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如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青田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们将紧紧围绕旅发大会召开的契机,融合您提出的建议案,并充分利用旅发大会的平台,立足侨乡这个最大县情、最多资源、最亮特色,以省5A级景区城、国家级休闲街区、国家级消费集聚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为切入点,形成工作推进思路,努力将青田建设成为“山水联动、景城一体、古今融合、中西荟萃”的时尚侨乡。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优化“三区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每年专题研究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旅游工作纳入“六比六看 共富赶考”比拼晾晒、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
二、强化要素保障。重视“三支队伍”建设,整合文广旅体局干部队伍,深化校地合作,培养文旅企业家,鼓励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旅游产业政策,保障旅游项目用地,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发展,做大农旅投公司。
三、做强“五大”工程。
(一)实施文化提能工程
1.激活特色文化基因。探寻“瓯江山水诗路”,追溯太鹤山、石门洞历史文脉,挖掘华侨、石雕、名人、农遗、瓯江、红色等“六大文化”,激活青田特色文化基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名人故居、革命遗存等文物资源,提炼千年石文化、千年农遗、百年华侨史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以文化的力量赋能青田旅游高质量发展。
2.擦亮鲜明文化标识。举办“青田龙舟节”,建设龙舟文化公园、瓯江船帮文化博物馆,打通瓯江“黄金水道”,推出“瓯江山水诗路”航道+观光旅游产品,展示瓯江“重要窗口”,擦亮瓯江文化标识。谋划全国石雕印材交易集散中心项目,推进石雕文化综合体建设,培育“跟着大师去学艺”石雕+研学旅游产品,擦亮青田石文化标识。改造青田咖啡之窗,举办咖啡文化主题活动、咖啡拉花大赛、咖啡博览会,制定青田咖啡标准,发布青田咖啡指数,壮大青田咖啡品牌,打造“青田生活方式”咖啡+体验“爆款”旅游产品,擦亮青田咖啡文化标识。传承古法育苗驯化技艺,保护“稻鱼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发展“千年世界农遗”乡村+美食旅游产品,擦亮青田稻鱼文化标识。
3.创新青田文化载体。建立文博展馆统一运营管理机制,推进文化驿站、城市书房、乡村博物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开放新图书馆、文物馆、非遗馆。激活历史文化遗产,建设老城记忆展馆,打造文化休闲街区,呈现人文历史场景,创作文化艺术精品,丰富旅游演绎活动,讲好青田文化故事。研发“咖啡+品读”文创产品,打造“人生七章”“遗起潮玩”“青田青”特色品牌,拓展“鱼多多”“鼋宝宝”“杨梅小将”等IP跨界合作,推出“青系列”文创伴手礼。
(二)实施项目提速工程
4.加快项目建设。专班化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政策处理进度,保障土地要素指标,确保封门山文旅开发、奇云山实景电竞等项目按期开工,东堡山文博城项目一期主体工程按期完工。找准突破切口,强化工作对接,确保“夜游太鹤湖”、小舟山岩龙岗悬崖酒店、福朋喜来登酒店、侨商智造酒店、新华侨饭店、石雕博物馆新馆、侨博广场等项目如期投入运营。
5.加快项目激活。重组投资主体,调整景区规划,激活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瓯江山水诗路”“瓯江黄金水道”等资源,对标富春江,拉大景区框架,理顺石门洞管理机制,优化投融资平台,盘活里山圩刘基影视基地,加快推进石门洞瓯江两岸基础设施及配套改造工程,培育景区业态,争创石门洞国家AAAAA级景区。改造提升千丝岩景区,串联花旗街、石雕博物馆新馆等点位资源,迭代升级中国石雕文化旅游区。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优化景区交通组织,丰富景区旅游业态,“诗画小舟山”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鼓励其他传统景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态。
6.加快项目招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旅游项目规划布局和招商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建设,招引东源平桥温泉、黄垟峰山富硒等一批重点项目,方山农遗公园、仁庄青都迷宫庄园等一批运营企业,城市民宿、桨板、帆船、皮划艇等一批时尚业态,到2027年完成招引投资亿元以上旅游项目超6个,旅游项目总数超12个,总投资额超30亿元。
(三)实施融合提级工程
7.打造“轻甜”城市漫行目的地。围绕省5A级景区城创建,面向青年群体,推动新业态与消费潮流融合,做浓咖啡氛围,发展“咖啡+”“+咖啡”经济,出台《青田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青田咖啡产业示范园、精品豆交易中心、咖啡产品研发中心、咖啡体验中心和咖啡培训中心,创建咖啡小镇、咖啡主题街区、咖啡社区、咖啡公园、青田生活方式沉浸式体验点,实施咖啡进机关、进景区、进公园等“咖啡十进”活动,实现咖啡文化全覆盖,喊响“中国咖啡第一县”。做足城市调性,推进欧陆风情改造,建设口袋公园,更新城市家具,美化街道沿线、桥梁隧道、城市交通,鼓励咖啡、红酒、西餐等业态桌椅外摆,重视城市艺术呈现,植入文旅元宇宙VR场景,布设街头艺术演绎点位、创意打卡街拍场景,组织湖畔音乐会、街头快闪演绎、城市T台市集活动,展示“时尚侨乡 世界青田”城市形象。做靓水岸风景,完善环湖基础配套,提升环湖景观亮化,丰富环湖时尚业态,优化环湖交通组织,运营“夜游太鹤湖”,开通太鹤湖至石门洞“航道+观光”游线,举办国际桨板公开赛、全国桨板瑜伽锦标赛等高规格赛事,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打造国际水上运动赛事名城。做深老城记忆,修建永济桥、清溪古城门、文化浮雕、光影隧道,再现老城埠头生活场景。改造提升涌金街、水南街、江南大道、官塘社区、下前路街等“百县千碗·青田味道”特色街区,再现老城烟火气。扩建提升太鹤山公园,加强摩崖题刻、古庙亭台、古树名木保护,打造“古韵今风”记忆空间。做大世界超市,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提升红酒、咖啡、哈蒙“三大中心”,培育进口商品沉浸式体验点,建设进口商品城步行街区,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举办侨博会、咖博会,打响“青田洋货”“青田西餐大师”“青田咖啡”等品牌,打造“第一进口地”。
8.打造“轻甜”乡村休闲目的地。乐享水上运动,发布水上运动产业规划,出台水上运动扶持政策,完善水上运动管理办法,建设水上运动体验基地、水上乐园、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培育滨水时尚业态,开展水上运动培训,举办水上运动赛事活动,打造水上运动体验目的地、赛事举办地。热享山地旅游,修复刘基古道、红枫古道等“环浙步道”,完善山路驿站,发布电子路书,推广《青田县溯溪团体标准》,设置“丽水山路1929”最美打卡点位,培育山地休闲业态,壮大“侨乡云境”露营基地,举办高等级露营、登山、瀑降(溯溪)、骑行等赛事活动。畅享乡村休闲,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十化十美”,培育红色、农耕、采摘、自然等体验研学基地,举办“侨乡中国节”“我们的村运”“我们的村晚”等活动,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
9.打造“轻甜”全域康养目的地。依托“侨资金、侨智慧、侨故事、侨韵味”等资源,出台“青田侨宿”发展若干意见,支持山口、方山、三溪口、北山、吴坑、祯旺等有条件乡镇发展特色民宿产业。依托瓯江、石门洞、石雕小镇、师姑湖、小舟山、平桥温泉等资源,开发温泉养生、森林氧疗、运动康养等特色化康养旅游产品,培育康养业态。依托千峡湖生态资源,围绕“高端医疗+康复疗养+禅修疗愈”,引进高端医学研究人才,培育高端医学研究机构,建设国际体检、干细胞移植、月子关爱、运动康复、牙科诊疗、禅修疗愈、临终关怀等高端临床诊疗康复机构,形成康养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康养高地,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实施服务提优工程
10.提供全域舒适型旅游服务。美化山体林相,打造幸福河湖,护美绿水青山,深化垃圾分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立旅游安全监管协同机制,强化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建设平安青田,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营造美丽整洁的旅居环境,创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11.提供全程便捷型旅游服务。构建以高铁站为中心的景区“零换乘”交通网络,开通时尚体验店旅游专线,增加停车场、泊车点位,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完善限上住宿酒店和等级民宿智慧应用场景、A级以上景区5G网络、旅游智慧导览系统,让游客“便进漫游”“30秒入住”“20秒入园”。
12.提供全民友好型旅游服务。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待客之道,完善游客投诉快速响应机制、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监管,实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程,注重服务细节,提高服务素养、服务技能、服务水平,让游客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馨、消费的安心,促成更多“流量”变“留量。
(五)实施营销提效工程
13.建立旅游营销联盟。入驻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和网红达人力量,整合县域媒体平台资源,组建“青田旅游县域宣发矩阵”,发挥“莲青缙”文旅合作推介联盟作用,建立“青田旅游国内推介联盟”,发挥世界青田人作用,强化国际文化交流合作,聘请“青田旅游海外宣传大使”,设立“青田旅游海外推广中心”,实现精准化触达、裂变式传播。
14.聚焦旅游营销客群。开设旅游专车、高铁专列,参与各类高端旅游推介展示活动,吸引长三角都市圈客群游青田。深化青温两地旅游互惠合作,包装华侨文化体验、石雕文化寻宝、农耕文化探秘等精品游线,吸引温州都市圈客群玩青田。推出乡愁记忆寻找、文化研学培根、营商环境考察等“千人千面”旅游产品,吸引世界青田人回青田。
15.畅通旅游营销渠道。公开征集青田旅游主题口号,迭代升级“出国去休闲,不如来青田”,喊响青田旅游知名度。在交通网络枢纽、城市商业综合体、网红打卡点等重要场所布设青田旅游LOGO和吉祥物,彰显青田旅游辨识度。创新运用跨界融合、热点营销等传播模式,放大“短视频+文旅”“微短剧+文旅”传播效应,打造文旅“爆款”产品,提升青田旅游美誉度。
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