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杨梅是青田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全县杨梅栽培面积11.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8.8万亩,产量5.02万吨,产值4.2亿元。近年来,伴随着效益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对种植杨梅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杨梅的技术管理也不断提升,但每年修剪管理产生的大量废弃枝条因不能焚烧而乱堆果园是现阶段的严重问题。
据青田不同类型果园调查,年约产生杨梅废弃枝条500~1250公斤/亩,按照老传统,梅农往往将这些废弃枝条烧制成焦泥灰还园。秸秆禁烧令出台后,多数梅农将废弃枝条长年累月堆放在杨梅园中。但因杨梅枝条木质素含量高,自然堆放不易腐朽,增加了病虫害传染的机率,对杨梅生产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地立地条件,青田县农业农村局与丽水学院达成合作,探索性开展杨梅废弃枝条资源化利用研究,以节本省工、就近处理、循环利用为原则,通过箱体被动补氧发酵的模式,开展了不同粒径杨梅废弃枝条发酵有机肥试验研究。
目前,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呈黑褐色,无异味,并有白色菌丝体结团,手感松软,总养分含量(N、P、K)26.6~34.7mg/kg,有机质含量61.0~74.6%,pH值5.1~5.5,重金属符合国家标准,是杨梅生产上优质的有机肥料。
本次试验研究实现了废弃枝条变废为宝,而且有效解决了山地运输难造成杨梅园有机肥施用少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杨梅园土壤性能,推动了杨梅生产的提质增效。3月11日,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在青田组织召开杨梅废弃枝条资源化利用现场培训观摩会,进一步加大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