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4月9日在北山镇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北山镇人民政府镇长 华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践行“三带三敢三不怕”精神,深入实施“构筑浙南休闲旅游中心镇、建设侨乡和谐秀丽新北山”发展战略,踏实推进“改革突破年”各项工作,在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务实苦干、开拓进取,取得了一定成效,北山经济社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
(一)以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北山旅游小镇等重点项目是北山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重点项目的推进,将为北山餐饮、住宿、旅游、农特产等周边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全镇干部一线奋战,走村入户,宣讲政策,全面完成泉山74户移民搬迁安置、40亩移民生产用地分配、101座坟墓迁移、337块田地青苗及果树清理等前期政策处理工作,确保投资百亿元的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暨北山旅游小镇项目于2014年12月26日顺利开工。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库区蓄水以来,环库村庄,特别是岭根一带,因原有路网被淹没,群众出行极为不便。去年以来,北山镇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快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2条县级联网公路、9个移民复建项目建设任务。同时,为保障现有公路畅通,北山镇推动公路养护工作市场化运作,组建农村公路养护大队和应急抢险分队,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保障群众通行。
农民增收渠道拓宽。近几年来,北山镇以“生态休闲景观农业”为抓手,依托千峡湖优美自然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产业。2014年,北山镇成功举办首届“石岭头赏桃花”、“大岩下提子休闲采摘游”等活动,极大提高北山生态休闲景观农业知名度、美誉度,助力生态特色农业发展;鼓励开办食宿一体型农家乐,2014年,北山镇新开办3家农家乐,为库区群众增收开辟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北山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淘宝网等网商平台成功推介“泉山桃”、“半岭黄桃”、箬坑“火参果”等特色农产品,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半岭村杨鑫等创业青年入驻青田电商创业园,为北山特色生态农业产品搭建“电商”新平台;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百、千、万”发展战略,新建肖山百亩贝母基地、湖西百亩铁皮石斛基地等生态药养产业基地,继续扶持培育百亩岭根吊瓜基地、千亩泉山桃基地、千亩黄驮山油茶基地、万亩李坑笋竹林基地等特色农业品牌基地,目前贝母、铁皮石斛、吊瓜等生态药养基地已初具规模,泉山桃、黄驮山油茶基地规模均已突破5000亩,李坑竹林面积已超万亩,年产值近千万元;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优势,推动笋竹加工、油茶加工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新增2家笋干加工厂、1家油茶加工厂,提升北山农业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拓宽了我镇农民增收渠道。
(二)以作风建设助力民生实事,打造“服务型政府”。
三级联动办实事。去年以来,全镇干部在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三带三敢三不怕”精神,深入落实“住村联心、住夜值勤”制度,走村入户为民服务,全年累计走访群众4700多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困难230多起,树立干部良好形象;镇级和村级便民中心为民办实事3700多件,有效提升务实为民服务效率;完善温州、丽水两个驻外便民服务小站运行机制,提供代办、咨询业务1400多人次,让外出群众享受便捷服务;组织镇干部前往青田县城、丽水等地上门服务,为当地外出群众现场发放社会保障卡2000余张;提交2014年镇村联提联议实事项目77件,完成77件,切实保障群众最关切的“身边事”问题得到解决。
落实惠民政策不走样。惠民政策的落实事关库区群众福祉,北山镇在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惠民政策上,不打折扣不缩水,积极提升库区群众幸福指数。2014年,北山镇深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镇农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全年累计报销合作医疗费用200.97万元,领取养老保险金215.76万元;发放低保补助、五保补助、物价补贴、边缘户补助金、三老人员生活补助金等各类补助174.8万元;发放临时救济款46人次2.22万元,发放倒损房恢复重建补助款11户2.2万元;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奖扶农村独生子女72人,发放奖扶资金9.7万元;开展拥军优属,结对帮扶困难军属162户、烈属2户,“八一”节开展慰问47户。
(三)以“平安北山”推动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和谐安定。
2014年来,北山镇狠抓平安综治各项工作的落实,创建“平安北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创共享“平安北山”成果,提升库区群众安全感。
安全生产促平安,除常规检查外,2014年累计组织11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整治,突出抓好水上交通、道路交通、清明节庆期间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出动人员516人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67条,全年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于2014年4月举办千峡湖库区大型综合性应急演练,实兵检验库区应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和突发森林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清明期间全镇党员干部守路口、守码头,用“鲜花换烟花”,消除库区火险隐患;森林防火期,全镇42名护林员配备GPS定位手机全天候“网格化”巡查,4支扑火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在校船运行中,实行上船签收下船签送的校船“快递式”签收接送制度,实现库区留守儿童上下学全程监管,确保留守儿童出行安全;水上4条航线6条便民服务船全年免费渡运1500余班次,实现水上交通七年零事故。
化解纠纷促和谐,推行“法律诊所”制度,集合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村级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实行一站式办公,实行接诊、问诊、出诊、会诊、复诊等内容的“五诊”疗法,引入原库区外迁老干部、老党员等有威望有能力有水平的热心人士返乡参与库区矛盾纠纷化解,成功化解上隆村与高桥背村生态公益林补助金分配纠纷、坳头村与李坑村通村公路纠纷等重大矛盾纠纷,全年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起;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平安创建、反邪教警示教育等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单、册5000多份,成功创建了“无邪教乡镇”,获得2014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四)以铁的决心推进重点工作,维护库区优美环境。
“三改一拆”,2014年,北山镇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02处61786平方米,“无违建村居”创建达标率100%,创成全县第一批无违建乡镇;在涉及宗教违章建筑整治方面,拆除违建9处1220平方米,改建7处为休憩亭或农牧工具集中存放处,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
“五水共治”,立足“实效”,设立“河库长”公示牌,募集社会捐款20000余元,清理河道149公里,完成辖区内“垃圾河”整治;对库区污染最大的8家养殖场进行整改,提前完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任务。着眼“长效”,完善村级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机制,探索“收保洁费、列‘红黑榜’、建治水队”等长效机制。推进“项目”,投资500余万元,完成大岩下村、张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幸福水库、仁村防洪堤、郑山和上界山山塘等一批治水项目。服务“旅游”,坚持“水岸共治”,抓好水库周边造林和生态生益林管护工作,栽种杉树、湿地松等苗木2000多株,打造靓丽的“水岸风景线”。
“青山白化”专项治理,保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的高压态势,制止了5起私自违规新建、翻建坟墓行为。同时,从严实施生态墓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蓄水后已经完成6个村级生态公墓建设,落实了殡改长效管理措施。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成绩固然喜人,但我们也要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任重道远,农民增收途径依然有限;水上交通安全,特别是清明、春节等重点时段安全压力仍然巨大;库区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薄弱,离群众期望尚有差距;社会各领域矛盾易发多发,项目发展及政策处理的复杂性、艰巨性日益突出;政府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各类手续审批及便民服务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加以改进和克服。
二、2015年政府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县委确定的“规范提升年”。随着湖边至巨浦通景公路、千峡湖旅游小镇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北山迎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新的一年,我们要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决心,大力推进“规范提升年”各项工作,围绕“旅游小镇”开发,推动北山社会经济取得新发展。
一是围绕项目建设,服务库区发展。北山工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是北山发展希望所在。千峡湖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即将进场施工。2015年,全镇党员干部要继续坚持各项工作围绕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项目前期政策处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无障碍”施工。
二是守护青山绿水,服务旅游开发。2015年,全镇干部群众要继续坚持“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做好“三改一拆”、青山白化治理等重点工作,对库区周边违章建筑、“青山白化”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护库区周边生态环境。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加快生态景观林营造,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整体部署,深化森林火灾网格化管理模式,守护库区绿水青山,打造“秀山丽水峡湾美”的库区优质旅游景观。
三是打响特色品牌,发展生态产业。坚持抓龙头、联农户、建基地、促升级的思路,落实产业帮扶政策,着力培育农特产业基地。同时,紧紧把握千峡湖库区打造知名旅游胜地的契机,推进旅游相关的产品开发,扶持发展“观光游、采摘游”等生态农业产业,打造库区特色生态农业品牌,促进旅游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库区。坚持惠民安民为本,重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好计划生育、低保失业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服务和救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继续推行“组团联调”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重点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防汛防台、地质灾害监测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质量。继续推进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继续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村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新农村建设项目。重点推进石柱至武阳、韩山至东山道路、千峡湖船舶维修码头等建设项目,方便群众出行。
六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切实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大力倡导立说立行、敢于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强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主动接受镇人大、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学习型、效率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继续推行“一线巡查、现场办公”机制,不断优化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文山会海治理,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