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力推动旅游发展,养正品牌持续擦亮。旅游业迎来复苏,石门洞景区、青田乐园游客接待量远超去年同期。养正品牌进一步打响,成功举办“新高市·新生活”2023高市乡杨梅露营音乐节暨“六月青田杨梅红”主题消费季系列活动,正式发布高市旅游IP和养正品牌共富产品,将“共富直播间”搬进石门洞景区和室内滑雪场,直播活动在线观看量达14万次。谋划打造民国夜市,积极对接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春秋公司、浙江吾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旅游业龙头企业洽谈合作运营事宜,并与浙旅集团深入对接青田乐园二期开发项目,全力打造乐园主题度假山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打造提升水碓基大果蓝莓基地、推进东源口数字草莓基地(二期)等观光采摘项目,形成观光游、采摘游、休闲游等新业态,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元素。
(二)聚力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实施项目政策处理“拔钉清障”攻坚行动,制定“一对一”协调跟进,“点对点”紧盯计划,“清单化”销号推进三项举措,完成政策处理70户58亩。启动建设瓯江山水诗路e站、练岙口袋公园、东源口村草莓数字工厂(二期)、雄溪移民共同富裕示范村(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高市源高市村高铁桥下至观音庙段河道整治工程、洞背至黄镇农村公路新建工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立勋宅迁建工程等项目,完成建设县第二养老中心、残疾人公办托养中心、练岙坑防洪堤、东水村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等项目。同时,全力争取石门洞瓯江两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专项债6000万元。全乡重大储备项目11个,投资总额达2.76亿元。
(三)聚力加快招大引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推进招引工作,力争在招引目标、招引方向、招引质效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对接企业乡贤30余次,接待外来客商考察20余次,召开高市乡贤座谈会暨“双招双引”旅游项目推介会,乡强村公司青田县天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温州市诺卡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浙江青田乐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校地合作”,深挖人才需求,携手浙江树人学院成立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引进高校毕业生21名,其中柔性引进博士5名,硕士2名。打造西源村石斑鱼养殖基地、东水村大果蓝莓及红花油茶种植基地,并拓展高市旅游IP产品开发销售和养正品牌共富产品展销,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46万元,经营性收入195万元,其中4个村经营性收入达25万元以上,2个村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强村公司收入超百万元。
(四)聚力十化十美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标“十化十美”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弱项,通过逐村召开动员会、逐户划定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和评选“清洁户”“邋遢户”等方式,掀起环境整治新高潮。建立主要领导牵头调度、联村领导齐抓共管的集中攻坚工作机制,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家畜散养等问题进行全方位整治,累计开展集中式环境整治行动50余次,累计清理点位280余处,处置违章建筑面积905.4平方米。聚焦“环境破题”,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利用闲置空地发展“边角经济”,打造景观节点10余处,新增绿化面积300平方。全面完成清三河工作任务,清理河道52.8公里,清理垃圾500多吨,主要流域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
(五)聚力除险保安行动,社会治理更加高效。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1+3+N”网格建设为基础,依托“百姓管家”及“周五接访日”调解模式,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深入开展“党群连心·网格走亲”温馨敲门行动,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反诈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高市平稳有序发展,为护航亚运营造良好和谐社会氛围。截至目前,累计排查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42件,受理信访案件18件,接访32人次,其中村级排查及调处化解15件,乡级排查及调处化解3件,均已成功化解,化解率100%,其中历经十年的疑难案件西源村垦造耕地项目纠纷,联合县矛调中心、法院等多方沟通协调,双方已初步达成调解协议。洞背村荣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六)聚力民生福祉改善,共富成色不断增强。有序推进待遇资格认证、养老待遇核定、养老保险新参保等工作,积极推广“浙里惠民保”长期护理责任险、农村小额保险和两性安康保险等惠民福利,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双提升。全面落实困难群众救助兜底政策,扎实做好低保低边年度审核工作,清退低保户12户14人、边缘户11户16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严格落实残联工作要求,为201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30.6万元,完成6户残疾人居住环境改造,残疾人月走访入户率达到100%。
(七)聚力政府自身建设,履职效能显著提升。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时时、处处、事事对标对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执行终本库案件再出清”专项攻坚专项行动,坚决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累计攻克终本案件4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完成2022年度乡级民生实事项目验收工作,征集本年度乡级民生实事2件,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提案4件,满意率达100%。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持之以恒做好“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管理,财政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减,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管理效能,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