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娥委员代表提案委的发言
发言摘要:青田是“名人之乡”,向来重视文化建设,但我县名人文化建设还存在保护不力、名不符实、宣传不够等问题,建议:一要编辑一本名人录;二要开展名人史料征集工作;三要做好名人文化项目的规划;四要启动建设综合性名人史馆等。
众多的名人,成就了青田“名人之乡”的美誉,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元的名人文化。近年来,我县非常重视文化青田的建设,石雕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等最具青田特色的县域文化展现出全新面貌。但从整体看,我县名人文化还存在着保护不力、名不符实、宣传不够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名人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作为“名人之乡”,名人文化与石雕文化、华侨文化一样,是我县三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很重要的文化工作。但目前看来,名人文化的建设工作与石雕文化、华侨文化比起来,还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其具体表现在:
1、具体的责任单位不明确。石雕局负责石雕文化,侨联负责华侨文化,那么名人文化是由哪个部门负责的?文化局?文联?旅游局?档案局?好像都有一点,好像大家都在做,做了一些,但做到哪儿算到那儿,不全面,缺乏系统性。
2、全面性的“名人录”没有建立起来。青田有多少名人?哪些才算是名人?作为名人之乡,出这么一本《名人录》是名人文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但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这么一本书。私人的、民间的有,如《青田古今名人录》等,但这些都不全面,也缺少权威性。
3、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前些年,政府对名人文化建设也很重视,搞了不少项目。但其中有些项目来自委员提案或代表建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系统性规划。
二、名人故居遗物在逐渐消失
青田名人多,留下来的故居遗迹也多。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故居遗迹越来越少了,主要现状为:
一是部分名人故居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如万阜乡的“夏超故居”、“山口林宅”、方山“吴氏旧宅”、仁庄罗溪“林三渔旧居”等等。
二是部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名人文化作用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在危旧房改造中,在经济建设中被轻易拆毁。如对出入南田的那条兼具人文、风光的“刘基古道”,许多有价值的古民居以及部分没引起重视的名人故居等。
三是部分故居在复建中改变很大,没能保持原味原貌。如陈诚故居、刘府祠等,在复建中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原味的东西都失去了不少,老的东西也不多,有的还出了差错。
四是名人的遗物、字画、原著等逐年消失。名人史料是名人的精魂所寄,特别是第一手资料如回忆录、日记、自传、书信、诗文、书画等等,都弥足珍贵。但现今这些珍贵文献,我们知之甚少,也很难看到。还有很多名人遗物也都在流传中被毁坏直至消失。一些已复建的故居、遗迹中,没有几件东西是原汁原味的。
三、“名人之乡”氛围不浓
青田名人之乡,已叫得很响,声名在外了。名人,应该是青田的标志之一,但城市建设中名人元素不多,氛围不浓。
1、宣传不够。一是名人文化方面的著作不多,唯一能够拿的出来的只有《刘伯温传说》和《青田名贤——章乃器》等;二是有关这方面的影视剧也不多,去年一部《神机妙算刘伯温》的电视剧很红火,本来可以带动青田县名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好像也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三是研究机构力量不强,虽有刘基、章乃器等研究会,但其主要针对个体研究,没有扩大到名人文化的层面上来。
2、名人元素不多。我县主要交通要道、风景区看不到多少名人塑像、字画宣传。在县城也不太看到与名人有关的建筑、街道、商店等,“名人之乡”的氛围没有形成。
3、缺少一个综合性的名人史馆。石雕有石雕博物馆,华侨博物馆也已在筹建,那名人史馆呢?名人之乡,如果没有一个名人文化集中展现的地方,就有些名不符实。再者,青田名人故居大多散落在农村,游客参观很不方便,且大部分名人还不具备建馆条件。如能建有一个综合性史馆,既方便游客,又可提升品牌,也是一种对名人文化实实在在的宣传和保护。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编辑一本较全面、权威性的名人录。组织人员理清青田名人的基本情况,健全名人档案,并明确名人文化的责任单位,做好各方协调,开展名人文化的日常工作。
二、开展名人史料的征集、保护工作。史料征集中,要尊重历史,力求全面,尽可能地保持原貌。只要是家乡名人的史料,都值得去收集并妥加保存。
三、全面系统地做好名人文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要把名人文化视为区域文化之“主魂”,纳入青田文化建设发展纲要和乡镇基本建设规划,分解近、中、远期建设目标,梯次建设,分步实施。规划及实施过程中,要强化文化品牌意识,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确保与名人文化相关的史迹,如宅第、遗址、旧址的安全。要尽可能地修旧如旧,防止失真,努力减少对名人故居、旧址、纪念馆修复中的“高大全”提升。
四、尽快启动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名人史馆。馆舍是硬件,是名人文化的载体,也是名人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史馆规模要大一点,那些目前没有条件或者不能建馆的名人,可以小馆的形式在综合馆中展示;已独立成馆的,可以形成互补。一旦规划落实,史料征集工作就要马上开始,内容是最主要的,没有内容,什么都是空的。
五、增加名人元素。在风景区或县城主要景区设一些名人塑像,或建一些以名人文化元素为主的街道、商店、商品等。此外,要创作一批以青田名人为对象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并加强名人文化的研究工作,在刘基、章乃器等名人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名人文化综合性的研究会。
组稿单位:县政协提案委 执笔人:王家宙
发言人:陈娇娥 县政协妇联界委员
县旅游委员会副主任、县养生办主任