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关情,担当为民。青田县人大代表黄宣齐,一位朴实无华的草根企业家,多年来他始终怀揣着一颗为民忠诚履职之心,为一件件民生实事忙碌奔波。献务实之策,尽监督之责,做惠民之事,点滴之间,彰显为民情怀。 
心系民生共冷暖 自掏腰包50万元的“热心肠” “听说你家里人身体不好,你一定要保重好身体,有什么困难及时跟我们说。”在舒桥乡叶店村留云女家中,黄宣齐将医疗保障基金交到留云女手中,鼓励她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 留云女的丈夫去年不幸患了重病,巨额的医疗费犹如一个重担压在了这个家庭的肩上。黄宣齐了解情况后,从乡贤医疗保障基金中拿出救助资金,第一时间对留云女一家进行了结对帮扶。 黄宣齐是舒桥乡乡贤协会的副会长,这些年,在他的推动下,协会共筹集资金20万元,成立了舒桥乡医疗保障基金会与百合教育基金会,倾情帮扶患病的困难村民以及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让不少困难户有了重新振作的“奔头”。 走村入户,拉近距离,才能读得懂民生冷暖,听得清百姓心声。在黄宣齐心里,有一份孤寡老人的名单。逢年过节,他不管有多忙,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带着慰问金为老人送上一份温暖。每年的 “六一”儿童节,他都会到舒桥乡希望小学看望慰问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关爱。 在群众眼里,黄宣齐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乡亲们有什么困难,都爱去找他。罗西村要建文化礼堂、修路灯,丁埠头村要改造乡道,舒桥村要建戏台……村里资金紧张,黄宣齐都热心地自掏腰包,多年来,他已累计自掏腰包50余万元。 为强村公司“输血”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几年前,舒桥乡成立了各类强村公司,却因为底子薄,缺少原始启动资金,一时难以开展业务。得知情况后,黄宣齐二话不说,当即为强村公司“输血”10万元,并号召身边的乡贤、朋友一起为强村公司运转出力。 一些业务,黄宣齐也帮着牵线搭桥,很快,强村公司顺利地运转起来。罗西村建起了榨油厂,叶店村的玉米再也不愁销路,板栗、西瓜和橘子等农特产品让村民鼓起了腰包,还有的村民到强村公司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如今,强村公司有了“造血”能力,带动14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成了舒桥乡消薄共富的新引擎。 黄宣齐在舒桥开办了一个砂场,今年,他听说舒桥村至叶店村的河道要清淤,就主动提出利用砂场现有的人力、设备等资源,帮扶强村公司进行河道整治。“我基本以服务为主,让利给强村公司。河道清淤,环境变美了,强村公司也更强了,一举多得。作为人大代表,为家乡做点实事是应该的。”黄宣齐说。 乡贤当起“老娘舅” “无官无职”助力乡村治理 
“村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我都爱管上一管,专治村民反映的家事、难事、疙瘩事。” 黄宣齐非常热衷乡村治理,前几年,舒桥乡成立了“乡贤调解团”,他是第一批“老娘舅”。他的妙招,就是打好“感情牌”,让矛盾迎刃而解。
去年过年前,箬鸟村有两户村民因为建房问题闹纠纷,大打出手,双方都受了伤住进医院,医药费花了上万元。经过乡村两级干部、派出所几轮调解,两家人还是闹得不可开交。接到电话后,还在青田县城办事的黄宣齐当即放下手中的事,立刻赶了回去。 在调解室里,两户人家正为了赔礼道歉的烟酒钱吵得热火朝天,情绪十分激动。黄宣齐见状,拍着胸脯说道:“大家都是隔壁邻居,因为这点小事伤和气,太不值得了。这样吧,这些费用都算我的好了,我来赔,你们从今以后不计前嫌握手言和!”这两家人一听,脸上都有点不好意思,情绪也缓和了下来。在黄宣齐的调解下,两家人终于肯坐下来,相互道了歉,签了和解协议。 “我无官无职,当事人不用担心我偏袒哪一方。我一碗水端平,村民们都看得见,有些话我来讲他们听得进去。”黄宣齐说。因为对各村感情深厚,加上自身“无官无职”,黄宣齐开展调解工作时“有板有眼”,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经他调解的10余起纠纷无一反弹。 群众期盼有回应 民生实事背后的为民情怀 
“这条路改造的进展情况,我们跟进了很多年,要让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有着落有回应, 改善周边群众的出行条件。” 前段时间,黄宣齐和其他人大代表一起,实地视察岙海线(喇叭口至舒桥段)提升改造施工进展情况。
岙海线是连接舒桥、海溪至腊口甚至丽水莲都的交通要道,对这段路的提升改造,是周边三个乡镇群众极其期盼的一件事,也是人大代表们呼吁数年的事。现在,这条路终于就要重新改造提升了。在现场,黄宣齐拿着皮尺,认真地测量、查看路面施工的情况,并对今后如何把岙海线道路管护好,提出自己的建议。 新330国道改建工程也在如火如荼推进,沿线群众也有一个强烈的呼声:建设330国道延伸线,把舒桥到丽水市区社后大桥的路段连通。“延伸公路通车后,舒桥乡到丽水高铁站只有12公里,舒桥乡、海溪乡将成为丽水后花园,还可以带动附近乡镇的发展,受益人口达12万多人。” 黄宣齐激动地说道。为此,他已和其他代表联名提交了议案,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项这条民生“幸福路”。 “村里农民卖瓜难,这是小事,更是大事。”在调研中,黄宣齐发现青田西部一些乡镇的果农,因缺少集中的水果市场,不得不长途跋涉进城卖瓜,很不方便,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开销。他通过实地走访,建议早日建设一个蔬果集散中心,造福舒桥乡及周边乡镇的瓜农。 心头是万家灯火,百姓忧乐;肩上是家乡发展,民生冷暖。“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的操心事,就是我们人大代表的心头大事,一定要用心去反映好、监督好、解决好。”黄宣齐动情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