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军威委员代表社会法制委的发言
发言摘要:我县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两个短板,即侨乡的核心精神有待提炼、文化政策的受益人群覆盖面较窄,建议要对本地社会文化投入进行合理性引导;将“欧陆风情”的城市建设概念拓展到社会文化层面;文化建设中更加重视华侨元素。
青田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历届县委、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着力挖掘潜能,相关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随着青田文明城市创建的推进,让文化建设更接地气,让全体居民更好地分享改革红利,最大程度体现“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石雕之乡”的文化独特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两个短板
首先,青田侨乡的核心精神有待提炼。得益于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作为山区小县,绝大部分青田人的生活水准丝毫不亚于国内外的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节假日观察青田的大街小巷,遍布的歌舞厅、酒吧、咖啡馆、各类美食小店无不反映着青田的社会富足。此外,以欧陆风情为主题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城市经典地标建筑、景观小品、城市雕塑也不断提升青田的城市品味。欧洲小镇等各类风情小镇的创意规划,更将进一步提升青田华侨之乡、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但客观地说,华侨要素给青田带来的优势更多体现在物质财富层面,名人要素仅在旅游文化层面有所贡献,石雕要素仅在经济、旅游层面发挥作用。“走遍世界、包容天下”的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青田的人文底蕴。
其次,文化政策的受益人群覆盖面较窄。纵观当前,对青少年成长教育,公共政策层面重视一以贯之,对综合素质培养引入民间资本也逐渐步入规范化。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城乡差别较大,民间资本投入更倾向于高收入群体,低收入家庭婴幼儿室内活动场所较少。中年人的精神文化消费,公共领域更多的以传统的单位集体活动、社团活动为主,民间资本投入集中于娱乐性厅馆会所、棋牌室,消费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倡导尚有距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除广场舞之外,小而散,公共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民间资本投入相对不足。
二、几点建议
1、组建青田本地的社会文化研究机构。定期对青田城市群体进行社会调查,了解青田社会各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各项文化政策提供智囊建议。以整合后的机构为载体,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文化政策进行整体性分析,明确受益群体,对社会忽视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华侨留守老人、儿童加强政策扶持;对文化政策受益人群重复覆盖、社会资本投入积极的行业项目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手段调整。
2、基于社会调查分析,对青田本地的社会文化投入进行合理性引导。例如青田已经有足够多的歌舞厅、酒吧、咖啡馆,再多几个未必会提升青田城市形象。“名人之乡”、“石雕之乡”已经赋予了青田一定的艺术气息,如多些特色的书店、艺术馆或者可以更好提升青田的人文底蕴。这方面,原有的厅吧馆建设,可以借鉴云南丽江、福建厦门鼓浪屿,浙江杭州等的特色经验,借助海外华侨,引入世界各地音乐人,通过举办各类音乐节、艺术节等活动,打造特色招牌特色,提升文化内涵和层次实现转型。
3、将“欧陆风情”的城市建设概念拓展到社会文化层面。在欧洲小镇的基础上,借鉴上海世博会的经验,定期开展特定国家民族风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提炼有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再进一步可以创建特定文化圈生活区,结合从世界各地归国青田华侨的语言优势,将进口商品城根据语言文化划定不同区域,使用该族群语言并辅之以相应的生活方式体验,打造青田为外语人才培育基地,为即将出国人员提供全景式生活体验,以便将来更快更好融入国外生活。再如青田完全有条件举办类似欧美的万圣节游行活动,不仅能弥补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元宵灯会、重阳老人节游街等活动喜庆庄重有余、年轻活泼不足的族群文化心理缺失,也可以作为青田欧陆风情建设的一个拓展。
4、在文化建设中更加重视华侨元素。近些年,海外华人、华侨被抢被盗等各类被侵权事件频繁发生,作为桑梓之地,青田除国家层面为华侨争取更多扶持政策外,可以在提升华侨适应海外生活、工作能力方面有所贡献。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举办相应的培训机构,以图书馆、书店为载体,通过非官方的座谈、研讨、论坛等形式,引导社会讨论华侨如何规避海外风险、了解当地政治法律也十分必要。
组稿单位:县政协社会法制委 执笔人:涂军威
发言人:涂军威 县政协民革界委员 县人民法院章村法庭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