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山乡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1年上半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基础建设年”工作目标,立足我乡区位、资源、人文优势,以“旅游兴乡、华侨活乡、文化强乡、集乡建镇”为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乡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促增收,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推进乡域经济发展
旅游现代化进程加快。一是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巨大突破。引进8000多万元侨资的清真禅寺改扩建工程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上半年破土动工,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目前,地质勘探工作已如期完成,水管、电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二是旅游发展规划取得巨大突破。“阜山侨乡风情旅游线路策划和开发规划”已完成,以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为载体和内涵,以清真禅寺景区为核心,组织串联李山纵览、巨烛长明、玉带红鲤、裕堂别墅、安店老街、周氏祠堂、陈宅“七星村”、朱岙殿、百丈飞流和大奕平湖等阜山主要景观的阜山侨乡风情生态游一日游逐步成型。三是旅游宣传深入推进。加强与侨报、丽水日报、青田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提高了清真禅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2011上半年的阜山乡旅游宣传专版已经分别在青田《侨乡报》和《丽水日报》上发布。积极策划旅游主题活动,上半年成功举办“白衣丞相”出巡活动和清真禅寺庙会旅游节,吸引了大批温州、丽水等地的游客慕名观赏。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一是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在前王、叶处、岗下等村建立了面积1000亩的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安店至周宅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二是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邀请专家对阜山土质营养含量进行检测,建立阜山“土壤养分”库,科学指导农业施肥。“七源”农业基地引进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田间管理,采用杀虫灯、灭虫器等先进病虫害防治器械,粮食产量、品质大大提升。三是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着力推广稻田养鱼模式,积极引导玉带溪主干流沿线农户开展稻田养鱼,建设稻田养鱼精品园区。
二、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建设扎实有效。一是大力开展村庄整治。确定周村、岙底、岭峰为今年整治村,重点改造环境卫生、道路硬化、拆建临时棚、露天厕所、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二是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利用乡环境整治日活动,组织乡干部、青年志愿者、村保洁员全面清理村内、村庄连接处的积存垃圾、死角垃圾,玉带溪各河段积聚的垃圾。以前王、岗下两个村为“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引导全乡各村有效解决环境卫生建设中存在的垃圾乱倒、柴草乱放、卫生无人清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现状。三是大力推进环境“净化”项目建设。阜山污水处理池建设接近尾声,污水管道填埋已全部完成,污水处理池主题工程着手封顶,整个工程预计将在6月底全部完成。阜山生态公墓建设稳步推进,墓区山体平整及进山道路路面平整工作已经完成,土地政策处理正加紧落实。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安店至岙底公路已完成路基平整工作,沙石、水泥、灌注机等材料、设备、人员已全部到位,路面硬化将按两头同时推进的方式全面展开。吴庄至垟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紧锣密鼓全力推进,上半年完成路面硬化3公里。双尖后至下北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小令至阜山公路的路基新建和阜山段的路面硬化工作基本完成,道路养护工作有序开展。周洋公路、乌云山公路的所有施工项目全部完成,等待上级质量鉴定和验收。
三、重民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民政优抚工作不断夯实。农村贫困户、弱势群体和孤寡老人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照顾,全乡农村低保复查扩面后,通过复查共有低保户364人,五保48人,落实低保金255927元,五保金99078元,低保慰问金46020,困难群众慰问金30500元。审批落实4户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34650元。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不断完善敬老院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了“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
教育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大力开展省级“体育强乡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群众体育活动动场所,全乡21个行政村均配备一套一套体育活动器材,建立一个体育活动中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完善教师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育质量稳步上升,教学成效显著。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平台,实施乡村远程教育,积极组织全乡群众学习农业科技,增强致富能力。
四、保稳定,以信访安全为重点,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全乡综治维稳工作网络体系,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综治工作责任,与各村(居)委会、乡直各单位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及时收集各类不稳定因素,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未萌”状态。上半年,全乡排查解决矛盾纠纷42起,接待、解决群众来信来访29人次,调解率达100%。
五、抓班子,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狠抓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围绕“择优选举、活力选举、阳光选举、和谐选举”的目标要求,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严把好“四关”:一是把好村民代表产生关。二是把好选民等登记关。三是把好推选关。四是把好正式选举关。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全乡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干部142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69名,村经济合作社成员138名。
狠抓创先争优开展。在全乡21个党支部中广泛开展党员互动点评等活动,通过采取党员之间互相学习点评工作中优秀的经验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使党组织个个谋先进、学先进、创先进,党员人人想优秀、争优秀、当优秀。
2011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乡将继续坚持“旅游兴乡、华侨活乡、文化强乡、生态立乡,撤乡建镇,把阜山建设成为宗教文化生态旅游集镇”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发展,确保农民增收,努力建设和谐美丽新阜山,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
一、三大产业齐抓并举,稳步推进有突破
开拓农业增收新途径,探索新型特色产业。规范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扩展“七源农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竞争力。发展金竹垟名贵中药材藏红花种植基地;打造周宅高山蔬菜种植园;扶持阜山村叶处茶叶基地,扩展种植面积,形成产业发展;继续抓好千亩无公害优质米基地的继建工作和油茶改种工作。
促进阜山旅游新飞跃,深度开发旅游产业。以“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硬件质量,盘活阜山旅游资源。继续争取更多的公益资金尤其是侨资投入旅游建设项目中来,吸引业主参与我们的旅游事业建设。一是突出重点,以清真禅寺景区为重点,对全乡的民俗风情和山水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手,培育壮大我乡旅游业拳头产品和特色品牌。二是培育亮点,不断挖掘、整理、包装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民间工艺、乡村旅游四大特色板块。继续投入人力物力,对裕堂别墅、安店老街、陈宅“七星村”、朱岙殿等景点进行修复和开发。结合“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创建活动,在牌坊处修建“观海亭”、“松雨亭”,增加旅游景点。
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不断完善求提高
按照规划建设玉带溪景观工程,绿化和彩化玉带溪周边村庄容貌,提升村庄品味;持续推进阜山乡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场建设,全面推进我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中整治街道乱摆摊、乱搭蓬、乱占道的“三乱行为”。高标准完成县下达危旧房改造(修缮)任务,努力推进阜山中心村建设,从而有力地提升我乡总体居住形象和人居环境。
三、深入扎实改善民生,统筹谋划筑“和谐”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强农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房屋保险的参保发动工作,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工作。继续扩大低保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弱势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救济救助力度。
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利用暑期抓好教育硬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按1类标准补充音、体、美、图书、科学实验等现代教育教学装备,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继续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积极参与政府主办的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好文化队伍进农村活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收集普查工作,充实完善档案。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树立综治工作“一盘棋”思想,继续增强“守土有责”意识,全面落实维护稳定的责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置各种社会矛盾,重点调处项目建设和政策处理中产生的纠纷,不断深入调查研究,想方设法,落实合理措施,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同时兼顾投资项目建设的全局利益,在保持稳定中推进项目建设。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六五”普法的宣传教育和资料整理工作。
四、打好“侨牌”凝聚侨心,“以侨引侨”促发展
高度重视侨台工作,进一步做好华侨要素回流。一是探究华侨文化,弘扬华侨精神。按照既定规划,继续加强华侨故居、古迹和文物的修缮、发掘工作,把阜山华侨“敢闯敢冒,勇于拼搏”的宝贵精神财富陈列住、维护好、价值体现出来,继承下去。二是凝聚侨心,打好侨牌。持续做好华侨的服务工作。要密切联系华侨,及时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桥梁;要经常关心侨眷、侨属的生活工作情况,给华侨回乡创业创造最宽松的环境。同时要做好出国就业谋生人员的服务工作,简化手续,方便办事,热情服务。三是做好华侨要素回流。继续做好华侨要素回流,积极鼓励华侨回乡投资,争取更多的侨资,进一步引导侨资参与旅游事业的建设,鼓励侨资融入到更多的建设领域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