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农业系统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规划信息
首页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652387/2023-126148 发布机构: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11-21 10:53:52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精神,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强村富民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区样板,全力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世界青田打下扎实基础。上半年,农业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7.6%,全市排名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7元,同比增长9.0%,全市排名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87元,同比增长17.2%,全市排名第一。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高质高效”,以链式思维发展品质农业。一是加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3万亩,5000亩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进度完成50%。积极打造城市近郊高品质农业示范带,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已建设完成,等待省级验收。推进稻鱼、杨梅两大优势产业发展,累计建成杨梅避雨栽培示范基地近800亩,新发展稻鱼共生基地5000亩,新培育百亩以上规模生产主体4家。积极发展生猪、渔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生猪出栏9.854万头,欣宏源未来农场和蜂蜜加工厂基本完成创建目标,青田田鱼、千峡湖有机鱼、瓯江溪鱼“三条鱼”产量3342吨,推广药稻轮作面积1500亩,100亩阜山雾耕农业项目预计10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二是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举办首届青田农遗良品展销会,展会期间共计销售优质农遗良品732万元。创新举办“六月青田杨梅红”主题消费季,打造杨梅元宇宙沉浸式采摘场景,全县杨梅销售额6.9亿元、出口额首超2000万元。举办稻鱼之恋丰收节暨农遗嘉年华,展示侨乡农遗发展新成果、新气象,激发消费活力。三是做好要素保障。积极推进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工作,培育农创客153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组织县级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培训550人次,农民普及性1811人次。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完成任务量的50%,预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加强招商引资,签约农业类招引项目9个、总投资12.6亿元,欣宏源生物饲料加工等亿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发挥省财政区域协调资金4.5亿元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深入推进稻鱼预制菜深加工等10个重点项目建设。

(二)突出“全域全景”,以工匠之心打造和美乡村。一是做好“整治”的文章。开展垃圾分类指导督查工作,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6%,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精品村2个。常态化开展全域洁美督查考核工作,截至目前共交办问题点位3329处,其中1-7月份的问题点位已整改到位。开展全县一户多宅专项整治乡镇摸底工作,经排查涉及105个行政村,550户农户,1100宗农房,911合法宗农房。二是做好“示范”的文章。召开青田县城乡提升工程专班第九次会议,进一步筹备完善全县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启动和美乡村“六比六促”比拼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和美乡村(未来乡村)建设项目等4个“千万工程”省级重大项目完成进度85%以上,和美乡村示范带和巨浦村、湖云村、寺岙村等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年度任务80%以上,张坪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已基成。三是做好“传承”的文章。7月18日,召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第二次会议,全球首个农遗公园已开展市场化运营,稻鱼共生科研发展基地和全球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正在推进。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村完成总进度的85%。

(三)聚焦“富裕富足”,以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图景。一是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召开两项收入季度研判分析会,制定《农民增收考核细则》《低收入农户增收考核细则》,开展样本户大走访,低收入农户动态调整率100%。稳步推进“扩中提低”改革,新增“共富工坊”9个,“共富营地”2个,完成2022年度光伏小康工程收益分红资金、低收入农户特色产业直补资金、“两老人员”补助资金和“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共计下达资金770.5235万元。二是加快村级集体增收。全力推进强村公司体系重塑工作,完成《青田县“强村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青田县强村公司项目代建及采购服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参加“丽水市强村公司、共富工坊优质产品大展销”活动,共计实现展销128.6万元,荣获全市展销活动亚军,青田侨基伯树莓茶荣获“丽水市十佳好产品”称号。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体总资产达26.2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3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16亿元,完成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101个。三是加快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完成大搬快聚指导性搬迁签约2233人、县级集中安置718人;完成省异地搬迁年度任务2000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立地条件不足。受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环境影响,全县山多地少,梯度坡度高,比较分散、小块零碎。水资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等区域的划定,更加缩小了畜牧业的可发展空间。用地紧张、机械化水平低,客观上也造成产业规模难以扩张。

二是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县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14家,县级37家。深加工企业1家,其余均为初级工企业。基地订单生产联结不紧,产业链条不完整,竞争力不强,产业带动能力不高。

三是强村富民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目前我县已经完成了“消薄”任务,大多数村居仍然缺乏业态、缺乏运营,增收渠道单一,造血能力有限,存在持续增收动力弱、稳定增收能力差等问题,不少村主要依靠县级统筹项目兜底。在大搬快聚工作方面,存在专班人力资源薄弱,工作经费拨付较慢、复垦工作流程等问题。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是实施农业高质高效工程。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4.3 万亩、年产量达 5.2 万吨,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0.4万亩。推进稻鱼、杨梅两大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增稻鱼共生基地4000亩、杨梅避雨栽培示范基地400亩。加快建设欣宏源、欧源等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出栏达到15万头。深化“农业双强”行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以上,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个,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1个。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争取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家。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新型农业主体25个、农创客100人、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开展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400人次。

二是实施乡村宜居宜业工程。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2条,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个以上,省级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3个以上,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2个。深化垃圾分类“五大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自然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5%以上。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争取1个村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做好农遗大会“后半篇文章”,举办第二届农遗良品展销会,不断擦亮全球“农遗”金名片。

三是实施农民富裕富足工程。持续深化“青田县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用好用足“强村富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资金。实施“县域组团”、跨乡镇区域联盟、“强村带弱村”等组团增收项目,不断提升各村的“造血”功能。2024年,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100%,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16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深入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完成搬迁 500人以上。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21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