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部门 >青田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规划信息
首页
青田县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65350/2021-116531 发布机构: 青田县行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8-04 09:57:09

青田县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县行政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部署,以整体智治理念,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环境。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数字赋能,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一是全力推进政务服务2.0工作。及时做好全县政务服务2.0平台事项认领及应用工作,并积极推进2.0平台向基层延伸,实现109项政务服务事项在乡镇(街道)就近办理。截至6月底,全县政务服务2.0平台已上线事项1601,收件率99.25%。二是扎实抓好上级文件落实。根据省里《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省政府领导有关政务服务系列批示办理情况的汇报》文件要求,结合青田实际,认真开展研究讨论,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建立工作清单,全力以赴推进落实。针对省里梳理的103项问题清单,涉及行政服务中心的共30条,已完成整改13条,整改中4条,另外13条需要省市牵头协同推进。三是认真落实政务服务均等化工作。通过政务服务2.0平台,实现社保、医保等46项事项在全县37个农商银行网点可受理,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持续做优政务服务海外延伸。立足青田侨乡实际,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梳理完善19个部门“国内一次不用跑”服务清单共225项,其中“涉侨不见面全球代办”事项106项,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59项。五是以大数据为手段,配合县卫健局在全市率先推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数字化管理,实现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一次申报、动态管理、全县通用”,体检码全过程“可见、可查、可控”。

(二)坚持统筹推进,加快提升政务大厅“智慧化”。一是巩固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按照省市标准化建设相关要求,进一步总结完善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标准化,并按照《政务服务礼仪规范》要求,以培训规模小班化、培训人员差异化、培训次数高频化为特色,开展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礼仪培训。二是加强智能化设备运用。对大厅现有的自助机、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功能进行全面梳理,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和指导,进一步强化智能办事,提升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便捷度。三是加快推进新大厅建设。根据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和后台集中审批协同中心的“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要求,结合青田实际,组织入驻窗口重新对各大厅总体布局、区域划分、窗口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并落实专人跟进工程进度,确保新大厅建设有序高效。

(三)坚持迭代升级,不断推动项目审批“高效化”。一是积极开展代办服务。发挥代办中心主力军作用,根据业主需求提供免费代办服务。今年以来,跟踪代办投资额1000万以上项目37个,有效推动投资项目高效审批。二是强化代办队伍建设。在原先“大代办”的基础上升级迭代,加强重点乡镇和重点部门代办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形成一个代办中心专门抓,部门和乡镇协同服务的良好代办体系。三是推动竞价平台规范运行。依托市竞价平台,不断推进“丽水网上中介超市”平台运用,同时加强对项目业主与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更好地实现了审批中介成果提质提速。上半年通过平台成交中介事项1006个,成交金额3473.48万元,合计降低金额1341万元,降价率31.59%,节约率列全市第一。四是开始探索投资项目中介“全生命周期”网上服务模式,上半年在“丽水网上超市”运行省发改委目录外的中介竞价487次,得到项目业主普遍认可。

(四)坚持阳光运行,深入落实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一是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利用丽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全面推行全流程线上交易,进一步强化电子化监管。积极推进工程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协同配合,督促建设、交通、水利等职能单位加强对2014年以来200余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专项检查。二是继续推进工程交易项目“不见面开标”。上半年累计完成13“不见面开标”项目,中标金额达3亿元。三是大力推行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对接的金融服务平台,为投标人提供办理电子保函保证金的便利,切实减轻投标人融资成本和资金压力。上半年助力140家企业办理电子保函432笔,盘活企业周转资金1.14亿元。四是加强网上超市商品价格管理,落实每月价格监测通报机制。今年以来,共实施在线监测6期,查处违规供应商36家,其中暂停网超资格20家,强制取消网超资格1家。五是完善交易服务制度。率先制定《“政采云”网上超市违规供应商预警谈话制度》,强化网超管理;建立代理机构进场行为评价制度,同时创新制定拍卖代理机构履约评价标准,规范代理行为。

(五)坚持主动作为,全面抓好队伍建设“常态化”。一是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统筹谋划、主动作为,相继出台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专题实践活动方案等文件,积极组织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办好为民实事,以见实效为目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紧扣党风廉政主题,强化作风建设,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定期开展廉政谈话,进一步提高干部廉洁意识。三是完善干部职工考评机制。出台以工作实绩为主要考评内容的管理考核细则,树立讲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行政服务中心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指引,牢牢把握省市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总要求,加快打造与数字化改革相适应的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学干结合,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一要抓好落实,行动上不折不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好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宣传教育,并结合《专题实践活动方案》,着重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双招双引’大比拼、整体智治大推进”专题实践活动的落实。二要总结提炼,推广上要多出亮点。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做法,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优秀经验做法提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出亮点、显成效。

(二)深化改革,着力做好政务服务延伸扩面。一是向县域内延伸扩面。继续做好政务服务2.0平台事项认领和应用工作,并依托2.0平台,督促各乡镇(街道)加大网办、掌、自助办指导,加快实现群众和企业会办、愿办。二是向金融领域延伸扩面。整合资源,强化协同,完善服务均等化的覆盖面,有效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实现偏远地区政务服务“就近办”“马上办”“上门办”。三是向省外集聚地延伸扩面。根据《丽水市政务服务数字化推进“异地就近办”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探索省外地区的“一网通办”机制,梳理高频事项,优化对接模式,有序推进线上线下“异地就近办”工作。

(三)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代办服务提档升级。一是集中力量攻坚“双招双引”项目。提前对接招商中心,精准服务招商阶段项目,梳理审批流程,打通“梗阻”环节,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重点跟进华侨投资项目。提前对接侨乡项目交易中心,在华侨投资意向签约阶段,主动介入,解答华侨疑难问题,提供“涉侨项目代办绿色通道”服务。三是进一步强化工业项目全流程代办。在工业企业招商和土地招拍挂阶段,对工业企业项目实行项目审批清单式服务,倒排计划,提前审查方案,对能实现“40天限时高效审批”的项目力保实现。

(四)平台提优,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2.0 系统落地实施。进一步扩大全流程电子交易和不见面开标系统应用覆盖面,优化系统流转程序,推进交易系统迭代升级。同时应用好全省统一的综合评标专家库2.0系统。二是印制《政府采购业务指南》。依据法律法规及省市最新文件规定,详细介绍操作流程图、采购限额、备案管理、电子卖场交易、项目交易及政府购买服务等内容消除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误区,提升依法采购的能力和水平。

(五)谋今思远,稳妥抓好新大厅建设与搬迁工作。一是立足构建“智能导服、收办分离、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优化升级新大厅建设,推进政务大厅向智慧化“政务综合体”转型。二是将青田文化和行政服务中心文化有机融入到大厅布置,打造“贴心、温馨”的政务服务办事大厅。三是提前谋划、及早部署,制定详细搬迁工作方案,稳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办公场所搬迁。

三、打造年度创新亮点

(一)创新投资项目中介服务“全生命周期”网上运行。根据业主需求和青田实际,延伸投资项目中介在“网竞平台”的竞价范围,出台投资项目中介服务“全生命周期”网上运行方案,明确对使用政府资金的、涉及投资项目的、规定限额以下的、平台上已实现市场充分竞争的项目,可上丽水中介超市平台发布竞价公告,进一步推进中介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探索工程招投标“评定分离”。立足于推进招投标管理从“程序导向”到“结果导向”转变的工作思路,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按照权责一致的基本原则,在法律法规框架下,探索“评定分离”确定中标人的方式,选准选优试点项目,抓好试点工作。

(三)打造涉侨政务服务新亮点。遵循“业务协同模型和数字共享模型”相结合的V字模型方法路径,配合县委统战部谋划“数智侨务”场景应用,加快推动三侨生加分、车管、社保、医保等业务的梳理与数字化改革。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