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由于立地条件的制约、规划的滞后、政府对公共产品配置的欠帐、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青田县城城市系统存在着城区绿地系统被破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配不均、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较混乱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加强城区绿地系统建设及保护,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治理,美化街头绿地系统,尽快将东堡山及石郭溪公园的建设提上日程;二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乡镇倾斜,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油竹广场、小口广场的建设进度,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完善路网及其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研究、规划、建设;四注重开展城市综合管理。
青田县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随着政府对城市公共产品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广大市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青田县城城市品位得到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获得大幅增长。但是,由于立地条件的制约、规划的滞后、政府对公共产品配置的欠帐、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青田县城城市系统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我县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区绿地系统被破坏。
一是由于各种工程的施工,造成交通廊道两侧的山体被破坏而未能及时恢复,导致山体裸露,影响了主要城市交通要道的形象,如泥湾至章旦公路,西入口迎宾大道,东入口迎宾大道沿线的山体。二是由于市政、房开等项目的建设,破坏了街头绿地系统,未能及时恢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三是景观公园建设滞后。规划实施的东堡山公园及石郭溪公园未能及时实施,使得瓯南及油竹区块缺少景观公园可供休闲娱乐。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配不均等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教育、医疗、养老设施、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增长不匹配,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依旧存在;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三个街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分配不均等,类型不完善,油竹及小口缺少人民群众活动的广场等公共空间;社会成员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比较突出的是进城农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户籍居民。
3、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一是城市路网有待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尚不完善,南北上山路网连接不畅,石郭至东堡山、东山至景山道路系统尚未连通,城市路网系统先天不足,国道、省道穿城而过,次干路和支路实施情况还不好,道路微循环系统还不畅。二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停车泊位严重匮乏。公交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建成4条线路。城市慢行系统不够完善,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体系急需改善。
4、城市综合管理较混乱
一是违法停车问题依然严重,占路停车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是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主要原因。二是营运非机动车及机动车横冲直撞、违章行驶,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同时非法营运机动车大量出现,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急需交警部门予以取缔。三是人行系统不够完善,在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和人车抢道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及交通拥堵,而人车平交对行人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我县交通卡口主要在以下几处:1、新大街和圣旨街交叉口;2、新大街和临江路交叉口;3、华侨广场和330国道交叉口;4、新建岭和鹤城东路交叉口。建议增加主要路口的立体交通。四是小区内的停车及绿化问题,由于旧小区大部分未设置地下停车功能,造成路面停车无序情况,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小区内的绿化系统未列入市政管理,绿化系统较为杂乱。
二、对城市系统建设的相关建议
1、加强城区绿地系统建设及保护
一是美化因施工被破坏的山体,对山体进行边坡治理,采用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责任到人,严格实施。二是美化街头绿地系统,对工程中被破坏的绿地要及时恢复,并纳入工程验收一并执行。三是尽快将东堡山及石郭溪公园的建设提上日程,列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确保建设资金及建设进度。
2、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乡镇地区倾斜,建议建设石郭小学,前仓、魁市小学、湖边小学等,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二是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并开放民间医疗组织,引进民间医疗机构。三是加快油竹广场、小口广场的建设进度,为群众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四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3、完善路网及其他基础设施
一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实施南北上山道路、石郭至东堡山、东山至景山道路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系统,引导国道、省道绕城而过,整治拓宽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合理安排道路微循环系统,可对部分路段实行车辆单项通行或三轮车限行。二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合理安排公交车班次和线路,在老城区与新发展地区之间,公交车的班次和线路安排要随城市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同时,尽快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推进绿道网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体系。三是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研究、规划、建设,提高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减轻地面的压力。
4、注重开展城市综合管理
一是加强对路面违法停车的整治力度,同时结合人性化手段。发挥好数字城管的积极作用,调整勤务安排,把警力向路面倾斜,严管严控路面交通秩序,严查重处车辆违法停车行为。在交通平峰期时段,科学布置警力,不断增加城区各路段巡逻的频率,发现违法停车的车辆,应首先通过鸣笛、喊话提醒驾驶人将车驶离禁停路段,对于拒不驶离和驾驶人不在现场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高峰期时段,结合城区的交通实际情况,加大对新大街、太鹤大桥、鹤城东路等路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力度,避免因占道停车导致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上下学时段,应采取人性化管理,允许车辆在规定时间段内在校园附近规定区域内单边临时停靠,即停即走,方便家长接送学生。二是交警部门加强营运三轮车的管理,对营运三轮车做好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三轮车进行依法处罚,有效减少交通压力及安全隐患,并依法取缔非法营运机动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同时形成长效机制,防止非法营运机动车死灰复燃。三是加快立体交通建设,深入调研,尽快组织领导和专家进行论证,特别是目前堵车非常严重的十字路口,要尽快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解决行路难问题,确保行人人身安全。设计人行立体交通,使基础设施具有前瞻性,在未来城市中心区设置人行地下通道,并在规划中予以落实。四是推进小区停车位改造,建议由治堵办牵头旧小区停车位改造工作,并与社区做好沟通协调,对小区内的空间做好分析利用,划分停车位,有效组织小区内交通,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小区内部分绿化改成停车位,但要改适当,既能利用更多空间改停车位,又能保证绿化面积。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和小区可委托园林处对小区绿化进行统一的维护管理,提高小区的整体环境景观。
组稿单位:县政协社会法制委 主撰稿者:王晓林
发言者:张秀芬 县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县国资办专职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