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田县财政三化齐发积极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彩重生
时间: 2023-07-27 11:34:20 发布机构: 青田 点击数:

近年来,青田县财政局大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金保障机制,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让青田非遗“旺”起来、“活”起来、“潮”起来。截至2022年底,青田县共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国家级4个、省级8个、市级31个、县级91个,国遗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

一是系统化引领非遗建设,让非遗“旺”起来。全力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机构资金,累计拨付400余万元,主要用于非遗项目申报保护、传承人保护、传承基地扶持和品牌打造,推动非遗保护整体发展。支持建设非遗传承场所,落实《关于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奖励(扶持)办法的通知》政策,切实发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主题小镇、非遗展示体验点宣传功效,打造方山乡根头村、山口镇花旗街、海溪乡海溪村老街、千峡湖景区、高市乡民国街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示范体验点63个,实现“品非遗美食、听非遗故事、观非遗美景、赏非遗美剧、耍非遗玩具、逛非遗老街、学非遗技艺”。立足“青田非遗  世界共享”的理念,海外华侨积极组建青田非遗灯舞类表演队,青田石雕和核雕参加瑞典、蒙古、法国等一带一路国家大型巡展。

二是年轻化赋能非遗传承,让非遗“活”起来。落实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相关办法,2022年度合计补助22万余元,对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省级每人每年8000元,市级65周岁及以上每人每年2000元,县级65周岁及以上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持续组织开展“名师寻徒——让非遗传承动起来”活动,非遗工作开展以来共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人,省级18人,市级37人,县级73人。聚焦“活态传承”,大力支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礼堂、进社区”三进活动,多所学校陆续打造特色非遗课程、建立青田石雕、鱼灯舞、百鸟灯舞、鼓词、木偶戏等10多个传承教学基地。助推举办“海派侨乡·艺起向未来”非遗嘉年华活动、非遗传承之旅,打造“多彩非遗乡村行”青田非遗市集,以“互动+体验+售卖”实现群众与非遗“零距离”接触。

三是数字化驱动非遗发展,让非遗“潮”起来。聚焦非遗数字化,以“平台+数据”“电商+服务”“直播+带货”方式助力非遗接轨现代生活。切实做好全县非遗资料库、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保障,安排资金150万元建设青田石雕数字化应用,入选浙江省数字文化系统第一批优秀应用名单,覆盖丽水石雕行业企业1454家,青田石雕行业企业1259家,石雕行业人才600余人。大力支持全国首家石雕抖音电商直播基地——青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暨青田石文化产业共富园建设,已吸引入驻商户1413家,累计销售额达到5亿元,为非遗项目——青田石雕打开了“互联网+”的发展新“窗口”。配合构建全球首款石雕NFT数字藏品,引入英伟达元宇宙技术,通过艺术加工、3D建模和NFT手段加密,是不可篡改、不可复制的独特数字资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