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2月27日在阜山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
阮崇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阜山乡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阜山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回顾前一年的工作,确定2008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动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拼搏奋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阜山!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阜山乡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乡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旅游兴乡、华侨活乡、文化强乡、生态立乡,撤乡建镇,把阜山建设成为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强镇”发展战略,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实施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清真禅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陈宅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30强,阜山乡被评为省生态乡镇,开工建设小令至阜山公路等十件重点工作实现了年度目标,为阜山的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就全年工作做简要总结:
一、着力实施统筹发展战略,经济综合实力又好又快发展。
07年农业总产值达2080万元,较去年增长10.5%;人均纯收入达4550元,增长7.1%。粮食生产实现稳中有升,播种面积为7451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粮产总产量达320万斤,较去年增长3.5%。强化农业开发基地建设,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全乡农业发展。在坑边、岗下、前王等村建立了千亩无公害优质大米基地,积极推进规范化稻田养鱼建设,全乡稻田养鱼面积达到2000多亩;专业养殖初具规模,全乡养羊、养鸡、养猪等各种专业养殖户达55户(其中今年新增15户)。新建、修复水渠6条,直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完工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07年全年实现工业产值4250万元,较去年增长11%;完成工业税收22万元,同比增长10.85 %。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矿山、小水电等资源,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我乡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通过六个“打造”,全面推进阜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打造旅游阜山,引领和谐阜山建设
以清真禅寺景区开发为龙头,全面带动百丈际、陈宅七星村、玉带溪、安店老街、陈瑛故居等景点建设,形成阜山大旅游的氛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0余万元,游客人数达37万元余人次。
11月22日,阜山清真禅寺创建国家AAA级景区顺利通过省评定组的评定,成为继石门洞后我县第二个国家AAA级景区。今年,清真禅寺创建“AAA”级景区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重点项目,在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清真禅寺寺前休闲广场、周边道路网建设、清真禅寺办公楼等工程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二期工程建设。一是投入50余万元对广场周边进行绿化和广场附属的建设,工程已于5月份完工;二是投入100多万元对寺庙内部进行修缮;三是总投资3000万元的清真禅寺周边民居拆迁工程暨朱庵旧村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设计和协调工作,正进行项目上报审批工作;四是投入大量人力,做好寺前部分地块的土地政策处理扫尾工作,为开工建设功德桥、外山门项目扫清障碍;五是组织阜山片村两委干部,对清真禅寺后山征地进行前期调研,进行后山总体开发工作;六是在做好主体景区建设的同时,做好周边景点的开发工作,陈瑛故居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投资100余万元的周宅周氏祠堂(迎龙书院)改建工程已于07年底完工;陈宅七星村的旅游资源正按照规划进行开发中。初步形成了以清真禅寺为龙头,玉带溪为龙身,迎龙书院、陈瑛故居为两翼,陈宅七星村为龙尾、百丈漈为龙舌,朱岙殿为点缀的集宗教文化、古建筑、生态资源的旅游线路。
同时,陈宅七星村在07年10月份入选浙江省美丽乡村30强。
(二)打造文化阜山,促进和谐阜山建设
1、文化工作。
深入开展“文化阜山”建设,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群众娱乐活动场所进一步健全,投入10多万元对乡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休闲广场的文化活动设施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两个村级图书室,各村均配备了影像室,各村文化活动室面积均达100平方米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文化队伍不断壮大。老年健身舞、交谊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参加对象越来越多,广场群众活动十分活跃;建立了鱼灯队、秧歌队、腰鼓队等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组织了健身气功队参加县比赛,开展了3次“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对全乡21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进行了全面勘查,确定了84处文物古迹遗存点。编制完成了乡历史文物保护规划。组织了全乡各村群众文化队伍在阜山文化广场进行文艺汇演。
2、基础教育工作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投入10万元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完善了教师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教育质量稳步上升,教学成效显著。投入8万元改建了学校食堂,投资100万元进行了学生宿舍楼建设,完成了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操场平整工作,投入70余万元对乡中心幼儿园、中小学教学楼进行全面修缮。组织开展了阜中80周年校庆筹建工作,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各项工作均进行的十分顺利。校友捐款十分踊跃,在07年9月份校庆筹备委员成立仪式上,就收到首批捐款220余万元。
3、精神文明工作
一年来共投入资金10万元,用于日常的工作经费。07年对主要街道和集贸市场的破损垃圾箱进行了更换,设立了4个垃圾中转站,每个村均配备了专门的卫生保洁员,乡里每年投入4万多元进行垃圾的集中清运工作.红富洋村和坑边村新建了两个水冲式公厕,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公厕的卫生管理。阜山片14个村的道路均实行了硬化,主次街道和路巷口都设置了路灯。道德风尚较好。全年没有婚丧事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活动现象,没有发生非法建造寺观教堂现象。组织了阜山妇女腰鼓队在10个村巡回表演,结合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等内容进行宣传,在每个村都建立了科普宣传栏和阅报栏,每个村均建立了文体活动室,阜山片各村都落实了业余宣传员。
(三)打造生态阜山,推进和谐阜山建设
积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乡干部共同抓的齐抓共管的格局。针对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科学地制订了《阜山乡生态乡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开展创建工作。广泛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认识,增强全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创美好家园。宣传执行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大力推广环境保护先进科技成果,积极宣传和普及植树造林、水土保护、绿色农业。
(四)打造集镇阜山,提升和谐阜山建设
集镇规划紧锣密鼓地进行。开展撤乡建镇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做好规划工作,筹集资金30万元开展了阜山乡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整个图纸编制工作已完成,并在乡人大主席团会议上审议通过,正在上报县政府批复定稿。做好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设用地的建议上报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审批制度,科学、合理的协调好土地建设与保护工作。交通网络进一步健全。投资1850万元的县重点项目——小令至阜山公路,已于07年11月12日开工,该工程的建设将于阜山今后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乡内各条康庄工程进展顺利,岭峰、石门公路已完成工程验收工作;七源公路已完成质量鉴定工作;乌云山公路从4月份开工建设至今已完成路基3公里;洋村公路、圳下公路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周洋公路新建路基2.6公里已完成,07年11月份开始进行路面硬化工作;周宅至岙底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图纸设计工作已完成。集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深入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投入36万元对坑边、西溪坑、周宅等村的自来水工程进行了改扩建。广电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全乡21个行政村均已完成有线电视的开通工作。新建通信基站2个,全乡所有的行政村均实现了网络覆盖。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对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庄实行每年补助3000元的优惠政策;投入10余万元,对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环保化改造;筹集资金新购置了近100个垃圾箱,免费发放到各村使用。按时完成双溪A类地质灾害点治理工作,并顺利通过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验收,使双溪村的108户459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五)打造平安阜山,保障和谐阜山建设
认真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今年实现参保人员8377人,参保率为85 %。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实行责任医师联村制度,开展居民健康知识讲座,各村均设立了健康宣传栏。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以和谐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开展“平安阜山”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认真细致做好信访工作,组织干部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进一步配齐配强村级调解队伍,及时掌握社会动态,着力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责任体系,加强监管工作,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
(六)打造侨乡阜山,实现和谐阜山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以陈宅为重点,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陈宅村开展了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和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验收工作,并被评为市级文化村称号。“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开展顺利,红富洋、朱岙两村被列入为整治村项目,全年完成了河道清理、卫生整治、兴建公厕、道路修理等项目,两村均已顺利通过验收工作。
二是重视侨务工作。认真做好侨联会、台联会自身建设,积极为华侨服务。在华侨节期间,积极做好“华侨回家看看”活动,组织了30余名侨界知名人士回乡参观,为华侨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朱庵村的旧村改造项目在华侨大会上与阜山籍华侨签定了意向书。在阜山至小令公路建设和阜中80周年校庆的筹备中广大华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已捐赠给阜中校庆300多万元和阜山至小令公路150多万元。
三、其他社会各项事业得到稳步推进
科技方面,实施了无公害优质稻米和岗下贡枣等科技项目建设,推广应用富硒稻米、规范化稻田养鱼等高新技术。民政殡改方面,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年共累计发放低保金31万元,各种救灾救济款15.65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8350元。小康扶贫方面,进一步加强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对全乡1500以下低收入农户进行全面摸底,严格审查,确定了82户帮扶对象,采取一户一干部一对策的帮扶对策。落实了38户网上华侨认扶我低收入农户,并在华侨大会“回家看看”活动中全部被认扶。通过帮扶,至年底全乡82户1500收入以下低收入户全面基本实现脱贫。认真做好小规模自然村农户的下山脱贫工作,全乡17个10户以下的自然村全部进行了下山脱贫项目申报。劳动就业方面,积极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武装及双拥方面,紧紧围绕应急作战准备这个中心任务,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认真做好落实完成好2007年度征兵初检、复检、政审走访、定兵送兵有关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好基层人武部规范化建设,今年被市县指定为验收单位,并通报表彰。普法与依法治理方面,积极运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保证普法工作有效开展。财政管理方面,
认识执行各项财政制度,乡财政保持年收支平衡。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干事政府”形象。
一是以和谐家园主题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干部开展了十七大精神、八荣八耻教育、和谐家园主题教育学习,提高干部自身的执政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二是深入实施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执行了上下班签到制度和“住村联心”制度,完善出差、请销假制度,规范365便民窗口,进一步完善全程办事代理制、民情日记制度和“双十事”制度,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改善。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定期对干部进行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四是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组织领导干部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破解难题,切实解决农村群众难点热点问题。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了乡镇全员岗位管理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试点工作。围绕建立精干、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这个目标,乡党委政府结合本乡实际,经过前期的充分宣传发动,开展了全乡的乡镇全员岗位管理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在试点中,共有10人参与中层竞聘,占干部人数的62.5%,竞聘中层职位4个;16名干部职工参与双向选择,录聘15人,录聘率达93.5%,一名干部待岗。
三是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准备工作,及时掌握各村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