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官庄源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阶段应进行公示,接受公众对建设项目有关情况的问讯,为此,现将青田县官庄源综合治理工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青田县官庄源综合治理工程
(2)建设单位:青田县水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行业类别:E4822 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
(5)项目地址:青田县腊口镇和舒桥乡
(6)工程投资:10276.96万元
(7)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治理河道总长9.82km,其中新建堤防2.95km,新建护岸5.4km。新建堰坝2座,改造堰坝5座;河道沿线新建过水箱涵7座;新建绿道总长11.38km,其中舒桥乡段8.63km,陈山埠段绿道长2.75km;官庄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9hm2。封育治理950hm2(河道入口流域标识牌1处,封育标识牌5处),溪沟治理(包括拦砂坝2座,修建引水渠道806m)。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取得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复(青发改审[2021]1号,项目代码2020-331121-48-01-153541)。
二、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生态系统分区为:农业生态系统,植被包括农作物和林业植被,以农作物为主,林业植被主要是村庄四旁树;因此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耕地、农作物、树等人工植被、野生动物及水土保持设施。具体见表1。
表1 本项目沿线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 保护目标概况 | 保护内容 | 位置 |
耕地 | 工程临时占用耕地范围 | 耕地的数量 和质量 | / |
植被、农作物 | 项目沿线农业生态系统,植被包括农作物和林业植被,以农作物为主,林业植被主要是村庄四旁树等; | 植被覆盖率、农业生产 | / |
水土保持 | 临时占地范围,主要为耕地等。 | 水保设施及耕地保护 | 弃土场及表土堆场等临建设施 |
野生动物 | 流域内共有鸟类15目40科162种,爬行类3目9科30种,两栖类2目5科18种,鱼类3目4科40多种。 | 野生动物 | 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附近林地生态区 |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沿线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饮用水取水口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经调查,项目沿线的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官庄源(十七都),见表2。
表2 本项目地表水体保护目标
序号 | 保护水体 | 水功能区 | 水环境功能区 | 起始断面 | 终止断面 | 执行水质标准 |
1 | 官庄源(十七都) | 十七都青田源头水保护区 | 保留区(源头水保护区) | 凉亭前 | 官庄水库 | Ⅰ |
2 | 十七都青田饮用、农业用水区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准保护区) | 官庄水库 | 陈山渡 | Ⅱ |
官庄源涉及腊口镇西部水厂山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部水厂山塘位于腊口镇瑶均村,山塘通过水泵进入西部水厂,经过滤、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处理后,通过管线接入腊口镇。供水服务范围为腊口镇规划区域,包括武埠、石帆、虞宅、腊口等12个行政村。规划供水人口近期约2万人,远期人口3万人。
3、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施工区200m区域范围内的居民,具体见表3。
表3 项目周边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 目标 名称 | 坐标 | 保护 对象 | 保护内容 (人口) | 环境 功能区 | 相对方位 | 相对最近距离/m | |
X | Y | |||||||
1 | 王岙行政村 | 120°6′13.44831″ | 28°26′6.72075″ | 村庄 | 650 | 环境空气二类区; 声环境2类 | 东、西 | 5 |
2 | 叶店行政村 | 120°5′30.80476″ | 28°25′44.62463″ | 村庄 | 535 | 西 | 5 | |
3 | 叶村行政村 | 120°4′47.19848″ | 28°25′42.15270″ | 村庄 | 462 | 北 | 20 | |
4 | 舒桥行政村 | 120°3′53.51139″ | 28°25′37.44060″ | 村庄 | 2137 | 北 | 50 | |
5 | 舒桥希望小学 | 120°3′47.25433″ | 28°25′38.56069″ | 学校 | 171 | 北 | 50 | |
6 | 丁埠头自然村(隶属舒桥行政村) | 120°3′21.56918″ | 28°25′35.85308″ | 村庄 | 503 | 南 | 10 | |
7 | 罗西行政村 | 120°3′28.63733″ | 28°25′41.68527″ | 村庄 | 746 | 北 | 10 | |
8 | 章岙行政村 | 120°4′8.38123″ | 28°26′15.40386″ | 村庄 | 300 | 东、西 | 10 | |
9 | 章巷自然村(隶属九源行政村) | 120°5′33.31499″ | 28°26′35.10200″ | 村庄 | 200 | 南、北 | 10 | |
10 | 瑶均行政村 | 119°59′32.70518″ | 28°24′40.14630″ | 村庄 | 1074 | 北 | 50 | |
11 | 武溪自然村(隶属武埠行政村) | 119°58′28.14548″ | 28°23′40.35664″ | 村庄 | 260 | 南 | 50 | |
12 | 陈山埠自然村(隶属武埠行政村) | 119°58′3.54211″ | 28°23′31.22211″ | 村庄 | 474 | 南、北 | 30 | |
13 | 塘寮自然村(隶属高坟岗行政村) | 119°58′5.74367″ | 28°23′26.81900″ | 村庄 | 1250 | 南 | 10 |
三、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情况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临时用地和弃土对陆域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区陆生植物主要为工程沿线地带现有植被将受到破坏。经调查,河道两侧的现有植被主要为一些野生水草等,在评价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植被产生长远的破坏性影响。施工结束后,只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除了永久用地外,其他地表可以恢复为绿地。工程临时用地区主要用于施工临时堆土和施工布置,施工结束后,亦可恢复绿地。
2、水土流失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大规模土地平整和基坑开挖,必然扰动现有地貌,使大量表土裸露呈松散状态,抗蚀能力减弱,致使土壤侵蚀模数增大,加剧区域内水土流失趋势。同时,施工中大量散状物如砂石、水泥堆积产生的扬尘,混凝土养护工程等均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尽量缩小开挖面积,降低开挖面坡度,尽量做到随挖、随整、随填、随夯、随运,减少松土储量,争取各工程区挖填方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弃方,避免弃方外运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在采取本次评价提出的措施后,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施工场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施工前期,随着施工期的进展,水土流失将大大减小,其影响也将逐渐减弱。
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本工程通过对新建堤防护岸、生态修复等工程,可以提高官庄源流域防洪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建设运行对官庄源的水文情势响较小。
工程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车辆及设备冲洗废水、基坑废水、河道土方开挖等施工泥浆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
施工期施工废水全部经收集和预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租用民房的化粪池收集后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营运期驿站、公厕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能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经化粪池处理后进行农田灌溉,禁止外排进入水环境。
由于通过生态修复、新建生态湿地等工程措施,项目运营后将提高官庄源流域的水体水质,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同时,生态湿地的建设实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对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工程本身并不产生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物均为外来物质进入河道引起。因此,防止污染源进入施工区域地表水体,从源头上控制其对治理河道的污染,从而避免河道整治对地下水的污染,将污染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为了防止施工期产生的废水进入地下水环境中,对各类施工废水均进行收集处理,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直接外排,施工期不设置临时施工营地,施工人员采取租用民房居住,生活污水经租用民房的化粪池收集后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外排。隔油沉淀池应采取黏土铺底,水泥硬化防渗措施。工程施工区域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场所应设置一定防渗区域,防止淋渗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工程施工活动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源自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回填、堆放和车辆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时排放的燃油机械废气等,主要污染物为TSP、PM10、SO2、NOx等,在采取洒水、设置围挡等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
6、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土方开挖等工程施工产生的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项目施工区域四周分布有多处敏感点,部分敏感点距离工程施工场界很近。施工噪声将严重影响敏感点所有居民的生活,为减少项目施工对敏感点的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因此本评价要求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施工临敏感点一侧设置围挡或移动式隔声屏障,并对施工机械采取消声减振措施。
考虑到建设期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作为建设施工单位为保护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应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在施工中做到定点定时的监测,夜间禁止施工,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也将消失。
7、固废影响评价
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沉淀池污泥和隔油池浮油。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应尽可能回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量;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应运至泾县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严禁乱丢乱弃,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弃土方及时运至临时弃土场,尽可能回填使用,无法回填的送至指定地点处理进行综合利用,不得随意倾倒。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机械含油废水经沉淀池产生一定量的污泥,污泥经干化处理后定期外送综合利用。隔油池产生的浮油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是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每日统一清运、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均能妥善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四、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青田县官庄源综合治理工程选址基本符合《青田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青田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青田县官庄源流域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5年)》等相关规划要求,项目的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切实做到“三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本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可满足当地环境质量要求及总量控制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在本公示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2022年3月2日-3月16日),到本项目的环评单位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众认为必要时,在项目审批前可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索取环评补充信息。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范围主要为项目拟建址周围区域内的居民、单位等。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如下:
(1)公众对于本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满意,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公众对于本项目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否认可;
(3)公众就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意见;
(4)公众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通过向公示指定联系方式发送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发表对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公建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八、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青田县水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青田县瓯南街道水南新区5号区块
联系人:叶品雷 联系电话:13867081113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丽水市环科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丽水市莲都区丽南花苑1号副楼二层
联 系 人:练芬芬 联系电话:0578-2142255
(3)环保部门联系方式
环评审批部门: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青田分局 联系电话:0578-6095080
联系地址:青田县石郭工贸区15号(青田县行政服务中心二楼环保窗口)
青田县水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202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