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指导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汇报
2024年,青田县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指导中心在青田县委县政府正确的领导和关怀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高质量推进青田县征收工作。现就我单位今年以来开展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统筹协调,优化工作机制。征收中心全体干部23人,含领导班子4人,主要分为综合科、政策法规科、房屋安置科、房屋征收科、土地征收科,下含征收公司。对于上级部门的工作任务,我们中心主动沟通协调,吃透上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切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坚持原则和目标的同时灵活变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协调责任。完善信息共享,加强监督和考核,并遵循全局观念、民主协商、目标导向、效率优先的原则,各科室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提升整体效能。此外,我们更加注重深入基层做调研,下沉一线抓落实。今年以来,领导班子和科室骨干,坚持每月去基层调研,落实研判制度。针对不同乡镇街道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倾斜,做好指导工作。
(二)高质高效,实施土地征收。一是下达浙江青田抽水蓄能电站、丽水港青田港区温溪作业区(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等36个项目征收土地预公告,计3951.432亩,加上去年未完成组件报批的22个项目661.3935亩,共58个项目,计4612.8255亩。已完成农转用报批材料组件33个,计1390.8465亩;其中经省政府批准农转用23个,计1121.4480亩。浙江青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涉及土地征收2285.2815亩,6月底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涉及移民197户,目前已完成土地现状调查和分户测量,预计在2025年2底前完成与户签约90%,完成征收组件上报。二是有效推进续征土地征收和政策处理工作,已完成青田县海口至海溪公路改建工程、S218安吉至龙港公路缙云方溪至青田季宅段公路工程(青田段)、彭括后山工业平台项目等98个地块的政策处理土地交付,计2344.506亩。三是完成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名额的核算,核发1018个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名额。目前我县是按人均耕地核算,与省厅按被征收耕地及其他农用地核算有点不符,目前我县已重新起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人数核定办法,预计12月发文。四是对船寮镇2021年2-1-2、2-2号、S218安吉至龙港公路缙云方溪至季宅段公路工程(青田段)未达成协议的11户被征收人启动土地征收补偿决定程序。以船寮为例,讲解法律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五是及时核算已完成土地交付地块的村级留用地工作,完成温溪镇(小峙)、高湖镇(良川村、桐川村)、油竹街道(东赤村、彭括村、油竹上村、油竹下村、小口村)、鹤城街道(平演村)、瓯南街道(水南村)等10个村进行村级留用地的核算。村级留用地目前因我县原来历史欠账比较多,因土地缺少,尤其是中心城区,村级留用地无法落地,2023年我县村级留用地政策重塑后,一级控制区内不再留实地,实行货币补偿,有效解决落地难问题。
(二)科学规划,推进城市更新。一是旧住宅区1号改造区块一期项目:老城区征收工作任务艰巨,涉及被征收的房屋违章建筑多、“住改商”认定复杂、未登记建筑面积测量不准,涉及被征收户家庭情况繁杂、继承人众多、财产分配不均、矛盾纠纷多、涉侨占比大等问题。为了做好旧城改造工作,青田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抽调158名专职干部和300余名兼职干部投入征收工作。在转入常态化攻坚后,征收干部始终保持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的工作精神,一如既往保持“5+2”“白+黑”的工作模式。持续推进签约工作,通过白天“上门蹲点”、晚上“电话预约”,每天“跨洋联系”,仅2024年又新增签约18户。截至目前,旧住宅区1号改造区块一期项目涉及被征收人1118户已有1076户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签约率96.2%;1076户已签约户全部完成腾空,腾空率100%。2024年7月,已对旧城改造一期17276平方米的土地,率先进行挂牌出让;11月,再次完成一期19663平方米的土地挂牌出让,两次出让均由青田县城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竞得。第二次出让后,一期涉及安置区块的土地均完成出让,可启动开工建设。征收专班一直谋方法、聚合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发力依法征收。截至目前,涉及建设及影响区域的17个诉讼案件,市中院一审、省高院二审均已开庭并判决,并成功调解主动撤诉2个。在完成旧城核心区文化保护利用评估报告备案后,指挥部聚焦拆除“清零”这一工作目标,迅速开启了大面积整体拆除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已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拆除旧房800余户,其中顺利平稳完成17户、14处房屋依法拆除,2户房屋解危拆除。二是青田电信区块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该项目包括县政府北大门左右两幢部分未征收房屋和县府对面电信区块房屋。县政府北大门左右两幢部分未征收房屋面积为1549.93平方米。县府对面电信区块涉及征收房屋共7幢113户,面积达11707㎡。10月29日发布拟征收范围公告征求征收意向率,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三是零星区块,其中太鹤山公园扩建提升区块涉及财保公司等12户房屋,产权面积共1917.08平方米,私人住宅9户,公房3户,目前已经完成11签约工作,剩下1户基本同意签约;西门街道路拓宽工程已经完成前期基本程序,目前正在签约阶段,完成5户签约工作,1户基本同意签约,争取年底前完成所有签约工作。
(三)与时俱进,完善政策机制。出台《青田县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办法》,制定《青田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指标核定办法》,完善《青田县房屋征收房票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形成项目征收工作制度体系“闭环”,为项目征收提供完备的政策支撑。比如集合我县实情,进一步完善《青田县房屋征收房票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对适用范围扩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适用“房票”政策范围从“县城范围内”扩大到“私人建房”一级控制区范围内。目前我县已开具房票839张,票面金额8.5亿,其中2024年开具房票122张,票面金额1.1亿。房票推广以来,使用房票购买商品房约630套。
(四)以人为本,加速回迁安置。一是有序推进城市回迁安置。做好老水利局及北侧、老供电局等区块的安置房建设督促工作,及爱丽斯特、润禾豪庭、高湾的周转房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老水利局区块安置房即将开展竣工验收阶段,预计区块能在今年12月完成安置;老供电局区块项目工程由于地理位置复杂,项目施工难度高,目前建设进展比预期延后,现已采用铝膜、爬架、全砼外墙技术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二是持续跟进和督促农村回迁安置工作,对集体土地征收拆迁未安置情况进行再梳理,更新问题清单,及时对接乡镇(街道),每月上报整改进度,督促油竹街道对雅岙村旧村改造户20户、山口镇对石雕文旅综合体项目5户安置未到位情况进行整改。
(五)维稳防范,化解遗留问题。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实行日研判、周例会、月总结,会商决策、协同交办等机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对存在遗留问题的每户每周进行走访沟通,与包干部门、属地乡镇等单位多方联动、通力协作,全面分析群众诉求,协调研究化解对策,妥善处置遗留问题,共计妥善化解省巡信访件8件、来信信访件4件、网络信访件8件、来电信访件2件。
二、存在困难
(一)房屋征收认定难。在房屋征收过程中,由于早期原始资料欠缺,对无证建筑等房屋的事实调查和认定困难,导致历史遗留问题难处理,政策处理不畅。
(二)农村回迁安置难。如鹤城街道东山路道路连接线项目安置点政策处理已完成,但尚未开工建设;山口镇石雕文旅综合体项目目前安置房已完工,因秋炉后山(石雕综合体南侧)滑坡综合整治影响进度,目前项目部分建筑物未完成施工,导致今年无法完成整体验收。
(三)房屋析产难。部分项目房屋征收中,由于析产所产生的问题较多,析产后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逻辑难以理清且并无相关析产标准。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一是青田电信区块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结合今年的摸底结果,坚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行动,专班化推进项目攻坚工作。通过一线走访了解、一线开展服务、一线解决问题,加快推进征收速度,完成签约工作。二是旧住宅区1号改造区块一期项目:妥善处理项目后期工作,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完成攻坚目标,工作重心放在基督教堂、人民小学等区域范围内的拆除工作,继续做好信访维稳及行政诉讼案件相关工作。三是零星区块:完成太鹤山公园扩建提升区块、西门街道路拓宽工程的腾空、拆除等相关工作。
(二)集体土地征收。一是结合正在组件项目与自然资源局拟征收项目,2025年继续完成青田县新八源水库工程、浙江青田抽水蓄能电站、丽水港青田港区温溪作业区(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二期工程等50个项目,计4343.39亩。二是继续开展浙江省“阳光征迁”应用场景业务培训。根据应用场景工作要求,结合我县相关政策,因我县征收材料模板与省级模板存在差异,针对现状调查(含房屋)、补偿登记、协议编制等问题多发的环节进行重点培训,并针对项目多、任务重的乡镇,到乡镇现场培训或组织集体培训。让乡镇管理员对征收程序和业务进行深入理解,使得乡镇干部做到“举一反三”,积极主动推进征收流程,从而提升农转用征收报批材料质量。三是继续开展土地征收工作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县项目需求,到具体乡镇(街道)开展土地征收工作业务培训,并每年召集全县乡镇(街道)、相关业主等进行土地征收业务培训。四是持续化解因我县村级留用地、政策处理等形成的历史难题,探索新的方式方案,解决好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我县正在积极探索村级留用地的决定方案,并形成初稿,正在征求乡镇(街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