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计划系统 >青田县统计局 >统计数据 >统计公报
首页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11-04-11 16:15:01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青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田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田调查队

2011326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经济发展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民生和谐年”建设,迎难拼搏,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圆满实现

一、综 

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1.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GDP总量继续位列全市第一(市区除外)。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8.5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59.82亿元,增长16.2%,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1%,拉动全县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52亿元,增长9.7%。“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总量达到427.8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倍,年均增长13.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2081元(折合3262美元),比上年增长10.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

年末全县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就业人员1.90万人,全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60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二、农 

2010,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9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5.26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0.83亿元,增长3.5%;牧业产值1.24亿元,增长6.6%;渔业产值0.52亿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0.09亿元。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9962公顷增长0.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3459公顷,下降0.3%,粮食总产量68102吨,下降0.3%;果用瓜种植面积506公顷,增长3.2%;蔬菜种植面积4363公顷,增长2.6%;茶园面积706公顷,下降0.7%,油茶产量2979吨;果园面积9452公顷,下降1.5%,其中,杨梅面积4908公顷,下降0.3%,产量7602吨,下降6.6%。(详见表1

1: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吨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68102

-0.3

   

1668

20.7

其中:油菜籽

1170

38.6

蔬菜

158640

2.7

茶叶

155

3.3

油茶籽

2979

42.3

水果

78625

3.3

其中:柑桔

47899

9.9

杨梅

7602

-6.6

肉类

10873

18.1

其中:猪牛羊肉

10003

20.2

  

853

66.0

水产品

2505

0.6

全年肉类总产量10873吨,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猪肉产量9144吨,增长21.6%,禽产量853吨,增长66%。全年生猪出栏9.6万头,增长33.3%;家禽出栏56.9万只,增长3.8%。全年水产品产量2505吨,比上年增长0.6%

2010年,全县新发展农业企业8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6家,2010年末,化肥施用量(折纯)2616吨。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6012千瓦,增长0.2%

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计划,深化“示范整治”工程。完成康庄工程路基改建495公里,路面硬化391公里,建成安全饮用水项目50处,新启动旧村改造13个,改造农村危旧房9901户,整体搬迁87个小规模自然村,完成50个村整治任务,新增垃圾集中处理村42个,基本完成8个乡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启动中心村培育15个,创建生态文明村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5.16亿元,增长21.9%,是2005年的3.0倍,五年间实现年均增长24.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数从2005年的113家增加到2010年的224家,五年间净增加111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09.25亿元,增长23.0%,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74.3%提高到2010年的85.3%实现销售产值196.34亿元,增长25.1%,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3.8%。地方骨干企业优势明显,集中力量培育了青山钢铁、青山钢管、意尔康、名典鞋业、亚泰制革等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龙头骨干企业。2010年,全县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46家,共完成产值178.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85.4%,其中: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29家,产值166.9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龙头骨干企业与小企业配套联动、协作发展的经济格局。

区域发展异军突起,积极实施工业西进战略,完善经济开发区功能,推进中西部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了产业清晰、特色突出的沿江沿路工业发展带,2010年,中、西部工业园区共实现产值19.60亿元,增长61.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逐步形成了金属加工、鞋革、机械电器、矿产和石雕等五大支柱产业,构筑了温溪的不锈钢及制品业、鞋革业、五金制品业,东源高湖船寮的阀门业,鹤城山口石雕业等五大主要产业集聚中心,“一廊四组团”的工业经济格局逐步显现。

2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构成:单位:万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产值

2092547

23.0

轻工业

572914

16.5

重工业

1519633

25.6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69654

20.6

有限责任公司

1038570

20.0

私营企业

807110

26.2

外商投资企业公司

140701

11.2

股份制企业

7885

-2.2

其它企业

28626

393.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452.9%。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68亿元;有限责任公司5.78亿元、股份制企业0.05亿元、私营企业3.6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0.56亿元,其它企业0.22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再创新高。2010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3亿元,增长11.0%,总量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市区除外),再创历史新高,投资水平连续7年保持在40亿元以上。其中,限额以上完成投资47.62亿元,增长11.0%。完成制造业投资13.10亿元,增长18.0%“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总量228.0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6倍,年均增长0.1%先后完成了县人民医院迁建、滩坑水电站、外雄水电站等一批项目建设,启动了金温铁路扩能改造青田段、瓯江干堤鹤城段加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三溪口水电站、49省道鹤城段过境公路、县文化会展中心、塔山人防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

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全县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7.88亿元,下降24.9%房屋施工面积77.13万平方米,下降30.3%,其中住宅63.58万平方米,下降26.8%。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72万平方米,下降66.9%,其中住宅5.69万平方米,下降76.9%

五、国内贸易

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7亿元,增长18.0%,总量居全市第一(市区除外)。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47亿元,增长18.8%,餐饮业6.44亿元,增长15.2%,农村市场消费好于城镇市场,全县县级市场实现零售额27.97亿元,增长17.5%,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7.20亿元,增长20.0%,农村市场增速比城镇市场高2.5个百分点。

全县共有交易市场 20个,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完成商品成交额 15.96亿元,同比增长11.6%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1518万美元,增长29.8%。实际利用外资1111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全县完成交通运输投资2.76亿元。330国道水南段、57省道油竹段路面改造和龙东路、塔山路、马鞍山路管线地埋等工程基本完成,东山至景山道路一期、油竹江滨路一期、泥湾至章旦公路、山口永安街和爱国路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截止2010年底,全县现有公路里程1948公里,其中,国道72公里、省道72公里、县道300公里、乡道95公里,村道1409公里,准四级公路1393公里。全社会客运量1123万人,货运量757吨,货运周转量8879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4354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1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28亿元,下降30.7%;电信业务收入2.89亿元,增长14.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8707户。移动电话用户357869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7.36/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0.04/百人。全年互联网用户(含宽带网)总量达到37110户。

旅游业持续兴旺。全年国内旅游者183.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国内旅游收入13.93亿元,增长24.7%。境外入境旅游者8.03万人次,增长22.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1461.15万美元,增长24.9%。全年国内国际旅游者191.83万人次,旅游收入28.52亿元,分别增长22.5%24.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0年,全县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2.29亿元,增长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3亿元,增长9.9%,财政总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市区除外)。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它收入成为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分别增长了21.4%27.4%126.8%。财政支出保持平稳。全年完成财政支出19.43亿元,下降2.8%,其中,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了94.7%54.4%34.1%18.6%

“金融强县”战略全面推进。继泰隆银行、稠州银行之后又引进了浦发银行、组建了建设银行村镇合作银行。2010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为218.96亿元(人民币 下同),增长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9.92亿元,下降6.7%,金融系统贷款余额为132.48亿元,增长18.7%,存贷比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2个百分点。

3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币存贷款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189661

0.6

其中:企业存款

364331

13.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499220

-6.7

各项贷款余额

1324778

18.7

 其中:短期贷款

807612

32.2

中长期贷款

517166

15.2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83亿元,增长24.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7所,招生6561人,在校生21230人,毕业生6600人;职业中学3所,招生1613人,在校生3529人,毕业生898人;小学32所,招生5254人,在校生27731人,毕业生4494人。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9%,巩固率99.9%,全县初升高比例为92.3%,比上年提高了0.03个百分点。年末有幼儿园122所,在园幼儿14887人。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2.7%。全县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7%99.4%98.9%94.3%,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为87.4%80.9%

“科技强县”战略全面实施。制定并发布了《青田县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年,全县已争取到31个市级以上科技立项项目,其中国家星火计划2项,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计划2项,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实现软科学研究项目零的突破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1项,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科技产出绩效显著,2010年获省科技厅补助资金200万元。全年争取到市级以上项目资助经费461.5万元。

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列入省科技特派员专项16个,获得项目资助经费80万元,列入市科技特派员专项5个,获得项目资助经费12.5万元;派出第三批共10名县科技特派员。按照省科技厅统一部署,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2009年度省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项目进行验收16个项目均通过验收,其中有11个被评为优良。据统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共引进、种养新品种37个,推广新技术31项;培育科技示范户80户,建立示范基地26个、面积达3028亩;新组建合作社、专业协会7个;实现新增产值1321.3万元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8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件,专利授权量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馆数2个,剧场、影剧院数2个,文化站32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到15.1万册。县级广播电视台1家,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广播人口覆盖率99.8%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5个,妇幼保健所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580张。卫生技术人员135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97人,注册护士51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33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2010年末全县有26.8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2%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2010,全县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群体活动共计30余次,其中省市级14次,县里自行组织比赛16余次,累计参加活动人次达2万余人。在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上取得314铜,实现我县在省运会上金牌数零的突破。

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2010年,先后完成了《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县建设规划》(修编)编制工作,全县累计建成5个省级生态乡镇,对14个乡镇开展了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省级绿色家庭2户、市级绿色社区4个。8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省控、市控、县控、交界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5109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745人;全县男性人口264761人,女性人口246184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00(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15102人;死亡人口4726人。

  2010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不含私营)为84593万元,增长1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8171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48.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9平方米。

年末全县共有敬老院14所,床位总数达到了1337张。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五保对象547人,已集中供养对象483人,城镇三无对象109人,已集中供养10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8.3%

 年末企业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814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27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6255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4780人。全县共有低保对象12749人,其中城镇577人,农村12172人,城乡月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为360216/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按累计法计算。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根据国家新的统计调查方案,连锁企业的分支机构不在全县统计范围之内。

(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户籍人口口径计算。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