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关于征求《青田县2020-202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 2021-03-07 19:46:082021-03-07 19:50:182021-03-07 19:50:18    文章来源: 青田 点击数:   

为了及时有效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5

〕47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科学防治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38号)文件精神、《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及《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等规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防控方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一、网上征求意见时间:2020年10月21日至10月30日。 

二、联系部门及方式:青田县林业局,联系电话:0578-6836062  

三、公众反馈意见及建议的途径:社会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邮箱:438113064@qq.com);邮寄(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街道校场路60号青田县林业局,邮编323900);传真(0578-6830076)等形式反馈意见及建议。 

  

  

  青田县林业局    

2020年10月21日 


 反馈说明: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0月30日,青田县林业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就《青田县2020-202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截至11月2日,共收到公众意见0条,采纳0条。

 

 

 

青田县2020-202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

(征求意见稿)

 

 

青田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日

 

 

为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明确防治目标,落实防治责任,实施防控措施,保护我县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根据《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概况

松树是我县森林资源的主要树种,是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主要风景资源,在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绿化美化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保证。我县现有松林面积2459391亩,在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浙江省青田县2020年枯死松木清理规划设计》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枯死松木120014株,主要分布在鹤城街道、瓯南街道、油竹街道、温溪镇、东源镇、高湖镇、船寮镇、海口镇、腊口镇、北山镇、山口镇、仁庄镇、黄洋乡、季宅乡、高市乡、海溪乡、章村乡、祯旺乡、祯埠镇、舒桥乡、巨浦乡、万阜乡、方山乡、汤洋乡、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仁宫乡、章旦乡、阜山乡、三溪口街道、石门洞林场、青田县总场等34个乡镇(街道)和国有林场,涉及358个行政村2360个小班,总面积197342亩。

二、防治指导思想和除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基本方针,遵循“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施策、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测预警体系,落实防治责任,实施科学防治,严格检疫检查,完善测报、检疫、防治三大体系,努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的防控监管体系,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全面提升防范、控制和根除松材线虫病的能力,全力控制我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努力为“大花园”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总体原则

⒈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防控原则

3.建立“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4.实施皆伐除治、检疫检查、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防控策略;

5.推行松材线虫病社会化专业化防治服务形式。

(三)防控目标

1. 全面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实现对全县2459391亩松林监测,覆盖率达100%,异常枯死松树取样鉴定率达100%,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2. 及时彻底清理枯死松木,坚持常年清理与集中清理相结合,实行定期调度管理,做到发现一株,清理一株,除害一株。所有枯死松木采伐后必须实行就地销毁,或者运往定点疫木加工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安全利用,枯死松树清理率和伐桩处理合格率100%。

3. 加强检疫检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强化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管理,外地调入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复检率达到100%,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检疫率达到100%。严禁松材线虫病发生乡镇(街道)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流入未发生乡镇,阻断人为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4. 综合防治松褐天牛。在全面清理枯死松树的同时,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对枯死松木分布区及其周边松林,通过采取喷撒白僵菌(绿僵菌)或噻虫啉,挂设诱捕器,打孔注药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传播媒介,减少自然扩散几率。

5. 立足预防,加快林相改造步伐。结合“六边三美三化”、珍贵树种下乡和彩色森林等行动,有计划的对交通主干道两侧、景区、城镇周围等松林进行改造,营造其他非松类的针阔叶树种,改善树种结构,解除生态隐患。

6、《浙江省青田县2020年枯死松木清理规划设计》的调查面积为各乡镇街道2020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

三、防控措施

(一)加强疫情监测

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形成全面覆盖、调查准确、上报及时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监测队伍建设,落实虫情监测责任,实行乡镇街道行政领导、技术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林地小班,加大森防检测APP使用普及率,提高监测的覆盖面和调查的准确性。各乡镇(街道)设立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并进行常年监测。每年的4月和9月组织人员开展全县松材线虫病春秋两季专项普查,对可疑枯死松树按技术规程进行取样、鉴定,确定疫情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及时将数据上传至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全面掌握疫情发生动态。

(二)严抓疫木清理

一是从速完成集中清理。枯死松树清理是整个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的重点,清理质量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除治效果。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是枯死松树集中清理时间的最佳时期,各乡镇(街道)应根据辖区内枯死松树分布、数量等情况,组织专业队伍,按照要求开展枯死松树集中清理,并在规定期限内将伐除的枯死松树运往定点疫木加工企业进行除害处理,力争在春节前完成瓯江两岸、公路两侧疫木“清零”。专业队伍应具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且经营范围内容有绿化造林设计和施工、森林病虫害除治和清理等内容。二是常态抓好零星清理。集中清理期以外的时间段,应常态化采取专业队清理零星松枯死木,进行就地就近除害清理,确保彻底消除隐患。三是严格落实除治质量标准。经向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申请,参考兄弟县市除治做法,减少农药与塑料薄膜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特取消施药与覆膜覆土技术要求,树干及所有枝桠全部清理下山,清理山场不得遗留长10、直径1以上的枝梢、树干,伐桩高度需剥皮且高度不得超过5。四是突出重点难点。对城区、景区、公园、重点保护区、主要交通道路两侧等重点防治区域,以及立地条件差、清理难度大、需要机械帮助才能完成除治的难点区域,由林业局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除治,劳务工资参照县森林扑火队员工资标准,日工资280员(含税收、车旅费用),除治所需吊机、轱辘及搭支架等费用由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承担。

(三)严格疫木检疫监管

根据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强化疫木源头管理,全面落实检疫封锁措施。为加强采伐、运输、加工监管,防止疫木流失,确保疫木的除治任务和安全利用工作在2021年3月底前全面结束,由县林业局在全县范围内直接向社会招聘素质好、能力强、有经验、懂技术的县级技术监管劳务人员,在安全期内监管定点疫木加工企业安全利用生产进度;由乡镇(街道)在本辖区内直接招聘乡级监管人员在安全期内指导和督促疫点乡村对松材线虫病枯死树的除害处理;村级监管人员将由网格员担任。参照往年各级监管劳务人员的工资,县级技术监管与乡级技术监管劳务人员日工资210元(含税收、车旅费用);县、乡级监管人员由乡镇(街道)登记统计出勤情况,工资由当地乡镇(街道)发放。

发生松材线虫病的乡镇(街道)只能进行除治性采伐,未经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调运、加工利用松木及其制品。在枯死松木清理或除治性采伐期间,安排专人值守看护,防止盗伐疫木,严防疫木外流。所有清理下山的枯死松木须凭青田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核发的《枯死松木运输专用车》标志,运输到定点疫木加工企业进行除害处理,实行台账管理、安全利用。疫木加工企业应当在每年的安全期内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对病死松木加工和加工剩余物的集中除害处理工作。安全期为每年的十月一日至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县林业局可以根据松褐天牛的羽化期做出适当调整,予以公告。定点疫木加工企业需将每吨400元疫木收购款项缴纳至指定专户。为确保定点疫木加工企业生产,鼓励收购松材疫木枝丫,疫木除害处理打粉补助200元/吨。

加大检疫执法力度,由森林公安、林政、森防、木材检查站组成执法行动小组,常年开展执法检查,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规定,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存放、使用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等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松材线虫病疫区和重度松褐天牛发生区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包括各种松木包装材料、垫料等),强化国内外调入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检疫监管工作。重点对电力、通讯、建筑等与外调松木包装物相关的部门和工地开展检疫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调入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四)松褐天牛综合防治

青田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要根据《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综合防治松褐天牛,降低松褐天牛虫孔密度,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发生范围。在石门洞、千丝岩、太鹤山等风景区及县城周围松材线虫病重点保护区:(1)生物防治。在4-5月施放白僵菌或绿僵菌粉剂防治松褐天牛兼治马尾松毛虫。(2)诱捕器诱杀。从4月初到-9月底,每隔100-200m设置(或30亩)1个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成虫。诱捕器挂设点应设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诱捕器下端应离地面1.5m左右。集虫器内盛清水或3%杀螟松乳剂。(3)药物防治。在松褐天牛羽化盛期,采取人工喷洒或无人植保机喷洒噻虫啉的方式进行防治,第一次施药在5月下旬,第二次施药间隔一月。松褐天牛的综合防治,使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更加有效地保护林地内生物多样性。

(五)林相改造工程

结合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大花园”建设和“一村万树”等项目,将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需特别保护的区域、两路两侧区域、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的松林优先进行林相改造,降低松林比重,提高防治成效,增强松林抗御病害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从而减小松材线虫病危害的可能性。同时,在关键地段,对已遭受严重病害的松林区域进行部分地块的皆伐以便营造生物隔离带,防止松材线虫病的扩散。

(六)预防保护措施

因地制宜,开展重点区域的松林保护措施。对县城周边、太鹤山森林公园、塔山公园、石门洞景区、千丝岩景区、千峡湖库区、东堡山景区、各乡镇街道的重点风景松树开展免疫制剂注射保护,计划注射免疫剂保护有价值松树50000株。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府办、财政、发改、市场监管、住建、监察、林业、宣传、公安、邮政、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文广旅体、供电等部门单位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林业局,林业局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领导辖区内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决定有关重大事项。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本辖区内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1、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责任的主体,对本辖区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负责辖区内松材线虫病除治和监管工作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国有林场主要领导为松材线虫病防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松材线虫病防控主要责任人,具体经办、驻村干部及行政村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各乡镇(街道)要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名单需上报县林业局,重点除治区涉及乡镇街道需设置2人以上负责)和落实村级责任,精心组织除治专业队伍,并加强除治专业队的管理,切实采取措施,及时开展清理除害松枯死木工作。落实检疫监管工作,严禁伐倒松木运出责任辖区,确保伐倒松木零流失。

2、林业部门要结合本县实际,科学编制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具体防治措施,提供防治技术,开展具体指导和组织检查验收工作,做好除治专业队从业人员岗前防治业务技术培训工作,不定期对除治山场和除害处理进行检查指导,确保除治成效。造林绿化项目与松材线虫病防治相结合,优先安排重点保护区、重点除治区的林相更新改造,避免疫情发生。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组织开展春、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和松枯死木监测调查工作。发现枯死松树要及时取样鉴定,准确排查疫情。

林业部门负责国有林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当地乡镇配合,防控费用从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中解决。

3、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确保疫情除治全面、顺利完成。

4、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管理处负责太鹤山森林公园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鹤城街道办事处和林业部门配合。

5、文广旅体局牵头负责石门洞、千丝岩等景区景点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当地乡镇(街道)和林业部门配合。

6、交通运输、铁路、广播电影电视、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在架设电力设施、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涉及使用松木材料的,应当向县林业部门报备。

(二)制度保障

1、强化责任考核。建立和完善防控目标责任制、监测普查和报告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和责任考核中,根据考核办法,实施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县进行通报。领导到位、责任落实、防治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优秀的单位,由县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不能认真履行责任,没有完成防治目标任务的单位,由县政府予以通报批评,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的,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首次发现疫情乡镇街道,疫情面积100亩以上(250株)的,需书面说明至县防控指挥部;各乡镇(街道)每年新增面积或株数增加百分之1%-1.5%,约谈分管领导;每年新增面积或株数,增加百分之1.5%以上的,约谈主要领导;清理数量明显小于我县第三方中介外业调查数量的乡镇街道,要督促施工队加快清理进度;清理数量超过外业调查10%,各乡镇要提早向林业局报备;枯死松木清理工作,验收结果为不合格或清理数量远低于外业调查的施工队将列入“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施工队单位不准参加枯死松木清理工作。

2、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各乡镇(街道)要组织进行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建立疫情调查技术档案,及时向县林业局报告疫情情况;实行清理进度半月报制,每月的10日、25日将清理进度上报至县林业局。县林业局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以便疫情研判。

3、简化审批程序。一是简化枯死松树清理采伐审批程序。鉴于疫情除治工作时间的紧迫性,枯死松树可先清理、后审批,报县林业局行政审批科审批,抵扣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的森林采伐限额。二是简化采购管理流程。由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疫情,枯死松树清理作业以行政村、自然村或小班为作业区域,在乡镇招投标平台进行公开招投标,若流标可采用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询价、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等)进行,确保疫情除治工作及时开展。

(三)经费保障

松材线虫病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森林病害之一,其防治时间长、成本高,只有确保经费投入,才能保障防控工作取得成效。根据《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共需防控经费4130万元,详见附件2),并积极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申请筹措防治资金,用于枯死松木清理、疫情监测、综合防治、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宣传发动、检疫执法管理、疫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工作。全县病死松木清理项目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由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将清理经费拨付各有关乡镇(街道)。国有林场的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从生态公益补助资金中解决。

(四)技术保障

县林业局要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协作单位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多层次开展基层监测和防治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乡村级监测人员和专业服务队的业务水平和现场操作水平。

(五)宣传保障

采用召开会议、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标语、挂设横幅、地方电视台播放、互联网报道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乡镇(街道)通过各种会议对乡、村干部进行宣传;召开村两委会议布置枯死木除治任务会议;张贴市政府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的通告到村、居委会;普及防治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引导群众自觉停止采伐利用本地松木,并配合专业除治队伍做好疫木除治、清理工作,务必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森林生态意识,确保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件:1、2020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预算表

 

青田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

2020年10月20日

 

 

 

 

 

 

附件1

 

 

2020年青田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估算项目名称

工作任务量

预算经费

备 


合 


4130


1

各乡镇度枯死松木清理经费

3702万公斤

3700

0.96元/公斤(包括树枝清理)、监管人员工资等(最终按实际采伐数量支付)

2

监测普查

245万亩

100

日常监测;春、秋两季疫情普查;除治调查设计费;

3

松褐天牛诱捕器采购及人工费

500

20

诱捕器310元/套,诱捕器悬挂、换芯劳务费100元/套。

4

古松及风景松林预防

50000

260

购置免疫注射剂200000瓶,药剂与人工注射费用13元/瓶。

5

防治药剂药械采购


10

白蚁、油茶枯叶蛾等虫害防治药剂药械采购。

7

检疫执法


10

绿剑执法、案件查处。

8

宣传培训经费


30

全县林技员、网格员、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培训、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