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7月,县级首个“不动产登记+公证”联办窗口在青田落地以来,青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对标施策,优化集成服务,、破解县域难题,创新涉侨远程视频公证服务,截至目前,青田县共出具不动产非继承公证调查报告62件,减免公证服务费用21.39万元,涉侨远程视频公证服务2067件,事项平均申报材料减少了3个,实际办理时限压缩至1日办结,大幅度降低了不动产登记错误风险,获得了办事企业、群众、广大海外侨胞的一致好评。
(一)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健全部门共建协作机制。一是上级部门高位推动。市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联合下发《关于联合打造不动产登记与公证“最多跑一次”服务平台的通知》,对青田联办改革提供了借鉴。同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多次“下沉式”到青指导业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为青田不动产登记与公证联办提供了坚强支撑;二是部门协作凝聚合力。部门协调配合紧密,多次与县委改革办、行政服务中心、公证处、县财政局、县大数据中心等部门组织座谈交流,研究部署联办合作方式和制定针对性强的“硬核”措施,全力破解流程再造、数据共享、资金保障等一系列难点,凝聚改革合力;三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县委改革办、行政服务中心、公证处、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四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公证+不动产登记联办的通知》和《青田县公证处协助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非公证继承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和服务事项,使联办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良性轨道,为实践操作提供支撑。
(二)对标施策,精准高效,优化联办服务新模式。一是细化协同办理规范。不断改进联办服务模式,明确协同办理的模式、档案管理移交办法、服务费用收取方式、审查要求、边界和办理时限,同时立足疫情防控和青田县域侨情实际,提供创新服务,拓展联办业务,增加涉侨远程视频公证联办事项;二是建立数据共享模式。签订数据共享和保密协议,在原有公安、民政、税务等领域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互联,实现线上共享互通。公证处依托线上平台在线实时查询当事人的涉公证所需不动产登记信息,将公证调查确认书及办理结果以电子文书的形式相互推送,最终实现全程网上数据共享互通;三是实现“一站式”集成办理。在确保申请材料和登记程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互设联办窗口,推行公证服务调查前置,落实一次收取申请材料,采取“一窗受理、联网审核、电子反馈”联办模式,充分利用“扫码缴费、掌上查询、网上缴税、电子制证”等新兴功能,全程串联不动产转移登记、公证与纳税一并申请、一并受理与审核,实现“登记、公证与纳税”一件事闭环联办。
(三)立足群众,破解难题,增加登记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实施“远程视频认证+国内代办”涉侨服务。立足疫情防控和县域侨情实际,针对海外侨胞办理新建商品房五类不涉及权属处置的不动产登记事项,在全市首创推出为侨服务新模式,建立微信视频“云认证”平台,申请人、受托人、不动产窗口工作人员三方通过微信视频同步开展事项申报、视频认证、委托见证等流程,待申请人本人签字委托书寄达国内后,由国内受托人继续办理后续业务,从而实现海外华侨无需跨国跑就能办理国内事,海外华侨无需跨国跑。二是落实“政府买单”加大财政保障支持力度。为减轻群众非公证的不动产继承登记办事成本和负担,为办事群众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公证机构对被继承人的继承关系、婚姻状况、死亡事实和不动产处分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单套不动产办理成本降低3450元,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打破时空限制优化不动产登记环境。打破服务场所限制,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众,设置党员帮代办窗口,变“群众来回跑”为“党员干部帮着跑”;为县内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精简办、优质办。打破服务时间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助查询终端、制证一体机等多种非窗口途径,拓展服务时间,让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公证相关事项时更便捷。今年累计帮代办226件,生成电子证明3176件,电子证书858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