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幼儿园、成技校、局属事业单位,青田开大:
现将《青田县名师名校长培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青田县教育局
2023年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青田县名师名校长培养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实施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满足未来县域名师名校长队伍发展需要,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中青年校长和名教师队伍,促进青田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谱写青田教育新篇章,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高素质教育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培养机制,对接国内名校资源,强化培养力度,提升中青年校长和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为今后培养优秀校长和学科领军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全面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养目标
通过师徒结对、跟岗学习、参与管理、教学实践、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一批理念先进、专业过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师名校长。整合优质管理干部和教师资源,分层培养,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人才梯队。
三、培养类型及方式
(一)优秀校长
1.培养对象。50周岁以内的优秀校长
2.培养周期。为期一年
3.培养方式。结对名校长,以自主学习和名校长示范指导相结合,互联网+学术研讨为主要途径。每年集中研修四次,每次三天。深入学习名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培养一批理念先进、敢于探索的名校长群体,提升学校品牌建设,实现青田教育“共富”。
(二)县中优秀青年学科教师
1.培养对象。40周岁以内的县中优秀青年学科教师
2.培养周期。跟岗学习一年
3.培养方式。采用影子培训模式,组织参培教师到杭州、宁波、嘉兴、温州、绍兴等名校跟岗学习。参培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带课”“带研”“带学”研修。深入学习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教研组建设等内容,参与集体备课、教学实践、观课议课、课题研究等活动,提升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为尖端学生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精锐教师
1.培养对象。具有市级教学(德育)名师、名家等荣誉称号,年龄在50周岁以内的教师。
2.培养周期。为期三年
3.培养方式。采用师带徒形式,每年集中研修四期,每期三天(其它时间开展线上研讨交流)。通过理论学习、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著作出版等方式,实施全方位、个性化培养,提升参培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综合能力,为培养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提供后备人选。
(四)新锐教师
1.培养对象。具有省级教坛新秀、市级教学(德育)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教师。
2.培养周期。为期三年
3.培养方式。专家结对指导,集中理论学习为主,线下活动与线上研讨相结合。每年集中研修四期,每期三天。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参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为培养市教学(德育)名师、名家提供后备人选。
(五)学科教研员
1.培养对象。县学科教研员
2.培养周期。为期一年
3.培养方式。采用影子培训模式,集中研修两期,每期两周。组织学科教研员到杭州、上海等省内外优秀教育教学研究院跟岗实践。学习前沿教育理念,提升学科教研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县域教育质量快速稳步提升。
四、选拔要求
(一)选拔人数
中青年骨干校长4-6人;县中优秀学科教师4-6人;精锐教师15人左右;新锐教师35人左右;学科教研员6名,组建不同层次的研修班。
(二)选拔条件
1.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思想政治素养、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两个优化”或数字化改革工作成效突出;
2.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能,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有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
教学业绩突出,学科成绩处县同学科前20%(侧重教师);近三年校长岗位能效考核合格且至少有一年为优秀的校长(侧重校长)。
3.近三年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比武中至少获县一等奖及以上;
4.近三年论文获市二等奖及以上;或主持(执笔)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获县一等奖及以上;或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类报刊杂志发表。
5.近五年获县级及以上综合荣誉称号。
以上条件中,前两项为必备条件,后三项至少符合其中两项。学科成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三)选拔程序
1.宣传发动。各校、局属事业单位积极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积极参与自荐与推荐工作。
2.报名推荐。校长、教师自荐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精锐教师不限名额;新锐教师每校限报4人。
3.组织考核。采用材料审核和科室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4.确定人选。根据考核评定,确定培养对象。县中优秀学科教师、县学科教研员由所属单位确定,公示无异议后发文。
五、考评内容
(一)制定规划。详细制定个人发展周期规划,体现阶段性、过程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并提交个人规划方案。
(二)实践研究。每位学员结合学科岗位实践,开展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活动,借助任务驱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1.阅读推进深度研修。每年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不少于6本,撰写并提交相应的读书报告6篇。
2.问题驱动高效课堂。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每年至少开出县级及以上示范课2节。
3.课题促进专业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路径,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周期内至少主持或执笔一项县级及以上课题。
4.师徒结队引领成长。在校内外至少带三名徒弟,开展经常性指导工作,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周期内所带徒弟需获得市级教学(德育)新秀及以上荣誉称号。
(三)成果展示。每学期在本单位作一次汇报交流,参加县级交流会。周期内至少在县域层面作专题讲座一次、在省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一篇。
县名师名校长培养领导小组对培养对象组织中期考评和周期考评。中期考评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年度培养,周期考评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青田县名师名校长培养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具体的日常培养工作。
(二)经费保障
县财政安排名师名校长教师培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跟岗研修、学术交流、成果出版等项目支出。
(三)后勤保障
所在学校为培养对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协调工作、学习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教育局聘请省内外名师、名校长、高校专家和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为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引领。完善关联考核机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绩考核,将名师名校长培养纳入相关考核。
本方案自公布日起开始实施。
青教〔2023〕3号青田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青田县名师名校长培养方案》的通知.wps
青教〔2023〕3号青田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青田县名师名校长培养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