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计划系统 >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 >重点工作
首页
引侨归巢--青田奋力打造侨乡共富大花园
索引号: 002652192/2022-125708 发布机构: 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 2022-12-11 16:43:49

近年来,青田大力实施深化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侨”在连接内外、衔接政企、对接供需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打通内外贸易、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华侨经济等举措,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促进消费新增长,加快建设侨乡共富大花园。截至目前,该县进口商品城累计销售额突破150亿元,侨乡农品城出口额超8500万美元,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和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一、推动内外贸易一体,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是健全贸易通关服务体系。成立丽水海关青田办事处,起草《食品农产品出口追溯机制》,开展农产品出口通关便利化工作,保税仓进库检验和出关时效较沿海口岸提升40%。推广“关税保证保险”通关模式,实行“先放行、后缴税”,为企业每月节省60小时的通关办理时间,最长享受长达1个月的缓税期。打造山海协作“华侨版”,对入驻在青田进口商品城的限上企业进口货物(大宗商品除外)在青田-梅山“飞仓”完税的,按标准给予补助,累计完成消费帮扶320万元。

二是搭建“一进一出”双平台。坚持“买全球、全国卖”,做强进口商品城,通过引导侨商侨企进驻,成功打造红酒、咖啡、哈蒙“三大中心”,实现商品城内经营户100%华侨身份,共吸引297家侨资侨企入驻,汇集70余个国家7万多种商品。做大侨乡农品城,加快建设华侨(中国)农产品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已入驻农产品1000余种。围绕“一城两园百柜”发展目标,依托海外华侨两万多家中餐馆联盟,在欧洲35个城市设立100个海外专柜,辐射带动浙西南乃至全国的农产品“走出去”。

三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成立重点工贸企业供应链应急保障工作专班,依托产业链“一键通”应用,协调企业供应链断供、物流不畅等问题,实现系统任务派发完成率100%。做好宁波港区集卡车驾驶员防疫管理工作,共协调7家出口企业,集卡车24辆次。审核企业境外展会、出口信保、贸易救济、出口奖励申报材料共计95份,计划兑现补助约475.68万元。投资3.5亿元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加快建设海外仓,成立进口商品海外采购联盟,初步收集到了105“海外仓”,确保重要原料供得上、关键产品出得去。

二、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一是深化金融服务便利化改革。依托“浙里为侨服务全球通”应用平台,聚焦华侨高频结汇需求,开发上线“侨汇结汇一件事”应用,累计授权结汇金额1092502万美元,数智侨务应用月访问量跃升至全市县级场景应用“两端”(浙里办、浙政钉)活跃度第二。推进华侨银行筹备工作,支持华侨企业在境内外发行债券,允许在境外发债资金回流,力争利用外资实现“零”突破;加快争取QFLP试点落地,探索设立华侨产业投资基金,对接试点基金管理团队,进一步拓宽侨资回归渠道。

二是促进项目投资兴业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华侨要素回流、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打造侨乡投资项目交易中心、华侨总部科创中心等兴业开放平台,着力打造“青商”大回归的“项目超市”。目前,共建立侨商青商投资项目储备1705个,已签约项目25个,已招引落地大项目7个,实际利用内资12.2亿元。招引了一批链主型企业、海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推动英伟达赋能创新中心落青,成功签约总投资2500万的申邦电气项目,促成“年产5000万斤海溪粉干标准化生产”项目签约、“百亩黑莓共富产业园”项目落地。

三是提升外向型开放经济水平。打造华侨贸易交流网络,综合运用RCEP新政、跨境电商培育等系列政策,积极引导罗萨露拉、神飞利益等本地外商外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招引杭钢汇鑫(浙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预计带来合同外资300余万美元。加快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浙江自贸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合作,吸引了中东欧及RCEP成员国产品经营主体和优质进口企业入驻。新招引荷棠、钢拓2家外贸出口企业取得订单4000万元,青田安特仪表集团与斯里兰卡国家电网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三辰电器公司成为非洲蒙内铁路重要供应商。

三、培育特色华侨经济,激发消费升级新动力

一是全面创建欧陆风情体验区。围绕“欧陆风情 山水家园”,推进东堡山华侨文博生态城、华侨博物馆、欧洲小镇等项目,欧洲小镇正式创建,今年累计完成投资15543万元。推动青田环球购物中心(青田之心)、欧陆风情酒店等在建项目落地,重启千峡湖生态旅游开发,实现文旅产融合发展。紧抓华侨返乡创业契机,大力发展绿湾庄园、威尼斯庄园、星空庄园等欧式“侨”庄园,打造东海岸时尚浪漫之都。

二是大力培育夜间消费新经济。用好侨乡夜景优势,扩容提升改造咖啡夜间消费街区等沉浸式消费新场景,通过西餐、音乐、灯光展览等形式烘托欧式咖啡文化。截至目前,全县共集聚咖啡馆300余家,年营业额约8000万元,年人均咖啡消费量约90杯。集中“欧陆风情演出”“游艇音乐会”“水幕电影”等艺术形式,在防洪堤、亲水平台、景云大桥等人流集聚场所举办“夜间经济”活动,培育了一批侨生活体验消费网红打卡点,积极打造“夜游瓯江”,发展帆船等水上赛事经济,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三是衍生多重新业态消费方式。壮大会展经济,承接进博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溢出效应,开展侨博会前期报批工作。积极组织16家企业参加7月份海南消博会,提振餐饮消费,推出新型数字化消费平台“青田一码通”,通过折扣让利增加门店吸引力。试运行半年以来,入驻人员3882人,入驻商家85家。制定《青田县政府消费券实施方案》,发放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民宿)、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等1000万元普惠性消费券,促进全县消费内循环。大力发展线上直播经济,建立全国首家石雕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带动石雕、文创,日均销售额在200万元,精品直播间56个。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