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田县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率已达21.44%,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成为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青田县聚焦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探索多样化助餐模式,其中春满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形成的订餐、配餐、送餐等服务标准,近日更被吸纳到《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指南》国家标准中,为全国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青田方案”。
中午时分,鹤城街道春满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饭菜飘香。红烧排骨、清蒸鱼、时令蔬菜、紫菜蛋汤等菜品整齐摆放,88岁的徐修平老人正和几位老友边吃边聊。“这里的饭菜软烂适口,13元两荤一素,营养又实惠。”徐修平笑着说,自从有了这个助餐点,他几乎每天都来,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能和老伙伴们一起聊聊天。
该中心针对不同年龄段老人实行阶梯式优惠:60岁以上老人一荤一素仅需12元,70岁以上老人只需10元;两荤一素一汤套餐,70岁以上老人也只要13元。同时配备专业营养师,根据季节变化和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周制定低盐、低糖的营养食谱。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中心还提供精准送餐服务。
刘康是春满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送餐员,每到饭点,他都要驾驶着印有“侨乡养老管家”标识的专用电动车,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热腾腾的午餐。当天,刘康的第一站是93岁独居老人陈桂霞的家。
“陈奶奶,您的午餐到了!”刘康轻轻敲开93岁独居老人陈桂霞的家门,熟练地从保温箱中取出餐盒。
“最近身体怎么样?降压药按时吃了吗?”刘康一边递上餐盒,一边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陈奶奶接过餐盒,感动地说:“多亏了你们天天送饭,我这腿脚不方便五年多了,自己做饭实在困难。你们送来的饭菜不仅热乎,还特别合我口味。”
刘康介绍,春满园的送餐服务采用智能调度系统,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在两小时内收到热腾腾的饭菜,在送餐的同事还要细心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家属或社区医生,让这项服务既暖心又安心。
作为青田县“原居养老”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核心实施单位,春满园养老服务机构在老年助餐服务领域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服务模式。该机构创新打造的“中央厨房+社区配送+入户送餐”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山区老人就餐难题。在此次参与《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指南》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春满园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四统一”标准(统一食谱、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成功纳入国家标准体系,为全国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青田样板”。
春满园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刘树旺介绍:“我们不仅确保老人吃得安全,更要吃得好。针对慢性病患者还提供个性化餐食,并创新推出上门烹饪服务。”
自2016年起,该机构积极参与各级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试点和标准制定工作,先后主持制定丽水市《养老管家服务与管理规范》《山区居家养老流动服务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参与《浙江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营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制定等工作。2022年,其提出的“原居养老”成功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并获得高分评价。
刘树旺表示,通过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机构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这些标准化成果不仅保障了机构自身的服务质量,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有效助推了养老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县60周岁户籍老年人口达12.5万人,面对新时代老年人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县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青田通过建设村社食堂、中心食堂,引入优质餐饮企业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老年助餐服务点位84个。而《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指南》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居家养老服务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春满园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示范效应,有力推动了全县老年助餐服务向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青田县民政局副局长周剑锋表示,下一步,青田县将全面推广“原居养老”服务模式,深化标准化成果转化,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为全县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