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标代表社法委的发言
一个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事关一个地方的形象与品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各级政府的应尽之责。油竹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它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街道成立后,广大群众对加快同城化进程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油竹正处在新区向街道的转型时期,城建城管上还存在着“一城两制”的突出问题,亟需解决。通过对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掌握了城建城管工作的人员队伍、体制机制、困难和问题等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油竹街道城建城管的现状
油竹街道地域面积20.86平方公里,辖有8个行政村、3个社区,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3.1万,其中外来人口占2/3。现有规上企业21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43亿元,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08亿元。城市道路网完善, ‘十分钟交通圈’已基本成型。街道内敬老院、卫生院、菜市场、社区办公楼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以万基欧郡、绿洲花苑、锦竹苑及芝竹小区等为代表的欧洲风情商住区特色明显。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
单位名称 |
人员编制(个) |
工作经费(万元) | ||||||
总 人 数 |
财政 统发 |
编外 用工 |
差额编 |
市拨款 |
县拨款 |
单位自筹 |
向上争取经费 | |
油竹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3 |
1 |
2 |
— |
— |
— |
--- |
— |
城建办 |
2 |
2 |
|
— |
— |
— |
--- |
— |
行政执法中队 |
19 |
6 |
13 |
— |
— |
— |
6 |
— |
环卫人员 |
-- |
-- |
-- |
— |
— |
— |
1 |
— |
园林绿化人员 |
-- |
-- |
-- |
— |
— |
— |
--- |
— |
市政设施 维护人员 |
-- |
-- |
-- |
— |
— |
— |
6 |
— |
道路养护人员 |
-- |
-- |
-- |
— |
— |
— |
--- |
— |
(一)人员及经费状况(具体见统计表)
繁重的城建城管工作任务,由于缺乏人员和经费保障,除城管执法外,其它各项日常管理均处于无序状态。
(二)现行体制机制情况
油竹街道城建城管工作体制机制总体呈现交叉管理、经费自筹、重点突出三个特点。“交叉管理”:一方面体现在部分职能单位已入驻,如行政执法大队;其它职能部门则没入驻。另一方面体现出市政设施维护上,如路灯,田步洋工业园区路灯建设局和街道各管一段。“经费自筹”:即财政预算没有给油竹街道城管安排工作经费,是街道向有关部门争取多少是多少,均要自行解决。“重点突出”:区域上城管突出主干道和官塘社区、芝竹社区的市容管理;从效果上突出重点时段,即主要突出市县检查、督查和考核的应付以及领导视察的突击。
(三)环卫体制机制:以街道管理为主
新建的江滨路、石锦路、雅岙路等市政道路没有列入县环卫管理,只在重点时段由县里统一安排进行突击清扫。各村和社区居委会的环卫工作自行清扫,垃圾集中到县环卫所指定的地点,由县环卫所负责拖走。其清扫人员主要是“美丽乡村”的保洁员,600——800元/月不等,小村1人,大村2人,工资主要是年终以奖代补的形式支付。由于工资底,人员少,再加上村、社区基础设施差,积存垃圾多,乱扔乱倒的多,平常清扫不彻底、不到位、不及时,导致环卫工作的难度非常大。
(四)城管体制机制:以部门为主,街道为辅
1.主干道和社区以部门为主。油竹执法中队负责江滨路、石锦路、雅岙路和官塘、芝竹社区的日常城市管理工作。中队共有在编执法人员19人。
2.侨中社区及各村以街道为主。重要接待时,执法中队办按县里的要求,给予支持和配合。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五)城建体制机制:共同负责,街道为主
1.主次干道和社区共同负责。全街道的主次干道和社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均由城市规划区由建设局规划、设计,由油竹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来组织实施,没有纳入县城发公司统一建设。油竹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着油竹开发建设资金的融资功能,由县里统筹安排使用。
2.各行政村基本为盲区。各行政村基本上没有开展其他的城市建设工作。
(六)市政维护体制机制:交叉负责,街道为主
田步洋工业园区路灯建设局和街道各管一段,由油竹开发公司建设的田步洋工业区、赤岩工业区等路灯均由街道管理,所有道路、市政排水管都是街道负责。其它如园林绿化等市政维护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七)公路保洁体制机制:部门为主,街道为辅
青岱线油竹段公路保洁洁工作由公路局负责。这个公路的保洁要求与城市道路的保洁要求相差很大。目前它主要是突出重点时段,应付检查。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油竹街道城建城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体制机制问题,核心是人员经费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双管齐下,既抓体制机制创新,也抓各项保障的到位。为此,我们建议:
一、成立组织,强化协调。油竹街道城建城管的“一城两制”问题涉及城建、行政执法、劳动、公路等多个部门,涉及财政、人事等诸多事项,需要县里统筹协调才能解决。为此,需要县里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来进行协调、决策,确保各项事情的有序推进。
二、职能归位,制定方案。各职能部门具有专业对口的优势,延伸进来,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一些物力、人力、财力的不必要浪费。街道成立一年半以来,有关职能部门迟迟未能入驻,在于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参考。
三、合理预算,规范管理。解决“一城两制”问题涉及部门多面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但城市的日常管理不等人,天天产生垃圾,失管久了,积重难返。为此,街道要会同县相关职能部门作出一个合理的预算,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支出,以便于职能部门入驻后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组稿单位:县政协社法委 主撰稿者:陈迪标
发言者:陈迪标 县政协中共界委员、油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