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之五——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新乡贤

发布时间: 2017-02-27 10:07:35     文章来源:青田
领导照片:

 

兰胜伟委员代表民革界的发言

 

发言摘要:青田历史上名人辈出,乡贤不少,但如今乡贤文化在逐渐弱化,影响了农村发展,建议:一要营造尊崇氛围,倡导“新乡贤文化”;二要畅通参与渠道,建机制搭平台;三要发挥退休乡贤作用,助力家乡建设。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维系传统社会正常运转几千年的基层力量。传统乡贤营造了农耕文明,以嘉言懿行引领,促进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良好乡风的形成。晚年归隐青田、著书传家的名人刘伯温;办学建校、教化风习的陈诚、陈瑛、赵志尧, 他们堪称青田乡贤的典范。

一、农村发展推进难,缺乏乡贤是根源

随着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能人、文化精英、青壮年也随着创业大军从农村迁居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许多村庄成了“空壳村”、“无人村”。统计显示,2015年万山乡、贵岙乡、小舟山乡、章旦乡的农村常住户数分别只有296户、495户、589户、728户。由于人口外移、人才外迁,不少地方的村民只能从“矮个中挑高个”选出农村的“带头人”、“领路人”。不可否认的是,我县不少村干部还存在能力局限、视野局限、发展致富缺思路、化解矛盾缺声望、推进工作缺方法,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所谓的“能人”反而趁虚而入,大行其道,他们蛊惑民心,给政府“使绊子”,向群众要好处。早年,滩坑移民搬迁工作难也就难在这里。这几年,有些地方乡风、民风依旧不正,带来的危害也不少。如高湖土地政策处理两年推不动;前仓大桥建设项目遇村民百般阻拦,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更重要的是,没了乡贤的支持,如同抽走了农村的“魂”,让农村缺了气质、少了精神、没了活力。

二、农村建设与发展,少不了新乡贤

新乡贤了解农村,既有新知识、新眼界,还具有人脉和资源优势,能有效助推农村发展。今天的新乡贤,已赋予了新内涵,引领着时代新风尚。吴坑尚仁村的乡贤让家乡的“旧貌换了新颜”;百名“华侨村官”、“华侨河长”不忘家乡、回馈故里。在我们身边,乡贤榜样还有不少,“全国调解能手”叶金书、热心慈善的退休官员吴忠民、支持家乡建设的企业家邹立胜等等,他们的事迹让家乡人津津乐道。

美丽乡村建设光靠政府和村干部当然不够,新乡贤应当发挥作用,成为农村发展和村民致富的助力者。为加快农村发展,让更多热心家乡建设的青田人成为新乡贤。建议如下:

一、营造尊崇氛围,倡导“新乡贤文化”。一是建议青田侨报、青田电视台等媒体每周推出一个版面或时段宣传乡贤文化,使新乡贤先进事迹家喻户晓;二是定期评选“十大乡贤”或“百名乡贤”,以大会表彰、户外宣传等形式,让新乡贤成为农村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者;三是建议利用农村现有文化礼堂建立乡贤馆,推动见贤思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的形成。

二、畅通参与渠道,建机制搭平台。以乡情为纽带,让青田的美好蓝图吸引新乡贤回馈家乡,参与农村治理,引领农村发展。要建立新乡贤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其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政治平台和议政机会。同时,要利用现有调解制度,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通过新乡贤有力化解农村发展中的诸多矛盾。

三、发挥退休乡贤作用,助力家乡建设。“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退休干部懂政策、觉悟高、能力强,在推进“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中,应发挥他们的乡贤作用,架起村民与政府间的沟通桥梁,积极参与中心工作推进中的矛盾化解,帮助家乡党委政府减轻维护社会和谐的压力。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你我的参与,更需要新乡贤的帮助。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那样,未来五年打造“美丽青田幸福侨乡”的目标就不再远了。

 

 

 

 

 

 

 

 

 

 

 

 

 

 

 

组稿单位:县政协民革界                 执笔人:兰胜伟                       

发言人:兰胜伟 县政协民革界委员 县财政局行政审批科(法规科)科长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田县委员会 【网站地图】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中路33号 办公室电话:0578-6834213 邮政编码:323900
备案序号:浙ICP备08001658号-1 网站标识码:3311210001

浙公网安备 331121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