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开局之年。今年来,青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主攻方向,以“看诗画江南展活力浙江迎亚运盛会”城市品质大提升和“无违建县”创建“两场硬仗”为各项工作落脚点,持续以精细治理、规范执法保障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百姓的高品质生活,展现了特有的担当,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单:“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考评指标三个季度均进入全省前列,全市前三。青田县被评为浙江省2022年度十佳新增违建管控示范县,章旦乡获评浙江省2022年度治违控违示范乡。承办全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暨基层数字化能力提升现场会,温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温溪执法中队获评省级“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荣誉称号。同时,原创微视频获“学习贯彻二十大 实干争先走前列”新时代浙江机关党建微视频大赛优秀奖,党建调研文章《关于破解“两张皮”问题,有效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研究》荣获县三等奖,实现了党建、业务全面红。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智慧赋能,智慧执法与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效
今年,我局立足中心城区现状和综合执法工作实际,联合县城投公司打造青田县城市管理智慧感知应用系统,着力破解城区店铺监管缺位、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难点堵点,有效提升基层智治水平。项目一期建设资金约为600余万元,通过整合公安、交警、智慧停车泊位、数字城管等现有监控,在不增加额外监控的前提下对数据、算力的应用,与单独破路立杆布点情况相比,可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丽水市智慧执法平台建设投入2700余万)。该系统通过赋能前端监控探头智慧感知,实现部分管辖区域“机器换人”,替代执法人员、社区网格员和信息采集员的人工巡查,多渠道、全方位、全时段发现并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切实提高执法效率、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同时,迭代新一轮执法终端贯通城市管理智慧感知应用系统,实现执法人员北斗+GPS实时定位、轨迹查询,执法现场视频实时回传,执法事件智慧派单、闭环处置,切实提升执法质效。
(二)改革为先,行政执法实现新突破
紧紧围绕省市改革部署,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面深化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组织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部门间“推诿、扯皮”次数从去年同期的95次下降到今年的8次。行政处罚办案时效从32.73天大幅缩减为24.47天。线上案件移送转案源率97.18%,全市最高。丽水市智慧执法平台处置事件数、处置率均居全市第一。成功打造4支标杆队伍,标杆队伍数量全市第一。
1.理顺机制,执法效能显著提高。一是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职责边界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十二条),进一步打破部门界限,加强部门协作,打造整体政府,从根源上杜绝“推诿、扯皮”,取得良好实践效果。二是晾晒执法质效“战力”榜,营造“扛旗争先、拼搏奋进”浓厚氛围,累计办理案件3744起,移送案件148起,补齐短板,大幅提升案件移送质效。三是意见出台以来,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任务数达169次,已超过去年全年80次的联合执法次数。
2.精心钻研,实现考核指数争先晋位大提升。一是每日赶考催办督办跑出改革真效力。及时提醒按期完成任务、纠错系统操作、修正考核指标取数共计514余次,发送催办、督办单76份,推动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做实考核数据。二是统筹全县监管计划防范事故于未然。统筹制定52项监管计划,开展检查任务232个,监管计划按期实施率100%。三是深入调研扎实开展专项破零行动。全面梳理行政许可承诺事项,按期办理完结承诺告知检查任务;拓宽线上移送通道,线上案件94件,平台案件回应率100%,转案源率97.18%,全市最高。四是注重实战实效常态应用执法平台。实现全域32个乡镇(街道)“双网”贯通,基四系统上传全闭环流转事件218件,流转数全市第一;运用丽水市智慧执法平台处置事件27345,处置率100%,两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全面推广使用行政行为码,2月份我县实现四个百分百全市唯一,并持续保持相关数据高位运行。五是指标引领调整赋权事项科学精准,指导赋权事项案件办理,拓展执法条线和事项,目前,青田县乡镇(街道)赋权事项办理处罚实施率达46.15%,开展关联行政检查实施率达92.36%,提前完成全年考核任务。
3.履职尽责,奋力推进“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再优化。一是推行柔性执法,推广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分别梳理《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292项,办理柔性执法案件23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58件,同比增长率达33.3%。二是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落实涉企检查报备制度,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任务169次,任务按时完成率100%,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57.60%,较同期增加了73.83%,减少企业干扰户次635次。三是创新开展“简单事项委托查”,编制《青田县“简单事项委托查”清单》,创新探索试行单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跨领域的全新“综合查一次”工作模式。四是革新推出“企业综合查一次日”制度。将每周二、周四定为“企业综合查一次日”,进一步精简、合并涉企执法,切实为企业卸下“迎检”重负。
4.问题导向,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打造典型“监管一件事”。全面开展沿街店铺监管“一件事”、娱乐场所“一件事”,出台《青田县全面推行“监管一件事”执法监管机制实施方案》,制定《沿街店铺监管一件事执法监管机制实施方案》《娱乐场所监管一件事执法监管机制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争取全省推广复用,在年度考核“争先创优”中争取加分。
5.党建统领,强基赋能,成功打造标杆执法队伍。一是开展“党建统领基层治理 培育行政法治带头人”青蓝工程。发布《关于开展“党建统领基层治理 培育行政法治带头人”青蓝工程的意见》,择优选取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新录用公职人员或在行政执法岗位未满2年的执法人员作为重点培育学员,多岗位、全链路培训锻炼。二是依托“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形象和执法效能,实现“五化”目标,县域基层执法能力跨越式升级。
(三)力固根本,三改一拆再掀新高潮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三改一拆”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突出重点、拆改结合、为民惠民的原则,全力助推“美丽青田”建设,全面开展“无违建”创先争优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违建处置面积49.5万平方米,年度任务完成率183%,其中完成拆违19万平方米,完成率380%;其他方式处置完成30.5万平方米,完成率139%。完成“三改”9.7万平方米(其中完成“城中村改造”1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改造”6.2万平方米;完成“旧厂区改造”2.5万平方米)。青田县被评为浙江省2022年度十佳新增违建管控示范县,章旦乡获评浙江省2022年度治违控违示范乡。
1.攻坚克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实施“违建排查”责任制。对全县存量违建开展地毯式排查摸底,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的要求,明确拆除时限,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坚决予以快速拆除存量违建。今年新排查出违法建筑1835宗,已全部录入省违法建筑防控治理应用场景系统。二是实施“存量销号”责任制。坚持“应拆尽拆、能转尽转”原则,把处置工作作为整肃土地管理秩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用地空间的重要抓手,迈好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的步伐。目前省系统存量违建总销号量为5362宗103.6万平方米。三是实施“新增违建”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综合执法,严格控新,完善批后监管体系,全面推进挂牌制、巡查制和限批制落实,并积极发挥村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并将控新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排名、一通报”和“农户建房承诺”等制度,切实将新增违法建筑遏制在源头。
2.改拆结合,城乡环境不断提升。以“用”促“拆”,以“拆”转变城乡面貌,将“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加强拆后土地利用,优先安排公共服务、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拆除一处,清理一处、改造一处,及时用于绿化美化和村镇建设,今年拆违占地8.2万平方米,利用7.4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90.2%。
3.因案施策,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完成“安全隐患违建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共检查房屋(场所)4969处,累计排查发现23宗“七大类”问题隐患(重大问题隐患0个),已完成整改23宗(重大问题隐患0个),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0070.65平方米,整治任务完成率100%;完成“迎亚运”两路两侧专项整治,对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主要道路和瓯江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违建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共排查出违建14宗10961.4平方米,处置率100%。
(四)力攻顽疾,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
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开展停车秩序优化行动、农贸市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牛皮癣”小广告治理、城市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专项治理行动等“六大”整治行动,不断刷新城市颜值上限,助力建设美丽青田。
1.开展停车秩序优化行动。对城区人行道违停多发、易发路段进行勘点,有序推进人行道硬隔离设置。截至目前,共完成鹤城区域硬隔离设置3200余米,涉及违停高发点位30余处。同时,强化人行道违法停车处罚力度,全年机动车人行道违停取证3145辆。
2.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宣传先行,在各市场周边人流密集处、市场出入口张贴整治通告20余份,发放《温馨告知书》4000余份,引导摊贩主动入市经营,劝导商户规范经营;集中整治,采取“集中整治+错时定岗+动态执法”方式,全面清理马路市场,累计出动人员427人次、引导入市流动摊贩744起、整治跨门经营309起;保障成效,构建早市巡查组,实行定岗管理、网格巡查,不定期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对屡教不改的各类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形成有力执法震慑。
3.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整治行动,日常采取定岗执勤、延时执法、错时管理、联合清理等方式强化对上学、放学、午休等重点时段以及校园周边200米范围等重要区域的管理工作。中高考期间,安排定岗人员186人次,做好校园周边市容秩序管理和噪声管控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42人次,劝离流动摊贩337人次,规范跨门经营136起,处罚流动食品摊贩30起,处罚金额1500元。
4.开展“牛皮癣”小广告治理行动。落实网格人员“地毯式”推进,对发现的小广告“日产日清”。截至目前,累计清理乱张贴852534张、乱涂写物理覆盖121001处、乱涂写化学清除106101处,数字城管采集发现的“牛皮癣”广告按期处置率达97.69%,治理效果显著。
5.完善城市养犬管理工作。牵头成立我县城市养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城市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规范我县城市养犬管理工作。累计发放各类文明养犬宣传资料7700余份,设置文明养犬提示牌40个,捕捉流浪犬只24只,立案65起,完成处罚65起,处罚金额9830元。
6.开展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专项治理行动。严格依法处置巡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对部门移交的案件线索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及时反馈案件办理结果;一旦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或线索,严格做好“行刑衔接”,及时移送公安部门查处。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建工地462余次,累计出动人员1038余人次,办理相关案件74起,处罚金额78125元。
(五)力抓防治,城市运行获得新态势
1.森林“两防”:落实森林火灾应急联动机制,累计提前介入调查44次,累计出动人员193人次。立案13起,处罚金额21536.5元;秸秆焚烧处置数1657起,秸秆焚烧案件(包括赋权乡镇)立案336起(包括赋权乡镇),完成处罚281起,处罚金额182950元,排名全市第二。积极办理林业部门移交盗滥伐、破坏林地、疫木处置等相关案件立案121起,处罚金额949056.56元。同时,积极配合乡镇部门开展疫木检查和宣传工作,配合开展房前屋后疫木检查工作114次,出动执法人员490人次,走访农户3248户。
2.安全生产: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累计检查商家2226户,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731处,处罚122起,处罚金额26550元。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累计检查各类小超市、小卖部435家,发现并当场整改违规售卖烟花爆竹的店铺28家,立案处罚4起,处罚金额130100元。
3.数字城管:利用“花园云”视频监控、高空视频监控等系统开展执法检查。发现秸秆焚烧841件,及时处置825件,及时处置率98.10%。对各乡镇街道楼顶违建常态化巡查,处置违建8起,处置率100%;强化信息采集与案卷处置,累计上报案卷总数33526件,处置率为98.01%,结案率为97.90%。
(六)力求实效,民生服务有新招
1.发展城市微巴,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一是人员职业素养持续提升。强化源头管控,多次对接驾校,严格把好从业人员准入资格。强化舆论引导,组织“亚运共创,微巴先行”大型微巴从业人员培训会,累计培训人员400余人。严格落实微巴管理办法,对违规运营人员严肃处置,截至目前累计处置微巴上国省道2次、违规营运337余次、动车站违章记分处理180余次,停车31辆,从业资格证满分学习13人。二是车辆营运安全平稳有序。完成所有微巴年检工作,规避“车辆”带病上路。动态巡查车辆营运状况,累计出动人员100余人,检查微巴1000余辆。强化横向对接,与交警、铁路公安联合巡查,对微巴上国省道、动车站违规营运等现象实行无死角管控。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升工作人员安全防火意识和消防技能。
2.全力护航我县各类会议、活动。累计开展“两会护航”“全省大综合一体化现场会护航”“全国浆板瑜伽大赛护航”“港澳青年青田县护航”“大花园示范县护航”“侨博会护航”“4A景区城验收护航”“人才峰会护航”杨梅季和国庆长假系列文旅活动等县级活动护航工作17次,出动人员627人。
3.推进解决各类民生实事问题。设置杨梅摊临时销售点132个;拆除高湾小区2期周边破旧店招牌43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响应群众呼声,接办各类信访投诉411件,办结率、反馈率实现“双百”;办结人大建议、政协提案8件,回复率、满意率实现“双百”;接受群众咨询230余人次,办理各类审批服务133件,行政征收62件,按时办结率100%。
(七)力促提档,法治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是持续推进案件办理工作。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对案件评查以及近年来办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形成法律文书制作错误情形汇总文件共计30余条,应急处置规程1份。全年办理普通程序立案230件,简易程序166件。在全市执法系统案件评查中,一个案件被评为优秀案件,全市五件。二是提高法制业务水平,制定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提升方案,从学习培训、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互查互评等形式出发,由点到面、由周到月再到年,全面提升执法水平,促进案件办理标准化、流程化。制作以案释法首案指引4件,报送案例12件。
(八)力树典范,队伍建设激发新活力
今年,行政执法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为综合执法工作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承办了全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暨基层数字化能力提升现场会,得到省市县领导高度评价。微视频获“学习贯彻二十大 实干争先走前列”新时代浙江机关党建微视频大赛优秀奖。
1.党建统领,做好“党建+”文章。围绕“侨头堡.青田红”强基示范部门创建行动,做好申报创建工作。健全基层组织,今年以来完成换届党支部8个,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调整、补选党支部书记5人,支部委员6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队伍战斗力;狠抓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鹤城支部示范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六联共建”志愿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共开展圆微心愿、慰问老党员、企业结对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为民办理实事50余件。
2.凝心铸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线下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读书班等形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APP,深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共召开专题学习17次,主题党日活动8次,开展专题讨论4次,廉政警示教育8次,93名党员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切实抓深理论学习,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夯实思想根基。
3.积蓄动能,提升队伍素质“硬本领”。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探索适合我局实际的干部竞争选拔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组织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国防教育培训、信息写作能力培训、入职培训等线下培训17次,累计学习人次达到700余人次。鼓励倡导干部队员参加司法考试、在职学历教育等,不断优化队伍文化知识结构。现全局123名干部持有执法证,持证率达92%,有16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队伍整体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严管厚爱,筑牢廉政防线。持续强化廉洁意识,填写各类自查表708份,签订各项承诺书596份,风险排查表21份。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3次、观看廉政教育片5次。坚持日常监管,开展正风肃纪检查36次,谈心谈话40次。开展“爱岗勤政扬清风,激励斗志护亚运”作风纪律教育月活动,引导全体干部切实守好思想防线“总开关”,增强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