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县委确定的“革命精神践行年、生态经济提质年、项目攻坚提速年、‘丽水之干’奋进年”。青田县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市、县“两山”发展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主要目标:力争全县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比上年增长50%,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4000万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列入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计划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以上。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聚焦创新源头,全力推进R&D投入工作。(责任人:吴艾莉 ,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坚持把R&D投入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的一项重要工作,多措并举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研发费超额累进式奖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建立研发导向的科研项目申报机制,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强度大的规上企业,并优先推荐承担国家、省级重点计划项目。建立健全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机制,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以及农林水产业研发的R&D投入统计力度。建立县、乡镇(街道)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和企业首席科技官制度,做好全县R&D经费投入工作的协调、服务与监管,及时掌握本县研发企业数量及研发活动情况,提高R&D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聚焦载体平台,全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责任人:叶鲜亚,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大力推进起步科创园建设,围绕鞋服制造业、儿童用品产业及其关联行业,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落户青田,开展科技企业孵化与加速成长,努力将科创园建设成具有巨大创新动能培育的桥头堡,打造百亿高新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在高端装备制造、时尚鞋服等领域,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省内领先、业内知名的产业创新综合体,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增加产业创新有效供给,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集聚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引导推动超达铸造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鼓励动员青山钢管等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扶持现有企业研发中心提档升级,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研发平台,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主体培育,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责任人:叶鲜亚,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大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健全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努力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综合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催生发展新动能。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力争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列入省级以上计划。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立项与成果评价体系,做好科技成果登记和技术合同交易额登记,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聚焦孵化服务,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责任人:吴艾莉,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持续推进侨乡众创孵化园、电子信息孵化园、易梦科技众创空间等建设,积极培育农业星创天地,支持众创空间提质增效,全力打造从“侨乡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生态高地。加快青田科技大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浙江科技大市场青田服务中心,在网上技术市场基础上,加强需求库、成果源、合作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独具侨乡特色、辐射国内外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引进培育一批咨询评估、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市场主体和中介服务组织,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技术市场与商品、资本、人才市场有机对接,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
五、聚焦人才支撑,全力加强高端人才引育。(责任人:叶鲜亚,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贯彻落实“人才新政25条”、“人才强省行动纲要33条”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做好国家和省市人才引育工作,完善青田县科技专家库,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以高端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撬动高质量发展。健全人才服务和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享受县政府人才津贴制度,建立健全终身科技特派员制度和科技首席专家制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发挥人才公寓的积极作用,加强人才公寓建设和使用管理,促进人才公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改善科技人才服务环境。
六、聚焦协同创新,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责任人:吴艾莉,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加快推进青田县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地落实,真正建立起以技术创新为纽带的稳定的、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深化与西安交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陕西省核学会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提升阀门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品制造水平。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工大技术转移中心、省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的服务功能,结合我县区域、块状产业特色,常态化开展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领域的技术难题、寻求新的科技合作搭建良好平台。
七、聚焦民生科技,全力实施科技兴农惠民。(责任人:吴艾莉,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深入贯彻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围绕全县农业重点产业,抓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着力解决我县田鱼、油茶、杨梅等主导产业在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培育农业领域科技企业,积极推进农业创新载体建设,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补齐农业发展科技短板。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惠民项目,加强民生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
八、聚焦引领发展,全力营造创新浓厚氛围。(责任人:陈海毅,牵头科室:办公室,配合科室:综合计划科)
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扎实开展科技宣传普及工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真正做到面对面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贴心的科技宣传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举办第二届科技摄影大赛,展示我县科技事业重大进展和成就,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宣传,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加强与省市县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强青田科技信息网建设,强化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透明度,为建设科技强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九、聚焦科技改革,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责任人:陈海毅,牵头科室:办公室,配合科室:综合计划科)
精准高效实施“科技新政50条”,全面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深入推广普惠制创新券制度,学习平湖、长兴等一批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形成创新发展有效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认真做好科技贷的实施工作,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举办科技政策培训会,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专题辅导和贯彻落实,真正使政策落地落实、发挥效用。
十、聚焦聚力考核,全力提升科技工作绩效。(责任人:陈海毅,牵头科室:办公室,配合科室:综合计划科)
围绕工作目标抓考核,把绩效考核作为提升工作能力、提高科技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重点做好省、市政府对青田县委、县政府有关科技工作的考核,做好县委、县政府对县科技局工作考核、工业强县相关考核,修改完善对乡镇(街道)工作考核,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
十一、聚焦宣传教育,全力做好地震测防工作。(责任人:吴艾莉,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六进”活动,加快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并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市场化,促进防震减灾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船寮测震台“三化”改造项目,做好台站运行维护管理,进一步夯实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十二、聚焦队伍建设,全力增强科技服务效能。(责任人:叶鲜亚,牵头科室:综合计划科,配合科室:办公室)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全面准确领会贯彻上级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高效务实开展“三服务”,切实增强科技工作效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培养选拔适应科技事业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抓好集中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严明纪律推动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着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用于创新、善抓落实、廉洁自律的科技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