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推进“两县”创建,聚力优化资源供给,以教育“图强争先”,在奋力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世界青田的进程中贡献教育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一年,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合作、攻坚克难,工作总体表现为“稳中有进”,具体体现在“六个更加”:
(一)党建引领教育更加坚定。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牢理想信念“方向盘”,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全面深化党对教育的领导。开展党纪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3次,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220余次,各党支部书记党课80余次,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30余次。完成20所学校的“侨头堡·青田红”强基示范单位创建任务,成功打造“先锋引领 教育共富”党建品牌。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通过“世界青田”网络问政栏目等平台解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回复处理相关事项331项。开展“中梗阻”问题专项纠整行动排查,推进“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优质资源供给更加充分。县域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校建项目有序推进。推进实施类校建项目17个,完成年度投资7.77亿元,建成华侨小学等5所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80个、学前教育学位1350个。“两县”创建有力推进。公办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78.57%,一二级园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81.5%与99.29%,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有序推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各项工作,顺利通过市级评估。稳步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剩余学校中已分流学生249人、教师24人,分流率达51%。全年共有省市县民生实事6项,均已高质量完成。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持证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7.23%,远超省定要求,相关报道登上省教育报头版头条,成为教育民生工作典范。
(三)教育教学质量更加突出。扎实推进“初中壮腰”工程、“县中崛起”计划,聚焦“学有优教”,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教学质量有效提高,2024年青田县高考特控线上线人数实现“十一连增”,C9+3高校录取23人,双一流大学录取125人,一段线(本科)上线人数同比增加62人。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连续三届全市中小学生绿谷系列人文科技学科素养展示获奖总人次全市第一,体艺赛事积分、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均为全市第一,以青田女篮为班底的丽水女篮获全国青少年篮球联赛第六;青田女篮斩获全省青少年篮球乙组冠军。职业教育成果丰硕,入选省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孵化项目1个、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2个,成功承办技能型人才出海深度对接会。特殊教育突破引航,关爱特殊群体发展,获评浙江省融合教育示范区。成人教育有效提升,成功举办2024年丽水市暨青田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线上学习教育蔚然成风。
(四)师资队伍建设更加强劲。四“力”合一全面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不断培养教育领军人物,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全力“筑巢”聚人才。成功加盟39位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名校长,成立名师工作室20个,引进硕士研究生8名。奋力“固巢”强人才。开展学科高端研训班等培训项目共78个,参与自主选课培训教师9872人次。举办县首届名师名校长研修,推选30名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参与丽水市绿谷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大力“强巢”育人才。新增正高级教师3人,入选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成功开展教育系统“四比四选”,比选出校长后备人才30名并开展后续培养工程。合力“暖巢”留人才。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流动机制,出台“关心关爱教师十项措施”等3项政策,教师外流人数同比下降32.3%。
(五)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深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巩固“双减”成果,深化以“减”促“增”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数字化改革,以数字赋能教育提质增效。“双减”工作扎实有效。61家在营机构全面入驻平台,合规机构支付开通率100%;为机构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17人,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配合主管部门完成机构联合审批92件,审核率100%。“作业改革”成效显著。深入推进课堂和作业管理,严控学生课后作业时间,提升作业质量。教育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获评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第三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浙江省数字化教研实验区。现代化学校创建有力推进。高湖镇小、高市乡校、石帆学校教育集团等3所学校创成省现代化学校。获评浙江省融合教育示范区。
(六)校园安全保障更加全面。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以更强大的合力,更坚实的举措,全方位守护师生安全。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出台《青田县“学在青田 安全相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安全工作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开展全面排查,共发现问题隐患86条,已整改到位。全力防范安全风险,全县学校监控安装率、阳光食堂建设率皆达100%,所有校园配全护卫器械,全面更替新装“一键报警”。全域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假期每日一安全提醒”,累计开展“安全第一课”等活动500多场,安全演练200多场,合计参与人次30多万。定期排摸特殊群体学生情况,加强家校联动,全维保障心理健康。联合开展“爱在侨乡 优优家教”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提供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入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更是高位推进建设教育强县的攻坚之年。对照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创建要求,要全力以赴、持续发力,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强基固本,在党建引领上凝聚合力
深化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入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深耕青田特色品牌,把党建势能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县委组织部部署,以“侨头堡·青田红”强基示范创建指标为依据,制定党建督查计划,成立小组开展督查工作,对教育系统党组织进行全面督查,促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清廉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清廉学校建设内涵水平。
(二)扩大供给,在资源优化上持续发力
持续加速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加快19个实施类校建项目,开工建设芝溪幼儿园等7个校建项目。建成温溪三小幼儿园等7个校建项目,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170个、学前教育学位990个,力争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约5.7亿元。深化校园换装行动,加快校园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提高办学品质。加快推进民办幼儿园撤并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力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
(三)全面推进,在教育提质上再求突破
继续推进县域幼儿园“联盟共进”,突出办园特色,擦亮县域“自然教育”金名片,提高公办园和优质园比例。深化“山海协作”,加强与平湖、嵊州等地的跨地教共体建设;优化县内教共体建设,切实缩小城乡、公民办教育差距,实现“优质均衡”。深化“县中崛起”结对帮扶,助推我县高中教育提质发展。持续推进船寮高中综合高中、华侨实验高中华侨生培养等,不断夯实“县中崛起”基础。持续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推进产教融合。加快推进浙江省融合教育示范区建设,探索融合教育发展的有效实践模式,推动特殊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
(四)选贤培优,在队伍建设上纵深推进
加强“四比四选”后续培养和跟踪考察工作,做好集中培训、跟岗研训、适岗实训等环节。加强校长队伍培养,提升整体素养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作风正派、职业端正、洁身自律。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提高定向培养占比,用好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周转池,提高教师队伍入口质量,控制外流状况。充分发挥柔性引进名师名校长辐射引领作用,对已引进的名师做好激励,用好人才奖励机制。落实“关心关爱教师十项措施”,积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力争师资培养成效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五)靶向发力,在品牌建设上推深做细
推进华侨生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打造华侨教育领域标杆。谋划推进华文教育,积极推进我县学校与海外华文学校结对交流。努力培养适合“职教出海”以及符合侨乡县情的特色专业人才,争取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进程,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同时提高技能人才留青率。积极探索元宇宙教育应用,针对抽象难懂的教学场景,开发VR全景课堂、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以元宇宙创新性重塑教育体验。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工程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打造现代教育方向标。
(六)秉轴持钧,在安全保障上稳步前行
全面贯彻《“学在青田 安全相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紧盯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校园“070”勇敢者行动,构建风险预警交流网络,健全警校共建常态化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校园安全教育和德育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凝聚家校社合力,加强指导家长对学生居家安全监管,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知险避险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激励问责制度,组建督导组持续拉网巡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动态督查考核各学校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情况,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