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 “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村庄有着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治理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村人口、污水排放情况、自然净化能力等方面条件综合分析,科学规划和实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得民心的利民工程,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该工作在我县开展中遇见不少困难。县民革组织党员开展了专门调研。
一、农村环境和生活污水治理条件的现状分析
我县是典型山区地貌,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农村数量多、分布散、距离远,但常住人口少。我县共有414个行政村,除“城中村”和少数已经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镇区内行政村,有330个行政村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330个行政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各有不同,根据调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倚城型中心村”,这类村庄紧挨县城、重要集镇,约占村庄总数的5%,常住人口较多,附近一般建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如小口村、洲头村、大垟村等。二是“依水型重点村”,这类村庄位于河流、小流域边,占村庄总数约50%,数量多、并且靠近水源、是需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的重点村庄。如大路村、岭下村、海溪村等。三是“靠山型偏远村”,这类村庄靠山而建,布局分散、规模小、常住人口少,不少村庄甚至“十室九空”,这类村子污水量很少、同时自然净化能力很强,污水处理并不十分紧迫。如万山村、峰山村等。
我县在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有“三难”。首先是资金筹措难,该工作建设投资大,按照有关政策,建设资金省财政支付70%(其中省农办专项资金占36%、省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占34%),地方配套30%,要求3年内完成该工作,但是省财政资金要2020年才能最终全部到位。也就是说要先由地方财政垫资,相较发达地区我县地方财力困难,资金缺口大。其次是工程建设难,青田属于山区、多岩石地貌,且村庄分布散、距离远。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建设难度、如岩石坚硬如何埋设管道、远距离农户管道如何接户,这些实际困难导致我县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进度相对滞后。再次是工程建设中政策处理难,我县属于人口输出的落后山区、很多村民都外出工作,一些村子、原本四五百人的大村,实际留守不过几十个人。这样的村子数量不少、村民对于农村污水建设工程“不情不愿”,认为村子里道路硬化、装路灯等问题更急迫,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政策处理工作较难。并且因为人少、污水少,工程建设好了利用率不高、污水采集难、后期运行维护管理也难。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按需而建。针对我县山区特点,应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村庄情况,确定最优的建设方案。1、对于靠近县城、重要集镇的中心村庄,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重点加强雨污分离和污水管网的建设,做好生活污水的收集,使之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到投资省、见效快、管理方便等效果。2、对于众多依水而建的重点村庄,也是此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关键。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计方案,尽量做到整村统一建设污水管网,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如采用微动力或技术先进的厌氧+人工湿地模式),保证达标排放。3、对于布局分散、规模小、常住人口少的村庄,由于污水量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不是非常迫切,不要盲目建设。首先看是否可向省里有关部门争取理解、保留政策、待时机成熟再逐步推进建设。其次该类村庄可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采用一些简易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通过截污收集沉淀、自然湿地净化等,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水质有保障的效果。
(二)加强管理、抓好质量。2014年我县农村污水建设工作任务十分重,有关部门非常忙,从10月份开始加班加点利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年任务。但是我对工程质量更关心,花费了大量财力、人力的治污工程,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质量优良。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把好材料抽查、现场监管、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关口;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项目问责到人。把农村治污工程建成示范工程、百年工程。让农民通过该工程可以看见农村面貌实实在在的改变,同时加强治污的宣传,让农民心态从“不情不愿”的被动接受到“你情我愿”的主动接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投资大、要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推进,不要片面追求数量(覆盖率)和进度。
(三)多方参与、阳光考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要确保钱用在实处、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建议工作主管部门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分值、不要闭门考核,要让多方参与、阳光考核。首先村民要参与,建好的工程是否能用、实用、好用,村民是最有发言权的,应该鼓励村干部、村民代表积极参与该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其次部门要参与,工程的主管部门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考核、奖优罚劣,设立黑名单制度、质量不合格的施工队伍禁止再次参与相关工程。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确保不被挪用、占用、乱用。最后要引导第三方参与。要让这样的大工程成为阳光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人等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督工作。
组稿单位:县民革 撰稿者:陈文彪
发言者:陈文彪 青田县公路应急抢险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