展硬环境。县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首次突破5,000万元大关,达到5,375万元,占县安排支出的11.2%,比上年高出4个百分点,增长75.3%。县财政基本建设总投入1.8亿元,温溪大桥、青田至船寮复线完工并投入使用,塔山大桥、温溪东段防洪堤建设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船寮至高湖公路、消防大队迁建工程已经启动。三是加大招商引资投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调度资金5,0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建设,青山特钢等企业顺利投产,拨付技改资金、ISO9000认证、创著名商标、外贸贴息等资金758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争创品牌。

(五) 狠抓增收节支,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

依法征管,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强化税源监控和规范执法,地税系统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着力优化收入结构,加强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征管。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施了部门预算试点,进一步加大政府性投资预决算评审和政府采购工作。全年完成审价项目57个,送审造价3,335万元,核减439万元,核减率为13.2%;政府采购总市值达到6,827万元,节约资金1,185万元。开展了政府负债调查,加强了国有营运公司管理,撤销了11家乡镇所属国有独资公司,建立了国有经营公司对外担保登记备案制度。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2004年预算外资金收入达到5.7亿元,支出达5.0亿元。坚持依法治费、税费并重的原则,加大社保基金、水专资金等政府性基金征管,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5,669万元,支出7,582万元。

2004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的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沉重。2004年我县出口退税应退数达到8,810万元(含免抵调减937万元),实退数达到6,396万元(含免抵调减908万元),结转下年退库2,414万元(含免抵调减29万元);2005年按照15%增长率测算,应退数将达到10,132万元,按9个月退税计算实退数达到7,599万元,两项合计达到10,013万元,超基数5989万元,地方财政超基数负担约1500万元,成为我县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

二是地方政府财力增势趋缓。地方财政收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的1,279万元,到2004年的27,102万元,已经连续保持11年的高增长,随着基数的增大,增势将趋缓。2005年,国家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用地管理等调控措施,将对我县县域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地方财政收入。2005年“两保两挂”补助挂钩比例将从1:0.4下降到1:0.3,进一步减缓县级财力增长。

三是地方财政仍然比较困难。2004年我县财政总支出5.7亿元,全县人口49万人,人均财力1,160元,是全省人均财力的48.4%,比全市人均可用财力1,570元低410元,在全市各兄弟县(市)中排名第八。按财政供养人口计算我县人均可用财力5.1万元,比全省的8.3万元低3.2万元,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各兄弟县(市)中名列第四。所以,我县财政状况仍然比较困难,在全省、全市均处于下游水平。

四是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难度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困难救助、公共卫生体系等都需要坚强的财力保障,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刚性越来越强,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风险有向财政转移和积聚的趋势,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稳固的财力支撑,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加上一些部门、单位增收节支意识不强,财政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 关于2005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一) 2005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筑组团滨江城市、建设小康秀丽侨乡” 的发展战略,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扎实推进“平安青田”建设,认真落实“三个三”的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财税职能,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 2005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当前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形势,拟安排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30,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是:

1. 增值税25%部分3,041万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9%;

2. 营业税收入12,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

3. 企业所得税40%部分2,315万元,比上年增长2.6%;

4. 个人所得税40%部分1,84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5. 契税和耕地占用税2,750万元,比上年下降21.5%;

6. 其它收入4,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三) 2005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草案

根据拟安排的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和“两保两挂”体制结算办法测算,2005年我县财政可用财力为51,8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50万元,中央税收返还3,975万元,“两保两挂”体制补助10,172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056万元,固定结算补助4,541万元,出口退税返还1,006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要求,拟安排2005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51,800万元,同比增长12.6%。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 基本建设支出3,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2. 科技支出1,544万元,同比增长20.7%;

3.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2,650万元,同比增长13.6%;

4. 文教卫事业费支出20,202万元,同比增长12.7%;

5. 抚恤社救和社会保障支出1,907万元,同比增长12.9%;

6. 行政管理费支出10,458万元,与上年持平;

7. 公检法司支出5,206万元,同比增长13.0%;

三、关于200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 树立经济兴财观,大力培植财源。围绕滩坑移民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财税职能,积极筹措财力支持滩坑水电站建设,保障滩坑电站移民工作的资金需求。紧紧围绕做大蛋糕,壮大实力的要求,充分发挥财税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扶优扶强,支持企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针对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加强政策研究,落实具体措施,促使财政收入和经济同步发展。

(二) 加强税与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以组织收入工作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充分利用财政收入动态分析系统等手段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收入动态,确保财政收入均衡足额入库;深入开展税法宣传,优化税收环境;依靠科技强税,大力推广网税系统,逐步推行税控装置,完善“一站、一网、一话”全方位纳税服务体系;加强税源监控,提高税收分析预测能力,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依法治税,规范执法,严格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强化税务稽查刚性,依法打击各种税收违法行为;坚持以票管费,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加强部门协作,坚持税费并重,依靠信息网络,狠抓各项政府性基金征缴工作;高度重视财政体制调整的调查研究工作,科学制定对策措施,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

(三) 落实“三个三”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围绕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增强财政调控和应变能力,集中财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组团城市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公共财政建设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税收收入结构、政府财力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等三个结构;在高度重视税收收入结构和政府财力结构的调研调整基础上,支出做到“控、压、保”三个字。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确保全县工资发放和政权建设的资金需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支持农业重点项目开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多渠道筹集并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继续增加对科教的投入,支持教育、科技、环保、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

(四) 创新理财治税思路,加快财税改革步伐。重视制度创新,拓宽工作思路,规范支出管理,提高征管效率,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改进预算编制办法,扩大部门预算试点;加快“金财工程”步伐,进一步加强国库集中管理力度;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监管,逐步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评审中心作用,推行政府投资的限额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强化财政监督检查,逐步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堵塞资金使用管理漏洞;加强政府采购的计划管理,健全政府采购监管机制,促进政府采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快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国资经营管理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度重视政府负债管理,积极防范财政风险,构筑平安财政;成立乡镇财政管理中心,实行乡镇财务集中核算,分步实施乡财县管;加强与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合作,搞好信息交流和共享,推进协税护税工作;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各位代表,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坚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只要我们密切关注财政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05年人大报告附件.xls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