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塑工业经济新优势 蓄势突破后劲十足
时间: 2023-11-06 14:19:23 发布机构: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点击数:

近年来,青田县坚持“工业经济是第一经济”的战略定力,积极推进“强基固本、提质增效”行动,工业经济在触底中筑底,在盘底中蓄力,发展后劲不断积蓄。

图片1.png 

2022年,青田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深化平台要素保障,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与时俱进开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新局面。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018亩,首次突破1000亩;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2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至70家,年度新增18家,创下历史新高;省科技领军企业、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在丽水率先“破零”入围。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青田县经济商务局局长刘会荣介绍,2022年,青田建立了“1+1+1+N”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服务企业体系,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年新增亿元企业7家,其中,2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2家、5亿元企业1家、新增规上企业38家。

2.png 

走进船寮镇舒庄工业区,一个崭新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2022年8月,青田薪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不到五个月的时间,薪侨电器的产值就达到了7160万元。

“这家企业过去的厂房位于温溪镇,近年来该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用地空间紧张,青田有关部门、乡镇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马上对接企业搬迁至船寮镇舒庄工业区。”船寮镇副镇长叶国忠介绍,企业仅用时18个月就完成建设,顺利投产,该企业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吸纳500人就业,年产值将超过3亿元。

图片3.png 

据了解,2022年,青田驻企服务员队伍全年累计走访企业1705人次、933家次,帮助解决企业各类难题135个。此外,青田县还创新设立了“企业家服务日”活动,在每个月的8号由县党政副处级以上领导负责接待企业家,开展服务接待工作,面对面地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和诉求。不久前,青田企业服务综合平台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深入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2023年1月,青田县精准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开展 2023 年春节暖企惠企“三送”活动方案》的通知,县领导上门为企业家们送祝福、送温暖、送政策,营造良好“扶工”氛围,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域样板。

加强平台要素保障推动强链补链延链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大量的项目投资。作为山区26县之一,青田产业链缺链弱链问题长期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青田县深耕平台要素,保障推动强链、补链、延链。

图片4.png 

青田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徐万生介绍,2022年,青田全年落地大项目26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9个,占比73%,均为历史新高。

吉瑞特种材料合作项目正是2022年青田引进的项目,目前正全速推进土地平整工作。该项目是青山钢铁与杭钢集团开展不锈钢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第一期项目,将进一步延伸青田的不锈钢产业,为百亿特种钢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加快项目落地,青田县‘开山造地’,全面推进向山地要空间、向低效要空间、向高层要空间、向技改要空间、向飞地要空间。”青田县经济开发区总工程师季永勇说,破解空间要素制约,依旧是“十四五”时期青田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首要任务。

图片5.png 

2022年,青田县全面推进低效企业整治工作。关停淘汰低效企业31家,实现“腾笼换鸟”15家,累计盘活低效用地1017亩。浙江凡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腾笼换鸟”项目成功落地投产。

在金融保障方面,青田县印发了促进制造业贷款投放的实施意见,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引导,建立制造业企业金融分类扶持机制,加快制造业企业差异化信贷产品研发和推广。2022年至2025年,制造业贷款年均增速要不低于10%。

2022年,青田县全年完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4%。

强化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逆势增长

走进浙江瑞兴阀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货物,准备装车发往海外,车间里是一派繁忙景象。“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1—11月,我们出口额还是达到 8700余万元。”该企业负责人林建介绍。

图片6.png 

青田阀门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经几轮“腾笼换鸟”,如今已形成一定规模,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受疫情影响,以外贸出口为主要销路的青田阀门企业面临不小挑战。

面对冲击,浙江瑞兴阀门有限公司搬进新厂区,扩大产能,并投入1600余万元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工艺。“2022年1—11月,青田阀门出口增幅达到105.6%。”丽水海关查检四科科长朱伟豪说,除瑞兴阀门外,青田球豹阀门等一批阀门企业今年的出口增幅也十分喜人。

2022年,青田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着力推进“一链一院一团队”建设,与北京科技大学携手打造了首个高能级实体化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为开展科技合作、项目攻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片7.png 

“经过多年发展,青田的不锈钢产业、时尚产业、阀门产业的产值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相较于国内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青田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青田县科技局局长章旭阳介绍,目前国内许多特种不锈钢以及阀门还需要依赖进口,尤其是医疗、模具、通信等领域。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的成立不仅能够助力本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还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新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的进口替代。

图片8.png 

“接下来,我们青田将围绕解答‘核心、导向、动力、保障’等问题,构建‘以产业为核心、以效益为导向、以赋能为动力、以环境为保障’的工业经济发展路径,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生态变革。”青田县经济商务局局长刘会荣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