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增速虽有所放缓 但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改善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我县克服水电行业产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实现克难前行,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但经济发展质量正在逐步改善。
一、前三季度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产值: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96.17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排名全市第8;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55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排名全市第8。
工业投资: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投资完成25.44亿元,同比下降5.0%,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16.88亿元,同比增长6.3%,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5.39亿元,同比下降4.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31.8%。四项指标增速分别排名全市第7、第5、第8和第5。
质量效益:前三季度,全县高新技术增加值完成15.84亿元,同比增长18.7%,排名全市第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完成12.34亿元,同比增长13.1%,排名全市第7;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7.59亿元,同比下降10.8%,排名全市第10; 新产品产值完成178.26亿元,同比增长15.6%,排名全市第7。
工业平台:前三季度,全县共完成工业用地开发300亩,工业用地出让412.18亩,完成闲置工业用地盘活244.79亩,完成闲置厂房盘活14.96万平方米,完成标准厂房建设3.3万平方米。
节能降耗:前三季度,全县工业用电量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工业用电量增速排名全市第5,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87%,轻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57%。
前三季度青田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序号 |
指标 |
青田 |
缙云 |
||||
完成值 |
增速 |
市排名 |
完成值 |
增速 |
市排名 |
||
1 |
规上工业产值 |
296.17 |
6.5% |
8 |
219.40 |
8.9% |
4 |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64.55 |
5.0% |
8 |
44.12 |
7.3% |
4 |
3 |
工业投资 |
25.44 |
-5.0% |
7 |
21.00 |
30.1% |
3 |
4 |
制造业投资 |
16.88 |
6.3% |
5 |
16.81 |
15.7% |
3 |
5 |
工业技改投资 |
15.39 |
-4.0% |
8 |
16.18 |
8.5% |
7 |
6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1.98 |
31.8% |
5 |
6.02 |
24.2% |
6 |
7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
15.84 |
18.7% |
5 |
20.88 |
13.6% |
7 |
8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
12.34 |
13.1% |
7 |
30.31 |
8.8% |
9 |
9 |
新兴产业增加值 |
7.59 |
-10.8% |
10 |
2.40 |
13.1% |
4 |
10 |
工业园区规上产值 |
263.68 |
5.8% |
8 |
89.20 |
19.9% |
1 |
11 |
新产品产值 |
178.26 |
15.6% |
7 |
86.55 |
18.8% |
5 |
12 |
出口交货值 |
13.86 |
22.5% |
4 |
40.94 |
26.7% |
3 |
13 |
工业用电量(千瓦时) |
5.88 |
9.4% |
5 |
7.01 |
-17.6% |
9 |
二、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工业指标“喜忧参半”
“喜”的是反映工业经济质量的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产品产值实现178.3亿元,同比增长1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15.84亿元,同比增长18.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12.34亿元,同比增长13.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实现1.98亿元,同比增长31.8%,工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连续19个月实现正增长。
“忧”的是反映工业经济总量的指标增速持续下滑: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96.2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4.55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投资实现25.44亿元,同比下降5.0%,工业技改投资实现15.39亿元,同比下降4.0%,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在低位徘徊,连续9个月负增长。
(二)经济增长新动能逐步集聚
前三季度,新动能培育成效明显。一是企业小升规(新上规)进展顺利,截止目前,3家企业成功上规,累计实现产值1.35亿元,全年预计可有14家以上企业上规,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二是企业上市步入快车道,起步股份成功登陆上海A股市场,三辰电器成功在新三板实现上市,全县已有3家工业企业成功上市,通过前期调研,预计未来五年可有12家企业具备上市条件;三是新产品开发引领全市,三季度全县新产品产值率60.2%,继续排名全省前列,全市首位,瓯青机械成功获得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四是工业招商取得新突破,包括江苏新长江(中国企业500强)、宇电阀门、华唯机械、绣山管业等在内的大项目相继签约,引进中小项目113个(通过产业准入会议);五是众创空间实现省级“零突破”,侨乡众创孵化园晋升省级众创空间,继安特小微企业园之后,青田小微企业发展创新迎来新战场,这些都将成为支撑青田生态工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前三季度,我们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腾笼换鸟、节能降耗等工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一是出台《青田县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7-2020)》,为我县不锈钢及深加工、时尚鞋服、阀门铸造和特色产业等传统产业明确改造提升路径;二是腾笼换鸟工作进展顺利,连续两年被评为省“腾笼换鸟”工作考核先进县(市),提前完成闲置厂房盘活(盘活闲置厂房14.96万平方米)、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6.11万吨)、“低小散”行业整治(完成整治110家)等年度任务,完成闲置土地盘活阶段性任务(盘活闲置土地244.79亩),起步股份成为全市第二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三是阀门行业整出新动能,由我县核安核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依托单位的浙江省核电阀门产业技术联盟成功入选2017年浙江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前三季度阀门行业实现产值23.9亿元,同比增长23.63%,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均已超过整治前,实现了量质齐升;四是节能降耗倒逼企业转型,完成34个节能、节水项目技术改造,6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1家企业完成省级绿色企业创建(起步股份),1家企业正在进行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神飞利益),预计全年可完成市里下达的节能降耗任务。
(四)精准服务走出扶工新路径
始终把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精准服务企业“1540”“店小二”模式。一是持续推进“克难题补短板合力扶工”行动,积极发挥生态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优势, 前三季度,共召开联席会议7次,形成专题会议纪要6份,实际解决企业问题25个。二是制定出台《青田县“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方案》,建立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并于7月底前完成对全县183家规上企业的全覆盖,累计走访企业250家,走访人次达到800次,收集企业问题100个,实际解决80个。三是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9个办理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其中零上门事项8个,提交材料精简率达到50%。。
三、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三季度,虽然工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在稳步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是主要经济指标下行趋势明显,完成全年任务的压力巨大;二是工业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三是青田生态工业进一步提质的空间狭窄,尤其是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等发展新动能尤显不足。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要实现“全年红”,我们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存量企业持续减少。183家规上企业中,19家企业停报,全年将减少产值15亿元以上,累计减少增加值3.5亿元,再加上17家企业下规(相比去年),累计减少增加值2.33亿元(历年最高值合计),综合两方面因素,统计库中累计减少的36家规上企业将影响产值32.7亿元以上(其中17家下规企业历年最高产值累计可达17.3亿元),造成全年增加值6.5个点的损失。
二是投资项目严重不足。工业投资方面,在库项目89个,剩余总投资不足15亿元,特别是大项目严重不足,无法填补三溪口、天然气输气管道等5亿元的缺口,后三个月工业投资同期数月均5.6亿元;制造业投资方面,在库项目75个,剩余总投资不足6亿元,后三个月同期数平均为4.4亿元。
三是新兴产业新动能不足。今年,我县新兴产业增加值连续负增长,且负增长幅度始终达到两位数,一方面是因为列入新兴产业增加值统计目录中的24家企业中,两家企业停产,8家企业负增长;但关键是新兴产业类型的企业严重不足,24家企业仅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13.1%,未来三年小升规(新上规)企业行动计划中,可列入新兴产业统计目录的企业也不多。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四季度,完成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7.5%、工业技改投资13%”的目标任务,压力巨大,为更好推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我们将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点做好“引优升规”扩充总量
抓住温州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利用东源五星、高湖徐岸等成熟区块以及船寮、油竹、温溪等闲置厂房、闲置土地,择优引入与我县产业配套的企业。积极落实“小升规”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阀门重组企业(高湖镇、东源镇)、青商回归企业(温溪镇)、砂石料企业(砂办)等,在已入库3家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企业升规跟踪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欧亿佳、远足鞋业、万鑫阀门等14家企业的新上规(小升规)工作。
(二)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开工
重点推进船寮戈溪、东源五星等平台建设步伐,谋划北坑-大坑的开发利用,为军民融合产业园等新项目引进提供发展空间;继续发挥联席会议等制度优势,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题,确保科科阀门、华唯机械、天章股份、浙江万运等一批新项目如期开工,继续做好瑞浦科技扩能、船寮不锈钢产业园、泰朗钢管技改、起步百亿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工业技改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加快上马一批风电、光伏等能源类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能在下半年回正,扭转工业投资持续负增长的局面。
(三)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继续打好‘四换三名、节能降耗、“两化”融合、行业整治、企业综合评价’等转型升级组合拳,确保“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省制鞋业机器换人和省“零土地”技改等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力促我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切实落实“1540”“店小二”服务模式
积极落实“1540”“店小二”服务模式,深入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充分发挥生态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的作用,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题,帮助企业解决一批问题,努力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
戴华森 朱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