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县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 >建议提案 >政协委员提案
首页
关于政协青田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02652387/2025-138683 发布机构: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5-06-24 09:38:54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县政协农业农村委:

您们提出的《关于缩小收入差距要做足“四篇文章”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做好杨梅、油茶、稻鱼三大支柱行业,增加经营性收入。2025年在杨梅产业重点乡镇,新发展杨梅设施栽培基地,完善基地内基础设施2000亩,提升杨梅产量1000吨以上,带动2200余“梅农”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依托县农旅投公司、杨梅产业协会和强村公司组建杨梅销售运营团队,建立标准化收购体系,实行统一定价、集中储运的运营模式。新建杨梅采后分拣包装车间,施行分级包装销售,带动6000余梅农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2025年在油茶产业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完成油茶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2万亩,带动3000余名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推行“国企生产背书+强村公司收购+农户种植”的合作产销模式,以高于市场价10%进行收购,依托各级国企渠道进行统一销售,带动3万林农人均增收2000元。2025年新增稻鱼共生种植面积14400亩,带动农户参与种植4800人,亩均收益8000元。举办农遗良品展销会,为农民提供销售展位80个以上,发放助农消费券30万元以上,助推农产品销售500万元以上。

二、提升农民技能,增加工资性收入。探索开展订单式用工服务。由县强村公司对接用工需求,统筹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用工信息不对称问题,为500人匹配就业需求,带动人均增收4万元。

实施项目联建促增收行动。在全县范围内筛选不少于5家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的施工企业,由各乡镇(街道)随机抽取1家与强村公司组成联合体,承担投资总额不超过400万元的村级小微工程,就近组织当地农民务工就业。提升技能促增收,根据市场需求定期开展特色产业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居民就地就业能力,每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和实用人才培训1000人次,工资性收入提高15%。加快建成大国农匠示范基地、稻鱼共生种质资源生态保护园建设、科研中心等项目,提供种养、保洁、保安等岗位300余个,带动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三、加强政策扶持,增加转移性收入。新发展杨梅设施栽培基地1000余亩,经验收达标后,按每平方米50元标准兑现产业扶持资金,计划补助资金3000万元以上。,以良种良法完成油茶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2万亩,对油茶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给予补助1500元/亩,预计补助资金超1000万元。新增规模以上稻鱼生产主体20个以上,面积2800亩,实施亩均420元的产业奖补政策,全年累计发放专项扶持资金117.6万元。实施工会消费促增收行动。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各基层工会从原人均500元的对口消费帮扶经费中切块安排 250 元专项列支我县农产品消费帮扶经费,通过强村公司集成选品,带动增收200万元以上。

四是盘活闲置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以浙江义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发展蔬菜产业。通过公司自营基地和“公司+农户”合作两种模式,在阜山、章旦、贵岙等乡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8000亩,其中公司自营核心示范区5000亩,辐射带动农户订单种植3000亩。以亩均450元标准流转土地,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使土地租金收益超200万元。

承办人:陈光泽

联系电话:0578-6512073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25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