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县政府信息公开 >建议提案 >政协委员提案
首页
关于政协青田县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99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02652205/2024-131619 发布机构: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发布时间: 2024-06-28 09:34:16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叶军成委员:

提出的《关于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青田县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量提升工程,依托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构筑“6+2+5”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强链扩群,推动产业集群提质发展。先后获批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试点区、国家示范区、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全省产业链山海协作先行区等。2023年县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先进有色金属及特种钢材料)入围省第二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

一、共建平台,打通科研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加强产业链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双联动,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省内高校为技术依托、各类服务资源为支撑的“一链一院一团队”合作模式,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科技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开展合作,重点推进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阀门产业研究院、钢铁产业大脑建设。二是建立产业链专家和企业“点对点”技术帮扶机制,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卓业能源攻克双金属冶金复合无缝管技术攻克核电用无缝钢管的研发难题;青山钢铁海洋工程用高强不锈螺纹钢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可提升桥梁寿命60年,已实现产业化。钢一控股基于内高压热成形技术的异型管设计与应用研究及特殊新材料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项。三是招引创新团队加快科技转化,围绕产业培育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招引马海涛、孙敏、吴开明等领军型人才项目团队,青山钢铁入选全市唯一省首批科技领军企业,实现全市率先破“零”。兴核智控在全市率先实现“尖兵”计划破“零”,绿水股份实现领雁计划青田破“零”。

二、磁场效应,以“链式”发展招引上下游企业。一是重塑招商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双招双引”与“山海协作”相结合,围绕我县6大工业产业链,乘着产业链山海协作的东风,用好结对地的优势资源,发挥青田5个驻外招商分局作用,积极推动与平湖、嵊州、宁波经开区开展各类产需对接、产用结合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2023年,我县新签订“山海协作”产业项目14个,完成到位资金23.8亿元(含续建项目)。二是发挥本地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以企引商,坚持龙头引领、专业配套、区域联动、产供销一体,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紧盯产业链重大项目,实行一个大项目一个专班服务,每周研判重大项目进度,建立爱玛专班和全球特种钢产业链共同体专班,提供专班化服务“爱玛新能源智慧出行生态产业园”项目正按照计划顺利开展,计划2024年7月投产成功约青山特种钢不锈钢新材料暨深加工产业链共同体项目,依托现有基础,通过分期建设,新增36万吨高端特种钢冶炼产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特种钢精品制造和深加工基地,项目基础设施新建工程一期已开工。三是全力推进飞地经济建设,“产业飞地”,积极推进与平湖的“产业飞地”共建工作,对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区块浙大之光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3亿“科创飞地”,积极推进科创飞地建设,县科技局嘉善“科创飞地”建设开展对接工作,已与嘉善拟定共建科创飞地合作协议。“保税飞仓”,深度融合青田、宁波港口、华侨、生态优势,充分发挥自贸区、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政策叠加红利,助推“飞仓”高质量发展

三、科技创新,加码深耕“数智力”做强“硬实力”。一是安排专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800万元,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要素保障,确保全县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2023年,统筹安排中央、省市各类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80项。二是建立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129.59万元科技创新券,支持创新创业中小企业购买公共服务、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加大企业车间数字化改造补助力度,如2023年支持青田薪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建立全自动化生产线,计划总投资2200万元,为企业节省约100万元/年的人工成本,较原有半自动流水线日产能提升约25%。三是设立科技人才创业创新资金,鼓励创新创业人才集聚。2023年,投入1.34亿元支持建成南京——青田联合创新赋能中心,投入653万元支持建成人才科技孵化中心,打造一批青年科技产业就业创业孵化平台,推动落地“绿谷精英”项目19个,其中创业项目15个、创新项目4个,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全职引进40周岁以下青年博士5人。

四、多方联动进一步壮大产业链协作支撑力量一是强化政府层面双向互动积极与平湖、嵊州、宁波等地开展互访交流召开联席会议,两地就新一年山海协作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签订产业合作、科技、教育等系列合作协议加强在产业结对、企业合作、资源带动、市场推广、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合作。二是瞄准数字经济新蓝海。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建设青田英伟达创新赋能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合作布局元宇宙研究院,聚力“元制造”融合赋能、“元企业”梯队培育、“元社区”全球开源等领域,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实现快人一步。三是进一步完善融资机制,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途径。制定“金融强县”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资源配置保障,提高银行对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推进首贷户拓展业务。深化实施“精准滴灌”工程,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整合无还本续贷、年审制、随借随还、中期流贷等贷款方式,建立“连续贷+灵活贷”工作机制,推广“科技贷”“税银贷”“收单贷”“红耀绿谷贷”“电E贷”、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提高全县信用贷款占比。已设立3支招引基金(双招双引基金、中关村协同创富基金、赛源科创智造产业基金),基金规模合计17.01亿元,主要投向招引落地青田的各类企业,基本为中小微企业,如双招双引基金投资的“译世科技”“优客极创”等项目,中关村协同创富基金投资的“中振国奥”“恒韧电镜”等项目均为初创期企业。

五、改革增值,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一是锚定改革攻坚大方向,深化“企业家服务日”等活动,全力打通营商环境建设“中梗阻”,构建“企业家夸才是真的夸、老百姓夸才是真的夸”服务品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赋能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二是创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化运转机制,督促各成员单位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先事项,从严落实审查制度。深化惠企安企助企措施,守护商企知产安全,构建健康体检、风险评级、预警化解等工作模式,指导企业加强商业秘密防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队,为辖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建设公安局“警企驿站意尔康服务中心”“安特园区联勤警务站”警企合作平台,设立咨询服务工作台和咨询热线,及时满足企业知产保护需求。三是规范对民营企业的行政执法行为,健全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等机制。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创新开展“简单事项委托查”落实涉企检查报备制度,结合我县实际特色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现状,印发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职责边界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打破部门界限,为企业提供更加整合的、规范的行政执法监管服务。

下一步,青田县将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一是聚焦在双招双引上持续发力,招引一批“链主型”企业和项目,统筹构筑北科大青田新材料研究院、“浙江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试点等高能级人才科创平台。二是聚焦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形成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配的新服务、新业态,形成新质生产力。三是聚焦在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进涉企服务“一类事”提质增效,持续丰富“企业家日”“企业家活动日”等活动内涵,构建全要素精准直达最优项目机制,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承办人:邓

联系电话:0578-6834555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2024年5月5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