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儿,今年是笋干大年,你还收笋干吗?”每年竹笋出产的时候,走在村里的金加民都会碰到村民这样问。 “王儿”就是祯旺乡人大代表金加民的小名,村里人都喜欢这样称呼他。作为祯旺乡较早一批外出创业致富的人,金加民说还是惦念家乡的好山好水,他放弃了在温州辛苦打拼下来的生意,回到家乡创业。 祯旺乡是国家级生态乡,生态资源禀赋优良,拥有万亩竹海。金加民决定从竹子里面做文章,在竹林中开辟出一条致富路。经过前期多次调研,金加民发现村里的笋干制作技术成熟,但因销路问题,笋干制作加工一直未成规模,经济效益低下。金加民心里一直盘算着怎样才能带领群众致富。他东奔西走为群众找销路,可是效益并不明显。于是,他决定自己出资创办家庭农场,对全乡及周边乡镇的竹笋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彻底解决群众犯愁的竹笋销路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金加民的家庭农场笋干等农产品不仅注册了“祯旺绿”商标,还被评为国家级“笋干和木耳无公害”基地。村民们都说,是“王儿”打开了我们的致富门。 2022年,在省建设厅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金加民协助村干部成功将第一批600斤笋干销售至省建设厅食堂,把大山里的农产品端上了城市的餐桌,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除了笋干加工,金加民还在探索竹林的开发利用。竹子全身都是宝,竹笋可食用,竹竿和竹根可做成各种精美的日用品和工艺品。一把竹扫把,是农家最常见的打扫工具,也可以是一个家庭的致富收入来源。近日,金加民正在对接竹扫把的收购渠道。竹扫把项目采用“公司+村集体+村民”的模式,计划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集聚起来,由村民加工竹扫把,村集体统一收购销售给公司,预计可以带动村民年增收破万元。 连续当了两届人大代表,金加民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要服务为人民,对得起人民的期待。未来,将与村里的年轻干部共同做深竹文章,谋划竹海石头公园、竹艺加工、文创产品等项目,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