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政协大会发言

发布时间: 2014-02-20 14:46:29     文章来源:青田
领导照片: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也算是老委员了。虽说这几年也写了不少大会发言,承蒙政协领导和委员们的厚爱,获得了好评。但我自认为,我写的发言材料当中,也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如调研数据可以更充实些、文字表述可以更准确些、观点建议可以更到位等等,所以今天的座谈会安排让我谈谈写大会发言的体会,我觉得也是趁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吧。下面,我就把这几年撰写大会发言的个人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认为,大会发言材料有别于调研报告、有别于部门总结、也有别于学术论文,政协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在政协大会上通过概括情况、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的一种履职形式。大会发言的结构布局普遍采用“三段式”的写作方法,这也是最常用、最容易掌握的方法。简单地说,发言稿的三个部分内容概括起来就是9个字即“摆事实、讲道理、亮观点”。当然,除了“三段式”的写法,还有“两段式”(即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情况,第二部分直接讲观点、提建议),另外还有一种“一段式”的写作方法(即在标题中提出问题,正文部分直接写建议,这是针对众所周知的情况来写的,比如写《关于缓解鹤城中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因为这个路段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可以不必展开叙述,直接亮明观点提出建议就可以了)。后面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不常用但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

其次我认为,一篇优秀的大会发言必须是语言生动形象、选题把握准确、观点鲜明透彻。这样的发言才能起到三个作用,即引起场上共鸣、引起领导重视,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大会发言,达到这三个作用呢?我把个人这几年的写作经验概括成这样三句话供同志们参考,即调研早准备,提前做功课;写作有技巧,选题是关键;旁门无捷径,“实”字最重要。

第一句话是:调研早准备,提前做功课。常有人问我,你文字水平好,大会发言一个星期就可以轻松搞定了吧?我告诉他,每篇大会发言,前前后后差不多需要化上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写成自己认为较为满意的稿子,这是我的态度,也是我的风格。这三个月大体上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月先是思考、选题,再查阅相关资料理出思路和调研方案;第二个月是按照调研方案,再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挑选几个点进行深入调研,切实掌握相关数据材料;然后撰写提纲,再按照提纲充实相关内容,完成初稿(我认为撰写提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三个月是征求调研组成员的意见后,经过反复修改再提交给政协相关负责人审定后最终定稿。也就是说,在调研之前,其实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我们要给自己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等到政协提案委催稿了,便马马虎虎,草草而就。只有做到调研早准备,提前做功课,才能不偏主题、心中有数。

第二句话是:写作有技巧,选题是关键。文章好不好,关键在选题上。大会发言选题要围绕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力求贴近实际、贴近民生。过去让我听了印象深刻的的大会发言,如陶土才委员的《关于推广小型电动公交车的建议》、瞿瑜华委员的《关于建立小舟山摄影基地的建议》、曾娓阳委员的《关于修缮刘府祠的建议》等等,这些发言选题准确,又有新意,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认为,要想找到好的选题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会洞察事物,学会从所见所闻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曾有一些年轻的政协委员向我讨教,问我如何才能提高履职能力,写出好的提案建议或大会发言。我告诉她们说,平常要做到“三多”,即要多听(多方面听取群众的呼声,也听一听别人好的观点、有新意的观点)、多看(看重要的文件材料和领导讲话精神、看媒体新闻和时事评论,多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等)、多写(对写作首先不能有畏难情绪,怕自己写不好就不肯动笔,那就更写不好了,一定要尝试着写,多写多改才能提高)。

在写作技巧上,大会发言不同于公文材料,大会发言更注重现场效果,所以在写作方法和文字上相对要求生动一些,不必像公文一样拘束、严谨。比如发言材料中可以巧用成语、俗语、歇后语、顺口溜、打油诗或是大白话等,在文字修辞上也可以恰到好处地用上比喻句、排比句、反问句等等。写作技巧掌握得好,文章就会增色不少,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现场效果。举几个例子,比如在《关于对我县民间融资行为加强规范管理的建议》的结束语中,我用了一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形容解决民间融资问题的难度。又如在《改一改干部队伍的酒文化》中,我多处用了顺口溜或打油诗,在导语部分用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喝酒这个问题上,还得先从干部说起”这几句形象生动的话;在讲事实的部分我用了打油诗一天二三场,一顿四五两,酒场如战场,把胃献给党”等等。这些生动的语言,说者朗朗上口,听者感同深受。还比如,在《关于提升村级组织执行力的建议》中,当提到有些村干部把职务当成个人政治资本和敛财渠道时,我用了三个疑问句以递进强调的方式把问题和事实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即:为什么非法牛皮加工点能在村干部的“眼皮”底下一次又一次地死灰复燃?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利益”二字在其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语言,自然就起到了现场渲染的效果。刚才提到的这几篇大会发言都被评为当年的优秀大会发言。

另外,在写作技巧上还有几个须注意的地方,一是切忌层次太多。有的同志习惯把发言稿写得像论文或调研报告的格式,文章层次很多,大点套小点,再套小小点,讲的人不轻松,听的人也很累;二是切忌把观众当成学生。有的同志因为经验不够,怕别人听不明白,所以很想在发言稿中把专业术语或固有概念讲清楚,理论的东西讲了一大通,结果越解释越讲不明白。而实际上,那些已形成共识的结论或概念是不必要在发言稿中再下定义或作解释的。如“文化”、“十二五规划”、“三大青田”等等。同时,专业术语也尽量要少用或改用通俗的语言表述一下就行了;三是切忌篇幅过长。大会发言材料字数一般为20003000字,时间要求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但有的同志,稿子洋洋洒洒写得很长,写了45千字,结果上台发言需要压缩字数,没办法,这里坎掉一段,那里裁掉一节,文章的整体感没有了,让听的人也是云里雾里听不清。是切忌把建议提得太满。有的同志深怕自己的建议内容提得不到位,于是写得面面俱到,从成立领导小组到发动宣传,到部署任务,又细致又具体。我觉得这是没搞清楚政协委员的位置,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出建议,但不能代替政府对具体的工作做出安排。

第三句话是:旁门无捷径,“实”字最重要。写好大会发言,没有旁门左道,也没有捷径可走。网络上别人的文章或观点只能仅供参考或可引经据典,但不能全盘照搬,因为发言材料一旦脱离了青田的实际,便成了毫无意义的一纸空谈。我看过一些大会发言稿,全文几千字没有一句涉及青田,高谈阔论,谈现状不讲实际,谈问题不痛不痒,缺的就是调研的过程。曾有人对我说,他写大会发言不需要调研,把相关部门的工作总结或有关材料拿来,一周即可完成。当然,我们身为政协委员,可能是某一个专业的行家,也或是某一领域的突出人才,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专业都懂,也不可能熟悉每一个领域的工作,但至少我们可以在准备大会发言材料时多了解一下相关材料,不至于写出来的东西让别人听起来完全是“外行话”,或是毫无价值的话。所以那种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深入调研的“快餐式”文章,既不能打动自己也无法打动别人,当然更谈不上优秀。但是我相信,我们只要怀着一名政协委员应有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认真真地思考,踏踏实实地调研,就一定能写出一篇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并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的高质量的大会发言。

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同志们参考,不对之处也请一并笑纳,谢谢大家!

 

 

                                       汪智影

 

          2012928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田县委员会 【网站地图】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中路33号 办公室电话:0578-6834213 邮政编码:323900
备案序号:浙ICP备08001658号-1 网站标识码:3311210001

浙公网安备 331121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