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青田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年(2021-2023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青田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三年(2021-2023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根据上级交通安全工作部署及《丽水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年(2021-2023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青田实际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治理目标
健全和完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围绕“人、车、路、管理力量、救治能力、守法意识”六个方面,补齐当前我县事故多发高发、道路风险隐患较多、宣传教育不到位、交通治理机制不完善等短板,努力实现“控大减量”总体目标,即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尤其是2021年要确保打赢“翻身仗”。
二、治理原则
(一)以系统性思维找原因。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用系统性方法,找准事故多发原因,破解现实难题。
(二)以规律性分析抓重点。定期分析事故规律特点,深入剖析“人、车、路、管理力量、救治能力、守法意识”六要素短板,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点工作。
(三)以源头防治管长效。坚持管源头、管长效,通过三年综合治理,切实解决一批源头性、机制性问题,有力提升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铺开阶段(2021年)。3月份完成相关筹备工作,4月中旬召开动员部署会。6月底前完成本地示范先行区域创建工作,为本地综合治理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树典型。
(二)提升优化阶段(2022年)。在提炼综合治理亮点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全面提升优化综合治理工作。
(三)总结巩固阶段(2023年)。认真总结经验,固化运行机制,落实常态长效管理,全面巩固综合治理成效。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责任体系。
1.构建完善共建共治责任体系。实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作,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落实经费、办公场所和运行机制。严格落实“路长制”,压实各级“路长”责任。
2.健全完善挂牌治理机制。每年按照上级要求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实行挂牌治理,对亡人交通事故多发乡镇和每公里亡人交通事故多发道路路段实行挂牌督办。
3.严格落实伤亡事故属地领导干部到场规定。领导干部到场率达到100%,对到场履职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和分析评估,跟踪督办事故预防措施落实,并定期通报。
4.完善事故调查制度。深化事故调查报告联审和安全生产事故约谈工作,推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落实整改,从严查处事故责任人或责任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严格追究主体责任。
5.完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将农村交通安全纳入社会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管理,落实各乡镇、街道网格员排查上报交通安全隐患、劝导明显交通违法行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职责。完善“警保联动”工作机制,夯实农村地区“两站两员”基础。
(二)深化实施道路安全防护提升工程。
6.全面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风险。2021年全面摸排县域范围内已建安防设施的农村公路4米以上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对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损毁、防护不到位等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实施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整治,双向四车道及以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设置中央隔离设施。国省道边坡灾害当年处治率达到100%。加强在建道路工程隐患排查和治理。
7.强化桥隧运行管理。加快桥隧维修改造,国省道桥梁、隧道技术状况全部达到 1、2类标准,实现国省道500米以上隧道的运行监控系统全覆盖;及时整治消除农村公路4、5类桥梁、隧道。
8.强化道路平交口和穿镇穿村路段治理。2023年底前完成现有普通国省道公路平交口和路侧开口治理,封闭未经审批擅自设置的平交口和路侧开口。
9.强化道路应急保障。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公路自然灾害应急抢险作业机械化率达到 90%以上。加强恶劣天气特别是高风险路段的道路结冰、低能见度等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道路安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县级交通(公路)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应急指挥数字化水平。
10.推进农村地区道路设施建设。科学设置交通标志,深化“千灯万带”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接入国省道的平交路口减速带建设,对符合规范要求的平交路口全部设置交通信号灯。清理整治“马路市场”和国省道沿线集镇村庄违规开口。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对具备条件的国省道穿乡过镇路段增设照明、测速、辅道和机非隔离设施。
(三)加强重点车辆安全源头治理。
11.严格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监管。严格依法查处生产、销售、改装、拼装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低速电动车(含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老年代步车等)的违法行为。
12.加强农村客车、面包车安全管理。加强在用农村客车登记管理。2021年底前实现农村客车卫星定位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联网联控,优化农村客运电子运行图制度,提升动态管理水平。加强农村面包车交通安全管理。
13.加快淘汰隐患车辆。推进封闭式三四轮电动车(老年代步车)淘汰,引导在用电动三四轮车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车辆逐步淘汰。落实变型拖拉机报废补贴政策,划定拖拉机禁限行区域,力争在2021年9月底前全面淘汰。
14.深化货车超限超载治理。落实货运源头单位安装使用称重和视频监控设备,加强源头治超信息监管系统应用,防止超限超载车辆出站出场。实施普通公路超限运输检测站、非现场执法车道三年建设计划,实现治超信息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落实超限超载车辆和处罚信息共享,严查超限超载违法,对“百吨王”落实“一超四罚”措施。规范农村地区工程运输车监管,对交通违法和事故突出的,严格限制参与渣土运输招投标。
15.加强学生集中接送车交通安全监管。强化学生集中接送车的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确保用于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车辆必须依法取得使用许可。
16.推进农村公交一体化建设。增加农村地区公交通达度和班次密度,引导居民公交出行。
(四)加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管理力度。
17.增加基层执法队伍力量。适当增加基层交通执法人员力量。
18.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开展“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暨“减量控大”三年整治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 90%以上。
19.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动态清查道路客运市场“黑企业”“黑站点”“黑车”,完善非法营运举报查处机制。
20.加强农村红白喜事交通安全治理。杜绝红白喜事使用农村拖拉机、货车等车辆违规载人或使用客车超员行驶等极易诱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行为。
(五)构建快速救援救治机制。
21.完善道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演练,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22.健全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长效机制。推行就近医疗救护力量快速救援反应机制,构建“城区十分钟、山区一小时”应急救援覆盖圈,对颅脑严重损伤等危重伤员救治,应当就近送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抢救,完善救援救治保障,减少事故伤员致死致残。
(六)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23.落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格责任。开展“应急入村、安全万家”宣传工作“回头看”,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基层网格员对电动车数量动态摸底排查和宣传教育全覆盖。依托警保联动“两站两员”,定期开展针对性交通安全宣传和劝导活动。
24.拓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公开宣传栏以及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体渠道作用,深化交通安全公益宣传“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
25.深入开展专项交通安全宣传。对农村“一老一小”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季节和受众群体,开展“一盔一带”“禁酒驾”“三超一疲劳”和电动三四轮车交通安全宣传和执法提示活动。2021年要专门制作驾驶员安全宣传册和事故防范宣传视频片,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广泛宣传。
五、工作机制
为确保三年行动取得实效,制定相关工作机制如下:
(一)组织体系
1.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吴胜军
李巧勇
副组长:麻权波(县交通运输局)
林伟标(县应急管理局)
夏 辉(县公安局)
郭林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成 员:刘巧雄(县委宣传部)
叶建勤(县交通运输局)
蒋钱洪(县应急管理局)
颜坚毅(县发改局)
夏良平(县经商局)
朱小军(县教育局)
季若丰(县司法局)
张红兵(县财政局)
宋晓锋(县建设局)
陈建标(县农业农村局)
叶志强(县文广旅体局)
徐冠华(县卫健局)
诸葛东勇(县市场监管局)
孙基林(县综合执法局)
陈学武 (县气象局)
符勇志(高速交警丽水支队)
郭正伍(丽水银保监分局青田监管办)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县公安局副政委夏辉兼任办公室主任,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叶建勤、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蒋钱洪、建设局副局长宋晓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郭林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督导、检查、推动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深入查找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短板弱项,研究分析问题原因;交办、晾晒、点评、通报、督查、考核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挖掘、培育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领域的改革创新项目;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成立工作专班:
组 长:夏 辉 县公安局副政委
叶建勤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副组长:郭林云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
朱小勇 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总工
成 员:季伟勇 县委政法委
黄 谦 县委宣传部
季建军 县应急管理局
钟碎斌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张敏元 县教育局
程晓洁 县农业农村局
施雄健 县气象局
李美华 县卫生健康局
孙晓军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郭正伍 丽水银保监分局青田监管办
潘春波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工作专班在县公安局,下设综合组、项目组、督查组,由县政法委、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具体推进三年行动开展。名单如下:
综合组:潘春波(县公安局)、唐凡雄(县交通运输局)、叶林斌(县公安局)、叶晓微(县公安局)
项目组:朱小勇(县交通运输局)、伍伟永(县公安局)
督查组:季伟勇(县政法委)、季建军(县应急管理局)
(二)运行体系
结合上级要求和青田实际,制定以下五大运行机制,确保行动扎实开展。
1.责任机制。各单位要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细化工作方案,强化责任落实,不折不扣完成行动任务。特别对于下发的交办单,要落实专人按要求完成交办事项,做到“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形成工作闭环。
2.考核机制。将重点项目(事项)清单细化考核标准,纳入县委平安考核重要内容。
3.协同机制。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协同作战,专项任务涉及多部门的,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配合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4.保障机制。专项治理纳入政府年度工作安排,治理项目纳入县年度投资计划。
5.督导机制。加大抽查力度,工作专班要定期分析、通报各责任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整改,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对工作不力的单位,通过约谈等方式进行督促推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安委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协调组织作用,建立工作专班,确保专项治理有力推进。
(二)推动责任落实。专班要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有效发挥牵头作用,细化出台具体工作方案和标准体系,定期对表销账,压实工作责任。
(三)明确工作重点。结合近年农村道路亡人事故情况,2021年重点抓好10项重点工作: 1.事故多发点段挂牌整治;2.工程运输车辆整治;3.红白喜事交通安全整治;4.农村道路交通示范区域创建;5.二三轮车整治;6.“千灯万带”优化工程;7.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8.变型拖拉机淘汰;9.农村道路危桥整治;10.农村道路临水临崖路段安防提升工程,形成行动强大工作声势。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专项治理宣传引导,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加强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宣传报道,尤其是整治前后效果对比,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附件:1.全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重点项目(事项)清单
2.全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2021年10项重点工作清单
附件2:全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2021年10项重点工作清单.xls
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