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农业系统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规划信息
首页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652387/2023-122596 发布机构: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06-29 10:37:16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精神,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强村富民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区样板,全力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世界青田打下扎实基础。一季度,青田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96亿元,同比增长9.2%,全市排名第一;青田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89元,同比增长18.8%,全市排名第一。

一、2023年上半年总结

(一)围绕“高质高效”,以链式思维发展品质农业。一是加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54万亩,加快杨梅基地发展,累计建成杨梅避雨栽培示范基地近800亩,杨梅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3万亩。加快生猪产能提质增产,一季度生猪出栏4.22万头,同比增长75.36%。汇编“雾耕项目推进作战图”,在阜山地块发展雾耕核心目标区800亩,其中前期由县农旅投公司投资发展200亩先行试验区。成立茶文化研究协会,进一步振兴茶产业。二是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举办首届青田农遗良品展销会,展会期间共计销售优质农遗良品732万元。组织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签订销售订单600万单。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六月青田杨梅红”主题消费季活动,设计了“一周一主题”18个特色活动,打造了青田杨梅元宇宙特色场景,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报道宣传。三是做好要素保障。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新增大学生农创客107人,培育提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10家。组织县级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培训142人次,农民普及性1083人次。

(二)突出“全域全景”,以工匠之心打造和美乡村。一是做好“整治”的文章。开展垃圾分类指导督查工作,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覆盖的自然村比例达到50%,达到省市年度任务目标。常态化开展全域洁美督查考核工作,截至第二季度共交办问题点位3296处,其中1-4月份的问题点位已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全县一户多宅专项整治乡镇摸底工作,经排查涉及105个行政村,550户农户,1100宗农房,911合法宗农房。二是做好“示范”的文章。成立城乡提升工程工作专班,出台《青田县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实施方案》《青田县加快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召开例会六次,为青田县城乡提升工作奠定基础。世遗农耕文化和美乡村示范带、千峡湖风光和美乡村示范带按照和美示范县创建标准做项目前期谋划。截至目前,2023年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进度完成35%。三是做好“传承”的文章。制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主题论坛》(初步方案),计划在7月份举办。第九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开工进场完成15%,第十批重点村完成形象进度65%。

(三)聚焦“富裕富足”,以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图景。一是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召开两项收入季度研判分析会,制定《农民增收考核细则》《低收入农户增收考核细则》,开展样本户大走访,低收入农户动态调整率100%。完成2022年度光伏小康工程收益分红资金、低收入农户特色产业直补资金、“两老人员”补助资金和“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共计下达资金606.81万元。二是加快村级集体增收。完成强村公司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梳理和前期调研,起草编制强村公司体系重塑实施方案。参加“丽水市强村公司、共富工坊优质产品大展销”活动,共计实现展销58.6万元,荣获全市展销活动亚军,青田侨基伯树莓茶荣获“丽水市十佳好产品”称号。三是加快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完成大搬快聚指导性搬迁签约1513人,集中安置128户、429人(分房139套);完成省系统“异地搬迁”录入255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立地条件不足。受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环境影响,全县山多地少,梯度坡度高,比较分散、小块零碎。水资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等区域的划定,更加缩小了畜牧业的可发展空间。用地紧张、机械化水平低,客观上也造成产业规模难以扩张。

二是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县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14家,县级37家。深加工企业1家,其余均为初级工企业。基地订单生产联结不紧,产业链条不完整,竞争力不强,产业带动能力不高。

三是强村富民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目前我县已经完成了“消薄”任务,大多数村居仍然缺乏业态、缺乏运营,增收渠道单一,造血能力有限,存在持续增收动力弱、稳定增收能力差等问题,不少村主要依靠县级统筹项目兜底。在大搬快聚工作方面,存在专班人力资源薄弱,工作经费拨付较慢、复垦工作流程等问题。

三、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实施农业高质高效工程。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在14.29万亩,农田宜机化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0.5万亩。推进稻鱼、杨梅两大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增稻鱼共生基地5000亩、杨梅避雨栽培示范基地400亩。支持阜山、舒桥高品质浙产道地药材,推广药稻轮作面积1500亩以上。加快建设欣宏源、欧源等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出栏达到14.5万头,建成未来农场1家。深化“农业双强”“两进两回”系列行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新培育新型农业主体30个、农创客 200 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 家。

二是实施乡村宜居宜业工程。全域落实农村风貌管控新政,布点推进花园细胞工程,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3 条,建成北山张坪、仁宫寺岙、三溪口白浦等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新增历史文化保护村 4 个。全面落实“一户多宅”专项整治行动,出台相关"一户多宅"处理管理办法。承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主题论坛,开工建设稻鱼共生科研发展基地和全球教学基地,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实施乡村法治提升工程,新增省级善治示范村(社)20个。

三是实施农民富裕富足工程。深化片区联盟组团发展,重塑强村公司发展体系,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农民创业就业促进行动,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 15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深入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完成搬迁 4000人以上。鼓励强村公司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侨乡农创客等开展共富营地、共富工坊等多元化联建,新增“共富营地”5个、“共富工坊”10个,不断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