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辑 | >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 > 工作动态 |
近年来,青田县财政局立足华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将华侨资源优势转化为“地瓜经济”发展胜势。2023年7月,青田县打造优质农产品“全国买 全球卖”集散中心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首批最佳实践案例。
一是厚植“地瓜经济”优渥土壤,建强农产品出海平台。支持搭建以侨乡农品城为载体,集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联合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贸易集合体,将农产品出口范围拓展延伸至丽水及四川东西部协作地区,2021年以来,涉及山海协作产业合作实际到位资金共计7600万元。统筹安排资金2.5亿元,建大建强侨乡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园和产业园,为农产品加工仓储出口提供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山茶油冷榨加工园、稻鱼米加工厂、农产品加工仓储园区一期等出口加工仓储项目5个。支持创设“保税仓+保税飞仓+海外仓”全球经贸共享平台,在梅山综合保税区开设专属“侨贸保税仓”,对仓内进口、出口货物分别给予每自然箱3300元、1000元的箱量补助,扭转企业物流成本高、物流仓库配套不足等劣势,助力企业加强出口竞争力,“梅山——青田山海协作‘保税飞仓’”项目成功入选浙江自贸区第七批“十大成果”。
二是壮大“地瓜经济”生长块茎,夯实农产品产业能级。支持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推行“政府主推、企业协作”品牌机制,每年常态化安排资金集中培育壮大以“青田青”品牌为首的公共区域品牌,其中稻鱼米品牌“余米三生”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马德里国际商标。联合出台青田县侨乡农品城招商政策,对入驻农品城从事农产品对外贸易流通的企业,前三年分别按照租金额70%、50%和30%进行补助,实现以奖促贸,今年以来签约年产3300吨肉类及哈蒙加工、年产300-400吨风干发酵猪肉制品产业等项目3个。实施农产品生产出口帮扶行动,建立农产品出口奖励机制,对入驻侨乡农品城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的奖励,提高企业对农产品交易积极性,辐射带动全县30个帮扶重点村增收,累计带动增收超1亿元。
三是延伸“地瓜经济”发展藤蔓,助推农产品行销全球。支持组织本地优质农产品企业组团参加省农博会推介会、金平湖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推动本土农产品“走出去”,促成产品销售达8000余万元。聚焦海外万家中餐馆联盟农产品需求,在境外开设农产品专柜的,每家一次性奖励价值3—5万元的青田农产品,截至目前,已在欧洲10余个国家铺设农品城海外专柜120个,向当地华侨、居民高效直供国内优质农产品。支持建立全国优质农产品海内外展销大平台,安排资金1030万元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等重要展会,带动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其中农遗大会获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