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计划系统 >青田县统计局 >统计数据 >统计分析
首页
青田“银发经济”发展前景研究
索引号: 002652715/2022-00245 发布机构: 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3-01-05 20:29:55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内容提要: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田老年人占比为18.84%,老年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内容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消费需求高端化品质化。针对目前青田县银发经济存在的四方面问题,从“老有颐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减乘除四种手段,进一步激发银发消费市场潜力,加强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研究,推动银发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银发经济;七普;银发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约到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作了专门部署。《规划》重点任务里专章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在养老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尚属首次。从供给侧看,政策一直鼓励和推动老龄领域市场和业态发展。从需求侧看,“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结构、经济社会条件都发生变化,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求端的改变使银发经济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发展银发经济前景广阔。

一、基本现状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县户籍人口数为57.23万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9.59万人,占18.84%,青田县银发经济发展具有五大基础:

一是养老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统筹发展,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为主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障待遇位居全市前列。全县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人数3726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6%。老年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明显提高。

二是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全县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4家,机构养老床357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935张。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1家。创新设立“侨乡养老管家”平台,协同搭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键通”呼叫中心,开通“967766”养老服务热线,实现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展示、老年人信息档案管理、申请受理、机构管理、服务评价、统计报表、决策分析等多功能模块“一站式”集成。

三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48%。积极开展国家级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工作。医养结合扎实推进,建成医养结合机构2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养结合巡回诊疗点16个,全县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

四是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老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等宣传工作,老年法宣传普及率超过95%。县、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维权网络已基本形成,开通法律援助热线和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开展维权月、助老月等活动,老年消费者投诉解决率达到100%。

五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持续推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县建成老年活动中心385个,经常性参加文体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90%。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构建安全、舒适、便利的老年人生活服务圈。积极开展“银龄行动”“独居老人暖巢行动”“敬老月”等活动,为空巢、独居、困难老人提供照护服务,全县形成了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堵点

目前,我县银发经济发展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客观要求,银发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养老服务供给“不充足”。据调研,“十三五”期间,青田未制定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计划,布局规划也相对滞后。全省层面自2018年起启动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但我县社区缺乏存量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存在运营场所不稳定、运营成本高等。如:我县4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通过租赁用房建设,年租金支出达130多万元,其中鹤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地租金高达75万元,给以后运营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在主城区和重点镇、老年人集中聚居区缺少护理型养老机构。如:我县鹤城街道,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该街道常住人口7.79万人,其中老年人口1.57万人,占比20.15%,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需求大,但是目前该街道小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尚属空白。同时,还存在老旧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现象,受政府财力、小区周边房源紧缺等因素影响,政府很难通过回购、租赁、置换等方式实现配建。

(二)医养康养深度融合“不完全”。一是供需缺口较大。随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医养康养资源需求越来越高,但我县现有养老机构医养康养服务供给较为有限。全县养老机构床位共2451张,其中医养结合机构床位仅806张,难以满足当前老人带病养老的需求。二是医养合作不够深入。全县所有养老服务机构都已与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主要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的多,针对失能老人康复指导、慢性病管理指导、护理技能指导等方面比较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少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等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尚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银发经济政策支持“不健全”。一是老龄产品供需失衡。2022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据中国老龄协会发布的报告披露,到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我国老年用品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老年用品不仅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种类较少,同时,也缺少行业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较差,产品质量不高。二是重要产业政策内容缺失。从老龄产业政策的构成看,扶持老龄产业的贸易政策、技术政策、结构政策等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理论研究和认识程度的局限,老龄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规划体系和扶持政策体系,很少进入政府决策层的视野。此外,老龄产业市场准入制度尚不健全,产品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明显滞后。 

(三)银发消费市场规范“不充分”。一是银发市场布局过于单一。据调研,从银发产品市场看,青田县老年消费品多为营养品、保健品,而老年生活辅助器材、老年助行器、老年康复器材、老年护理用品、老年文化用品等则相对缺乏。在服装市场,青少年服装通常占所有服装的70%-80%,中年人服装占15%,而老年人服装仅占5%。在琳琅满目的玩具市场上,目前很难找到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玩具商品。从银发服务市场看,老年旅游、医疗休闲服务市场供给相对较多,但老年护理服务、家政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较大。二是银发群体财产受侵害风险高。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得老年人在面对互联网中良莠不齐的信息时,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钱财,老年消费侵权问题时有发生。如2021年发生的68位老人被“套路贷”套走70套房子等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司法的漏洞,以及银发群体对社会上新兴的诈骗项目缺乏了解,导致蒙骗。据调研,2022年3月至今,青田县已查获2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会销案件。

三、破题对策

破除当前银发经济面临的“拦路虎” ,是发展新经济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完善的“老有颐养”环境的需要,鉴于此,笔者以“加减乘除”为抓手提出如下对策:

(一)做加法:布局“一盘棋”银发产业。开发养老+模式,积极推进养老行业与其他行业相融合,促进养老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为银发群体增添选择的空间。进一步优化社会运营市场环境,增强民间投资动力,积极引导华侨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产业发展,构建充满活力、更加符合老年人多层次需要的老龄产业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围绕“衣”“食”“住”“行”“医”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养老金融、养老器械及设施、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养老地产、综合性医护管理服务、家政及其他服务、护工培训及文化生活等养老产业。积极引导“双减”背景下闲置的教育培训机构进军“老年教育”,适当补位老年大学学位。培育壮大本土化的适老产品品牌,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老龄产业。大力打造绿色、健康、安全的生态食品品牌,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农副产品。积极做好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工作,指导老年人使用各类电子和智能设备。逐步优化老年人“健康码”管理,集成应用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公交卡、公园卡等。

(二)做减法:提供“一条龙”健康服务。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老年人健康体检制度。 开展并普及老年人疾病早期筛查和预防项目,加强老年慢性病、心理疾病的综合干预,强化老年人健康教育培训,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探索实行社区安宁疗护试点,根据辖区内居民对安宁疗护服务需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给能力,合理确定服务模式。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临终关怀科,开展安宁疗护病房服务,逐步推广以家庭病床为载体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促进机构、居家服务相衔接。发展医养结合,建立“全链式”医养康养结合照护模式。深化“康养体系”建设,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开设诊所、与青田医共体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让优质医疗真正下沉,惠及侨乡群众。围绕侨乡老年人康复养老需求,整合医疗、医保、医药、养老等资源,通过建立转诊、转介、转护、转养通道,组建专业康养服务队伍。

(三)做乘法:健全“一系列”制度保障。健全老龄产业政策,加强老龄产业扶持引导,完善老年产业在金融信贷、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完善老年消费支持政策,促进老年人消费,依托华侨经济文化示范区建设,充分把握华侨回流趋势,加快发展生活服务、养老服务等消费热点。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提高老年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权益意识,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老年人监护制度。建立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为老年人便利参与诉讼活动提供保障,倡导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减免法律服务费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联合县大数据中心、民政部门合力打造一批具有青田辨识度的APP,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联通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共同开创智慧医保便民行动。进一步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拓展“互联网+医保”慢病管理应用场景,推行慢病线上复诊、医保线上结算、药品配送到家等试点。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依托老年教育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平台,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面向老年人开展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常态化培训和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推广智能技术教育课程应用,围绕邻里、教育、健康、交通等智能生活场景,加大老年人融入未来社区、智慧社会的智能化宣传教育。

(四)做除法:释放“多元化”银发活力。将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强化老年人再就业的宣传和引导,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排摸建立县老年人才信息库,鼓励将老年人才开发利用纳入各级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适当延长工作年限,支持老年人才再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帮助有意愿的老年人接受岗位技能培训。鼓励用人单位为老年人制定弹性工作制度,依法签订受聘书面协议,保障老年人工作合法收入、安全和健康权益。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加快老龄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为老服务志愿组织。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探索实施“时间银行”。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帮助空巢、失独、经济困难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送医、送科技、送文化活动,如发展银发志愿者,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

 

参考文献:

[1]曾红颖,范宪伟.进一步激发银发消费市场[J].宏观经济管理,2019(10).

[2]李金娟.“十四五”期间“银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北方经济,2021(2).

[3]郝福庆,王谈凌,鲍文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和政策取向[J].宏观经济管理,2019(2).

[4]刘育英.中国官方:2025年中国老年用品产业规模超5万亿元[J].中国新闻,2020(1).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